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全文及解读.docx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全文及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全文及解读.docx(2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1号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 例已由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2024年1月25 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团2024年1月25日(2024年1月25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目 录第一章总 则第二章战略规划与建设布局第三章创新主体与创新活动第四章创新人才第五章创新生态第六章国际开放合作第七章附 则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 为了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建设,加快形成创新要素集聚、创新主体活跃、创新活动密集、创新生 态优良、引领科技创新
2、和产业变革的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战略支撑,根据有关法 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应当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创新 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服务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 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 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第三条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应当构建高效、协同、开放的 创新体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一体推进J办同推进科技 创新与制度创新;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政府、市场、社会有机 结合,优化创新资源配置
3、,促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升科技创新体 系的整体效能。第四条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应当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 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以国际化视野和标准培养、引进、使用、服务创 新人才,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人才发展环 境,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让人才发挥最大效能。第五条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应当充分发挥各类创新主体的 作用,依法保障创新主体平等获取创新资源,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自主 开展创新活动。第六条 本市建立完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领导体制,统筹制定 相关规划和政策;按照国家总体部署和要求,会同国家有
4、关部门、单 位,完善中央在京科技创新资源参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制度措 施;促进部市区三级联动,研究调度重大事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建设政策措施和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第七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保障政策,把科技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深化 科技体制改革,开展科技领域制度创新,释放科技创新活力;协调解决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大问题,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第八条 市科学技术部门牵头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相关工 作,组织拟订相关工作方案及年度计划,开展绩效考核、监督落实等工 作。市发展改革、教育、经济和信息化、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人才工
5、作、规划和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商务、卫生健康、市场 监管、民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地方金融监管、知识产权、统计、农 业农村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相关工 作。第九条 本市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拓展合作路径,完善合 作机制,构建开放、便利、公平的合作环境,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 络。第十条 本市推动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 体建设,探索区域创新合作模式,构建区域创新合作网络,强化京津冀 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科技交流合作,推动创新 人才交流、创新资源流动和科技项目合作。第十一条 本市弘扬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6、, 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营造敢为人先、鼓励创新、 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第十二条 市人民政府对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做出重大贡献 的组织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和表彰。鼓励国内外组织或者个人在京依法发起设立科学技术奖项。第二章战略规划与建设布局第十三条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 区、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 为主要平台,坚持与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 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京津 冀协同发展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第十四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编制北京国际科技创新
7、中心建设规划, 明确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空间布局、阶段目标、重大任务、工 作措施。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明确本行政 区域的具体任务和措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 学城、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应当根据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 划,编制相关发展建设规划。第十五条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进先行先试改革,加快建 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在前沿技术创新、高精尖产业发展方面走在前 列。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统筹发展机制,明 确各园区重点发展方向和功能布局,引导创新资源和创新主体合理分布、有序流动,推动空间范围动态调整
8、,促进园区高端化、特色化、协 同化发展。区人民政府应当健全相关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园区发展支持措 施,提升园区专业化、市场化运营和服务水平。第十六条 中关村科学城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要素,提升基础研究和 战略前沿高技术研发能力,建设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怀柔科学城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构建与科学方向相适 应的产业体系,建设与国家战略需要相匹配的原始创新承载区。未来科学城集成中央企业在京科技创新资源,建设重大共性技术研 发创新平台,建设技术创新高地、协同创新先行区和创新创业示范城。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发挥产业基础优势,实现中关村科学城、怀 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 国际 科技 创新 中心 建设 条例 全文 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