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振兴背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路径.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乡村振兴背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路径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 划(年),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指出要“加强 规划引导、典型示范,挖掘培养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建设一 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耕文化产业展示区,打造一批特 色文化产业乡镇、文化产业特色村和文化产业群”。在此背景 下,农村文化产业能否高质量发展成为关乎乡村振兴能否有 效实现的重要一环。文化产业能够引导农村相关产业可持续 发展,给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维护农村社会结构的稳 定1。正因如此,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将农村文化建设 与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有利
2、于将广大农村拥有的丰富文化 资源挖掘、加工,转化为文化建设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实 现产业兴旺和文化繁盛。而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是对发展经济 学研究框架的反思与重构,因而在研究乡村产业振兴方面具 有天然优势。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当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 发展面临的困境,运用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乡村振 兴背景下的产业发展路径选择,以期为构建农村文化产业发 展新格局、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提供参考。1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境我国是拥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辽阔疆域的文明古国, 从古至今留存下来的文化古迹、手工技艺、民风民俗不可胜 数,是当今时代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基于丰富的农村文化 资源,土特产加工、手工艺产
3、业、民俗旅游、生态农业成为 当前主要的农村文化产业类型,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与此同 时,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虽然有进步,但因为起步较晚,自身 产业基础较弱,尚有很大发展潜力。本文将从组织、人员和 产品3个方面探讨当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1. 1组织层面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导致广大农村地区处 于城市发展的“附属”地位,城乡收入及贫富差距、工农业 产品的剪刀差使得人们更加注重工业发展而忽视农村建设。 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而只是被当作经济 建设的一个手段,导致农村社会文化事业发展严重滞后。此 外,农村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体制落后,比较优势机制难以有 效发挥作用。在大数据和
4、互联互通的时代,消费者的需求越 来越多样化,传统的文化产业业态和经营管理模式已经很难 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因其收益率相对较低,导致有竞争力的 人才和资本缺乏足够的进入意愿,使其难以有效发挥要素聚 集效用2。农村缺乏掌握现代管理知识的高素质人才,且抵 抗风险的能力较低,常会因为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遭受市场波 动带来的损失。2. 2人员层面当前,农村手工艺产品、土特产加工等行业的经营模式 仍然比较落后,无法发挥规模效应,不仅利润低,而且常常 无法把握市场规律,缺乏创新精神,收入波动较大,导致人 们从事此类行业的意愿不高。另外,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导 致农村人口流入,一方面,大量农村人口不断迁往城市定居;
5、另一方面,发达城市大量的工作机会和高收入水平吸引青壮 年劳动力务工,导致农村常住人口进一步减少,图1所示为 年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由图1可以看出,年,全 国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数量逐年增加,这导致农村常住人 口数量和年龄结构都发生变化,不少传统手工技艺面临失传 的困境。在这种条件下,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无法满足乡村 自身建设需求,更无法带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3。1.3产品层面相较于城市,农村地区获取各类信息的渠道相对闭塞, 难以及时获知市场需求,也难以满足受众的文化消费需要 4。因而会导致大量农村文化产品缺乏创新,趋向于同质化。 再加上乡村文化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的缺陷愈发凸显,难以对 消费者
6、形成足够的吸引力,进而限制了文化产业和整体经济 的发展。2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概述2. 1概念新结构经济学是我国着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所提出的 经济学理论框架。他吸收了新古典经济学、旧结构经济学和 新自由主义的诸多有益理论,对当前中国的发展经济学理论 予以更新和改进。新结构经济学对于探究发展中国家如何消 除贫困、缩小收入差距乃至超越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具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它强调,经济体在各发展阶段呈现出的结构 性特征取决于那个发展阶段经济体所拥有的要素结构,而政 府决策应充分考虑这些结构性特征。3. 2核心假设任何经济理论需要应用,都要首先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 才能在假设成立的前提下分析现实状况并
7、作出推断预测。正 如新结构经济学的概念中指出,新结构经济学的核心假设是: 经济体的经济结构是内生的,并随着其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 而发生演变。2.3理论要点第一,与旧结构经济学理论相比较,新结构经济学更加 强调根据要素禀赋等现实状况为经济体“开方抓药”,而并非 只依赖于强势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系统性干预,以此来达到快 速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在对于要素禀赋的定义方面,新结构 经济学也是随经济发展阶段的演变而不断变化,既包含传统 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技术要素,又包含现代 的信息要素、数据要素等。总而言之,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 级过程,必须与反映物质人力资本积累和要素禀赋结构变化 的比较优势变化相
8、一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新产业中的企 业具备自生能力5。第二,新结构经济学指出,任何一个经济体的发展阶段 和产业升级过程都是连续、量变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激 进式“休克疗法”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必然会引起经 济波动和社会动荡。“穷与富”发展中与发达”并非是完全 割裂的两个独立方面,而是可以经过演化能够相互转化的连 续过程。因此,新结构经济学认为,渐进式改革是一个进化 性的发展过程,应当对传统的“二分法”加以扬弃。第三,对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方面,新结构经济学也有 与旧结构经济学不同的洞见。实践证明,发展中国家依靠行 政手段和价格扭曲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以此来推动工 业化快速实现的道路是
9、行不通的;与此同时,“新自由主义” 等所标榜的“小政府和更有限的政府” “没有产业政策才是最 好的产业政策”充满了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6。新结构经 济学则指出,在每个发展阶段,市场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率的 机制,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市场 主体的关系、消除负外部性影响等方面。3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框架与研究视角,本文从政府和 市场两个角度,基于各地域的要素资源,探讨农村文化产业 发展路径,如图2所示。4. 1政府实施产业政策3.1.1 以顶层设计为统领,优化各项制度安排。依据新 结构经济学理论,政府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应致力于 引导与协
10、调,在减少市场负外部性、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完 善相关市场法规等方面发挥作用。3.1.2 以设施建设为支撑,增强发展保障能力。增加财 政投入,加强新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高效 精准服务。以数字技术赋能农村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网 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挥农村文化设施的服务功能,大 力生产数字化创意产品,实现文化产品价值增值。3.1.3 以人才培养为重心,破除文化产业发展人才匮乏 的瓶颈。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开展职业培训,加强对农村 文化干部、农村文化技术人才的教育,做好农村手工技艺的 传承与发展。引导具有专业设计能力、开发能力、有专业文 化知识的创业者参与到乡村文创建设的过程中。3
11、.2以动态资源禀赋为依托,打造特色产业集群3.2.1 以地方资源为依托,壮大特色文化产业。充分利 用各区域自身特色资源,挖掘文化遗产、手工技艺、历史名 胜中蕴含的文化特质和价值内涵,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效 益。3.2.2 以树立品牌为抓手,打造乡村文化产业新名片。 充分发挥各区域不同的资源优势,加强品牌建设和管理,构 建更具有特色吸引力的差异化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破 除同质竞争的困局。3.2.3 以产业创新为动力,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结 合数字经济和新型科学技术的文化创新空间可以进一步激发 新的动能,以数据驱动农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小农户 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3. 3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3.1.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文化产品。以地方 资源禀赋为载体,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创新产品内容, 丰富经营渠道,提升服务质量,运用多种手段建立竞争优势。3.1.2 以结构优化为中心,打造高质量文化产业体系。 构建特色的文化产业链条,实现农村各类技术要素、人力资 本要素、自然资源要素等系统整合。加强产业治理,优化农 村文化产业生态,促进各市场主体协调发展。3.1.3 以产业振兴为引领,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以现代生产方式、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兴旺,大力推进产业、 生态、文化、旅游等深度融合,实现产业发展、生态保护、 文化传承、农民增收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