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9月上中旬,常委会副主任XXX带领农业与农村委 员会及农工委的同志对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 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先后到荣成、乳山、文登、经 区、临港区,实地查看了部分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 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镇级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 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经营和发展情况;先后召开了 3次 座谈会,与IOO多名涉农部门和经营主体负责人、镇 村基层干部及农户代表进行交流;还会同各区市人大 农委进行了调研,书面了解了有关情况,广泛听取方 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良好 态势近年来,全市各级政府及涉农部门
2、认真贯彻落实 十九大精神,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工作,将其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现 代农业发展瓶颈、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强化宣 传示范引导、加大政策扶持、提供优质服务,有效推 动了我市农业生产由传统的单一家庭经营向多元主体 经营转变,初步形成了以农业企业为骨干,以合作经 济组织为纽带,以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支撑的新型 农业经营体系。(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数量迅速增长、质 量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 作社3728个,其中市级以上示范社206个,合作社成 员达16. 7万户,注册资金54. 8亿元,实现了对全市 涉农村的全覆盖;家庭农场达140
3、4家,其中市级以上 示范农场55家;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98 个,其中国家级10个,省级44个,分别位居全省第 三位和第五位。(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现代农业持续发展注 入了强劲动能。打破了传统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格局, 呈现“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家庭农场+基地”、 “经营服务组织+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把农 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有效地衔接起来,把小农 户与大市场联结起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 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运行机制。经营主体促进生 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推进农业全产业融合,全市累计 完成土地流转99.5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47. 1%, 其中规模流转达
4、67. 4万亩,占流转面积的67. 7%;发 展现代果园32万亩,西洋参、大姜、无花果、樱桃、 茶叶等特色产业实现规模发展,现代农业的集约化、 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经营体系初步建立,农业质 量效益大幅提升。(三)新型经营主体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信息、技术、市场开拓方面具有 明显的优势,在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等 方面发挥了关键的引领作用。2017年我市规模以上龙 头企业年销售总收入650. 3亿元,农户从农业产业化 经营组织中获得的收入达54. 4亿元,户均收入达8156 元;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带动社员增收5. 5亿多元, 带动非成员农户增收6. 2亿多元。(
5、四)新型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从政 策支持体系建设上看,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扶持 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新型 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农业“新 六产”的实施意见,近期还将下发关于加快政策 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一 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从培训机制建设上看,相关部门针对我市特色农业合 作社数量较多的实际,组织同类产业的合作社开展生 产技术培训,定期举办生猪、肉鸡养殖、果树管理、 中药材生产、蔬菜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有效提高 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管理和技术水平。从财政资金 扶持上看,近年来用于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发
6、展, 鼓励农业标准化生产、土地流转等市级财政资金达 8400多万元。(五)实践探索出社会化服务经营主体新模式。 在镇一级设立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整合镇政府和市 场资源,引入政府的农技推广、农安监管机构、农业 保险等单位,吸纳农资销售主体、农机合作社、信息 服务组织、农业公司,为农户提供全产业链的全托式、 半托式生产服务,降低了经营主体土地流转、农资采 购、机耕机收、人才培训、劳务信息、产品销售等成 本,有效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好、办不了、办起来不 划算的事。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社会化服务中心28个, 有570个合作社参与其中,开展土地全托管和半托管 13万亩,完成土地整理4. 2万亩,引导土地流转
7、4. 8 万亩。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从调研的情况看,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 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经营主体整体运行质量不高。据调查,有 的区市合作社真正发挥作用、运行好的不到三分之一。 从创办新型经营主体的动机看,部分领办者的初衷不 是为了发展生产,而是为了争取国家优惠政策和项目, 不少合作社存在着“有组织无合作”、“空壳化”问 题;一些农户抱着“搭便车”的思想加入专业合作社 或注册家庭农场。从产业结构看,农业企业中从事种 养业多,加工型、流通性企业少,特别是从事精深加 工的企业少,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市场 竞争力;涉足服务业的主要提供采摘、农家宴等服务,
8、从事农业旅游、创意农业等新兴农业业态的不多。从 内部管理和经营水平看,有章程有机构,但运行管理 机制、组织机构运转、民主管理、利益分配机制、财 务管理等随意性大。不少经营主体发展规模不大,小 而散、档次低,高科技、名牌产品更少,有的虽有规 模但技术含量不高,采用传统生产工艺多;苹果、蓝 莓、茶叶基本是人工采集,因大型采集机械昂贵,难 以实现械化。(二)农用生产性建设用地落实难。一是土地流 转存在困难。农户与经营者利益期盼不一,有的农民 存在惜地思想,害怕失去地权,有的则不愿长期流转, 土地连片流转规模难以协调,难以集中。二是新型农 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管理用房、农资仓库、农机库房、 晾晒场地和附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市 新型 农业 经营 主体 培育 发展 情况 调研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