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内河交通事故处理办法》(2010年12月2日甘肃省人民政府令第76号第二次修正).docx
《《甘肃省内河交通事故处理办法》(2010年12月2日甘肃省人民政府令第76号第二次修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内河交通事故处理办法》(2010年12月2日甘肃省人民政府令第76号第二次修正).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甘肃省内河交通事故处理办法(2001年7月1日甘肃省人民政府令第16号公布2004年6月25日甘肃 省人民政府令第14号令第一次修正2010年12月2日甘肃省人民政府令第76号第二次修正)第一条 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和甘肃省水路交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处理内河交通 事故,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船舶、浮动设施发生内河交通事故 (以下简称事故)的调查处理,适用本办法。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三条各级海事管理机构是负责处理内河交通事故的主管机关。第四条省海事管理机构负责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市、州海事管理 机构负
2、责大事故、一般事故和小事故的调查处理,并将事故调查处理结 果报省海事管理机构备案。未设海事管理机构的地区发生事故,由当地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先行受理,认真做好记录,并立即向省海事管理机构 报告,协助省海事管理机构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根据调查的需要,省海事管理机构可以直接调查处理由下级海事管 理机构管辖的事故。县、乡(镇)人民政府在辖区通航水域内发生事故后,应立即组织 救助,做好记录,协助海事管理机构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并负责事故 的善后处理工作。第五条船舶、浮动设施发生事故后,当事人应当积极履行施救义 务,并立即向海事管理机构或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告。当事人应当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
3、的海事管理机构 递交事故报告书和有关资料。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不能按上述规 定时限递交报告书的,经海事管理机构同意,可以适当延长。第六条事故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当事人姓名、船籍登记地(或当事人居住地),法定代表人的姓 名及职务;(二)船舶、浮动设施名称、船籍港、本航次起讫地点及装载情况;(三)船舶、浮动设施的基本技术状况;(四)船舶的船长或负责人、当班驾驶员、轮机员以及其他当班人员 的姓名;(五)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水域的水文、气象、通航环境的基本 情况;(六)船舶、浮动设施的损害情况,船员、旅客伤亡情况,水域环境 的污染情况;(七)事故的主要过程(碰撞事故应附船舶相对位置示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省内河交通事故处理办法 甘肃省 内河 交通事故 处理 办法 2010 12 人民政府 76 第二次 修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