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2》课程教学大纲.docx
《《仪器分析2》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仪器分析2》课程教学大纲.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仪器分析/ Instnimental Analysis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创新班、食品质量与安全学时数:40其中:实验学时16学时课外学时:0学时学分数:2.5考核方式:考试预修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教学参考书:朱明华,胡坪主编.仪器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叶宪曾主编.仪器分析教程(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贺浪冲主编.分析化学(仪器分析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方惠群等编.仪器分析原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课程简介:仪器分析是高等学校食品化学、生命科学等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
2、 一,也是许多其他学科取得化学信息的科学研究手段。目前,仪器分析的内容包括成分分析 和结构分析,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现代仪器分析方法是多种仪器方法的组合,这些方法已 不单纯应用于分析目的,而是广泛地应用于研究和解决各种化学理论和实际问题,因此,现 代仪器分析不仅是重要的分析测试手段,而且是强有力的科学研究手段,学生必须高度重视 ,认真学习。课程从测定物质化学组成、状态、结构和进行化学研究等基本技术学习出发。具体学习 内容十分广泛,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基本要求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一般常用仪器 分析方法如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气相 色谱法、液相色谱
3、法以及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分析等进行讲授。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其物理及 物理化学原理、仪器结构原理,结合实验课的训练,熟悉有关仪器的使用。本门课程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1. 使学生牢固掌握重要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技术、优缺点以及重要应用2. 培养学生有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3. 培养学生应用仪器分析原理和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章 仪器分析法导论 (1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让学生掌握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的区别、仪器分析的分类、特点与作用,了解仪器分析 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通过相关实例的讲授,让学生了解本课程在科研、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仪
4、器分析的基本原理;掌握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掌握仪器分析法的定性 和定量方法特点。难点是理解仪器分析的分类、特点与发展趋势。教学内容一、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二、仪器分析方法分类三、仪器分析的特点四、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第二章光谱分析导论 (1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让学生了解光电磁波的波动性质、电磁波的微粒性,物质的能态、辐射的发射和吸收。 从宏观层面了解物质光谱分析的分类、特点,定性、定量分析及应用。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各种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特点与应用;掌握光谱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掌握光谱分 析法的定性和定量方法。难点是理解各种光谱分析仪器分析的特点与应用。教学内容一、电磁辐射及其与物质的相互
5、作用二、光学分析法的分类与特点与应用三、光谱分析法的 发展概况第三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与荧光分光光度法(3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与荧光分光光度法的分析方法及其仪器结构,了解其在食品 分析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和难点化合物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与荧光谱的产生与特点,UV-Vis分光光度计与 荧光分光光度计(包括单光束、双光束、双波长)的工作原理和UV吸收光谱法在有机物 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中的基本应用。难点:化合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类型、紫外-可见 吸收光谱的定量方法。教学内容 一、分子吸收光谱与分子荧光光谱二、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三、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及可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仪器分析2 仪器 分析 课程 教学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