高中语文考试万能答题模板.docx
《高中语文考试万能答题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考试万能答题模板.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高考目标:中等生力争语文全卷总分在105分左右,优秀生总分在115分以上。时间分配:基础题题90分钟,作文50分钟;全卷检查10分钟。考试谨记:1、各个板块按计划时间答题,选择题当机立断,莫要在疑难处恋战超时,导致写不完作文,损失惨重!2、选择题千万要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填涂!不要因为慌慌张张错填漏填!3、主观题看清题号再写答案,千万不要写错位置!导致两道题得0分!4、2021高考新题肯定有令你陌生的新题型,不必慌神,冷静应对,题型变了,考点不会变,调动自己的复习储备,将新题目转换、拆解成我们熟悉的典型题型,解读考点,找准角度、方向,灵活作答。知识梳理与重点把握前提:所有文本阅读,都要具备整体把握
2、的意识:标题、写作对象;主要内容、观点;结构、思路;思想主旨、创作意图。(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3题,9分,保6争9)约14分钟一、树立一种概念:“答案就在原文中”二、具备两种心态:1、做题时精神要高度专注,聚精会神、心无旁骛。2、一定要认真仔细。三、明确六个步骤:用读(圈点勾画)、审(题干、选项)、找(筛选信息)、比(干扰项)、排、选六步法解题。(一)读原文(整体把握,圈点勾画)整体把握:论述对象(论题)、中心论点、分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结构、思路;写作背景与目的。圈点勾画:.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概念。重要问题及概念前后的修饰语、限制语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语。关联词(表明段间、句间逻辑关系的
3、词)(因果、承接、并列、递进、转折、选择、条件、假设、主次)中心句、要点句及联结句、过渡句、总起句、总结句。论据与论证方法。(与观点的对应)(二)审题干、选项:划读题干关键处找方向题目要求、提示:正确还是不正确项?找正确项,可用排除法;找错误项,可运用重点突破法。错因应注意“内容、对象方面”的“信息对应”、“程度差异”、“范围大小”与“逻辑错误”;(三)找区间与差别(筛选信息):对读题目,找区位,找差别,找错因,找答案。1、内查语意:对照原文,精读找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对象、程度、范围、角度、先后顺序等。2、外查关系:查找时,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注意整体把握整段甚至整篇的内
4、容。3、找错因:移花接木、张冠李戴、以偏概全、因果混淆、是非颠倒、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时态混淆、必或混淆(四)比干扰项(务必要把选项看完!)联系上下文划区比照题肢,比照互证邻里试题的题干、题肢。(五)排错误项:根据从文中筛选到的信息,对选项进行排除,将错误选项逐一排除。(六)选正确项。小窍门: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不符,其实是正确的;而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语句相符,却因在极细微处作了改动,反而是错误的。(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46题,12分,保10争12)约16分钟要领:快速搜索、筛选关键词,借助关键词抓住文本的主要话题和结论。1.看标题,明话题(明确文本话题内容)关注出处,搜寻命题暗示信息。2.
5、析文本,概中心(通过分析文本,概括材料中心,找出多则文本的中心话题(或事件)。)3.理关系,找异同(理清材料间的关系,比较材料的异同点。明确材料阐述的侧重点)4. 审读题干,明确要求,快速确定答题指向,判断答题涉及的是哪则材料。根据题目指向,筛选文本的陈述重点,圈点勾画关键词句,进行转换、组合、加工,组织答案;5.对于单则材料为图表的,还需根据图表标题和内容,大致把握其重点。答题对策:带问题读文本,题干引导答题。整体阅读,不落图表,分层概括。比对区间,敲定关键词,合并同类项。合理使用原文词句,言简意赅。(三)文学类文本阅读(79题,15分,保12争15)约20分钟1、整体把握:标题、人物、事件
6、情节、环境景物、思想情感,明确作品主题,时代背景;写作手法技巧。2、辨明答题方向:梳理情节、人物性格形象分析、人物塑造方法、写作手法、技巧、重要词句理解、作用类(标题、句段、人物、意象、环境)、探究问题、创作意图、归纳主旨、语言赏析等;(复习要建构知识网络,掌握知识术语,明确题型,熟记答题模式、步骤、角度。)3、分析通用角度:“四循环”(人物、主旨、情节结构、环境);“一读者”4、分析遵循一个原则:回归到“人物”与“主旨”!5、组织答案原则:看分归点(6分至少答3个点),怎么问怎么答,先主后次,先概括后分析,分析有时需引用原文关键信息。6、一定要力求准确把握作品主旨,辨明作者的情感色彩(褒贬)
7、、态度倾向,把人物放到时代背景中去理解评价,明确“这一个”代表的是当时时代社会中的“这一类”。7、注意人物思想性格在故事情节中是否有所发展、变化、成长、成熟。8、建议读文作答顺序:读标题读问答题带题读文(圈点勾画,简单批注)做选择题(帮助读懂)做问答题圈点勾画:标题、主旨句、要点句、意蕴丰富耐人寻味句、过渡句、总起总结句、抒情议论句、手法典型句、人物描写、环境景物描写9、解题前切记填涂选考题号!规律点睛:整体阅读,把握主旨;认真审题,文题对应;瞻前顾后,考虑全面;对照要求,规范答题(四)文言文阅读(1013题,19分,保15争17)约15分钟1、整体把握,了解人物和事件;圈点勾画:人物、时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考试 万能 答题 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