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安全评估报告之完整版与简化版的区别.docx
《化妆品安全评估报告之完整版与简化版的区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妆品安全评估报告之完整版与简化版的区别.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化妆品监督I化妆品安全评估报告之完整版与简化版的区别美妆品牌合规指引2024-01- 07:01发表于上海写在前面: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则(2021年版) 的公告(2021年第51号)指出2024年5月1日之前可以提交简 化版产品安全评估报告,即2024年5月1日之后需要提交完整版安 全评估报告。化妆品安全评估报告之完整版与简化版的区别序目录化妆品安全评估报告示例(完整版)化妆品安全评估报告示例(简化版)摘要XXX身体乳为驻留类化妆品,适用于全身,可每日使用, 参考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则有关规定,对产品的 微生物、有害物质和稳定性等进行了检测,并对配方所 用的水、1,3-丙二
2、醇、香精、花生醇、苯氧乙醇、墨角藻 (FCS VESlCULOSUS)提取物、蜂蜜和二棕桐酰羟脯氨 酸8种成分,可能存在的二甘醇、苯酚等风险物质开展 了安全评估。结果显示,该产品在正常、合理及可预见的使用情况下, 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XXX面霜为驻留类化妆品,适用于面部,依据化 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则有关规定,对配方所用的 水、甘油、鲸蜡醇、花生醇、苯氧乙醇、香精和二 棕桐酰羟脯氨酸等7种原料进行评估,对产品的有 害物质和微生物等进行了检测,可能存在的二甘醇 和苯酚等2种风险物质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该产品在正常、合理及可预见的使用情 况下,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二产品简介1、产品名称:XX
3、X身体乳xxx面霜2、产品使用方法:可涂抹于全身/本产品可涂抹于面部3、日均使用量(gday) : 7.82*L54*4、驻留因子:1.005、全身暴露量(SED) : SED=日均使用量X驻留因子X成分在配方中百分比X经皮吸收率+体重#注:* 日均使用量参考THE SCCS NOTES OF GUIDANCE FOR THE TESTING OF COSMETIC INGREDIENTS ANDTHEIR SAFETY EVALUATION (10TH REVISION)0#体重一般为默认的成人体重(60 kg);经皮吸收率以Io0%计。三产品配方本配方中所使用的原料均已列入已使用化妆品原料
4、目 录或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产品配 方表见表1,产品实际成分含量表见表2。本配方中所使用的成分均已列入已使用化妆品原 料目录或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产品配方表见表Io配方中各成分 四的安全评估1号原料:水,本产品所用的水是经过微孔过滤,离子交换,热灭菌等工艺获得的纯化水,无安全性风险问题。1号原料:水,含量91.699%,本产品使用的水符 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无安全风险。5号原料:苯氧乙醇,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 年版)表4化妆品准用防腐剂规定,苯氧乙醇的限用量 为1%7,本配方的添加量为0.5000%,符合要求。该原 料在本产品中应用风险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5、具体原料,按照以下顺序依次选择至少一种证据进 行评估以确定其安全性。(1)技术规范中的限用组分、准用防腐剂、 准用防晒剂、准用着色剂和准用染发剂列表中的原 料,必须符合其使用要求;(2)国内外权威机构,如世界卫生组织(WH。)、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欧盟消费者安全科学委 员会(SCCS) 美国化妆品原料评价委员会(CIR) 等已公布的安全限量或结论如化妆品安全使用结 论、每日允许摄入量、每日耐受剂量、参考剂量、 一般认为安全物质(GRAS)等,国际日用香料协会(IFRA)已发布的香料原料标准等;(3)原料在本企业已上市(至少3年)的相同使 用方法产品中的浓度(即:本企业的历史使用浓度)
6、 作为评估的证据;(4)以上三种证据类型均不能评估时,化妆品监 管部门公布的原料最高历史使用量可为评估提供 参考;(5)对于无法使用上述任一证据类型的原料和/或 风险物质,应按照本导则要求的评估程序进行评估 证明其安全性。2号原料:墨角藻(FUCUS Vesiculosus)提取物,美国 化妆品原料评价委员会(CIR)评估结果显示,浓度不高 于5%时该原料在化妆品中的使用是安全的3,该原料的 添加量为0.1000%,在本产品中应用风险在可接受范围之 内。3号原料:香精,产品中所使用的香精符合IFRA证书要 求。6号原料:蜂(Apis melIifera)蜜,该原料无皮肤刺激性、 眼刺激性、皮肤
7、致敏性、皮肤光毒性等局部毒性8,9,且 作为食物有悠久食用历史,无系统毒性风险。因此该原 料在本产品中的应用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7号原料:二棕稠酰羟脯氨酸,根据原料供应商提供的毒 理学安全数据,该原料在浓度为10%时无皮肤刺激性、 眼刺激性、皮肤致敏性、皮肤光毒性等局部毒性。根据 现有数据,该原料在Ames或哺乳细胞小鼠淋巴瘤试验(M LA)中无致突变性,在MLA或体外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 变试验中无染色体损伤,因此排除了遗传毒性。二棕檎 酰羟脯氨酸的化学结构明确,含量较低,缺乏系统毒理 学数据,符合毒理学关注阈值方法(TTC)方法的使用条 件,根据其化学结构分类,辅助ToXtree工具将其分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妆品 安全 评估 报告 完整版 简化 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