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小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小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小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摘要小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存在较高的漏诊、误诊、致死和致残率。大多数小肠梗阻的患者,早期采用非手术治疗及放置肠梗阻导管,可以缓 解病情。然而,决定非手术治疗的观察窗口期、急诊手术时机及方式仍然 存在很多争议。近年来,有关小肠梗阻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均有了进一 步的进展,但在临床实践方面,尚缺乏权威的参考标准,国内尚无相关的 共识和指南来规范其诊断与治疗。据此,在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 会、中国国际医疗保健促进交流会加速康复外科分会的倡议下,我国本领 域的专家组成编审委员会,结合当前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参考国内外研 究的主要结果和结论,
2、依据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订及评价(GRADE ) 系统证据质量评估及推荐强度分级,制定了小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中国 专家共识,供相关专业的医生学习与参考,期望有助于提高我国小肠梗 阻的总体诊治水平。小肠梗阻是腹部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常见的症状为腹痛、呕吐、腹胀和肛 门停止排气排粪。病情变化快,鉴别诊断困难,如诊治延误或不当,则后 果严重1。20世纪以来,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分辨率 螺旋CT等辅助检查设备的升级,小肠梗阻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明显提高。 重症监护和小肠减压等技术,以及抗生素和生长抑素等药物的应用,使小 肠梗阻导致的病死率大幅降低。在当前专科细分的趋势下,临床上仍然存 在诊疗
3、策略不适当和过度依赖影像诊断的问题。在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 养学分会和中国国际医疗保健促进交流会加速康复外科分会的倡议下,我 国本领域的专家组成编审委员会,专家们结合当前关于小肠梗阻的诊断与 治疗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聚焦当前诊疗领域的难点及争议点,遴选出本 共识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制定小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综合策略。依据临 床指南研究与评估系统口 ( 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 AGREE )制定条目进行撰写。依据循证医学证据质量 和推荐强度,按照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订及评价(the Grading of Reco
4、mmendations Assessment ,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 GRADE)对证据质量和推荐意见进行分级,证据质量等级分为A、B、Cs D4级,推荐强度分为强推荐和弱推荐2级,见表1 2。表1证据质址与推荐强度等级判定证据质量分级内容一质量分级高:A非常有把握:观察值接近出实值中:Il对观察值有中等把握:观察值有可能接近电实值.但亦行可能差别很大低:C对观察值的把握有限:观察值可能与其实值有较大差别极低:D*r观察值JI乎无把握:观察值与其实值可能有极大差别推荐强度分级强明确显示干预措睡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弱利弊不确定,或无论质量高低的证据均显示利弊
5、相当一、小肠梗阻的诊断推荐意见1 :明确小肠梗阻的分类是诊断与治疗的基础(证据质量:A ,推荐强度:强)小肠梗阻分类方式主要有病因、血液循环障碍与否、梗阻程度和梗阻部位 4种分类方式。依据病因,可将小肠梗阻分为机械性小肠梗阻、动力性(麻痹性)小肠梗 阻、血运性小肠梗阻和不明原因的小肠假性梗阻4类。机械性小肠梗阻的 病因又可归纳为肠壁因素(肿瘤、炎性肠病、憩室和放射性肠损伤引起的 肠管狭窄肠腔外因素(肠粘连、疝和肿瘤)及肠腔内病变(异物或粪 石等)3类。腹部手术后的粘连是小肠梗阻的首位病因,占65%75%3;急腹症患者 中有20%为粘连性小肠梗阻4-5。动力性小肠梗阻的病因包括神经源性 疾病、代
6、谢性疾病、药物中毒和感染性疾病。依据是否存在血液循环障碍, 可将小肠梗阻分为单纯性小肠梗阻和绞窄性小肠梗阻。依据梗阻程度和梗 阻部位,肠梗阻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小肠梗阻、高位和低位小肠梗阻。 不明原因的小肠假性梗阻是一类慢性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以腹胀为 主的肠梗阻症状,可伴有腹部绞痛、呕吐、腹泻甚至脂肪泻,体检时肠鸣 音减弱。推荐意见2详细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是小肠梗阻初步诊断的临床依据(证据质量:A ,推荐强度:强)高质量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仍是肠梗阻规范化诊疗的重要环节;结合 简单的实验室检验和影像学检查,可以在第一时间做出基本判断,提高诊 断的及时性和准确率,同时降低对特殊检查的依
7、赖性。推荐意见3: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对小肠梗阻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证据 质量:C,推荐强度:强)基础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 )、肝肾功能、电 解质和血气分析,以评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急性肝肾损伤的程度, CRP75 g/L和白细胞计数10109L提示腹膜炎可能,但灵敏度和特 异度相对有限6-7。推荐意见4 :血D-乳酸盐和脂肪酸结合蛋白作为判断急性肠损伤的指标, 对排除肠绞窄有重要价值(证据质量:C,推荐强度:弱)D-乳酸盐是L-乳酸盐(机体代谢产物)的同分异构体,由肠道细菌代谢或 裂解产生,哺乳动物血液浓度相对稳定,可因肠道通透性增强而穿过肠屏 障进入血液,其浓
8、度改变具有相对的肠道特异度8。肠道通透性发生改变 即可引起血液中D-乳酸盐浓度变化,而其他生化指标则需待组织受损、细 胞破裂将其释放后,才能引起血液浓度变化。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 IFABP ) 是胃肠道特异蛋白,由13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在小肠绒毛细胞顶端表达 最为丰富。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检测不到IFABP ,肠道缺血最先累及小 肠绒毛,上皮细胞膜通透性增加,释放IFABP进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从而进入体循环,IFABP的诊断比值比为7.6 ,灵敏度为72% ,特异度为 73% ,因其他疾病也能引起IFABP
9、增高,故其特异度较差9。推荐意见5:腹部X线立卧位平片和超声检查对肠梗阻初步诊断具有重要 价值(证据质量:C,推荐强度:强)X线立卧位摄片快捷经济,在各级医院普及率高。小肠神扩张、多发阶梯 状气液平和小肠腔内结肠样内容物影是判断小肠梗阻的主要X线平片特征, X线平片的总体灵敏度和特异度较低(灵敏度约70% ) 10-11;不能够 早期发现腹膜炎或者肠坏死等迹象12o重症患者不适合转运和X线立卧 位摄片,床旁X线卧位加侧卧位摄片有利于判断肠梗阻程度。超声检查在小肠梗阻诊断中具有与CT相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其灵敏度 和特异度分别为92%和93%13o低位肠梗阻时,可以帮助区分小肠梗 阻和结肠梗阻,
10、并且可评估患者的休克情况14-16。同时,超声检查可 以节省时间和避免辐射暴露口 7o对婴幼儿和孕妇更有价值。推荐意见6:平扫或增强螺旋CT作为小肠梗阻的首选诊断检查(证据质量:A,推荐强度:强)多排螺旋CT可以很好地诊断和评估小肠梗阻,其扫描速度快,受呼吸运 行影响小,适用于大部分小肠梗阻患者的检查。CT显示肠壁增强减弱是 缺血的表现,肠系膜无水肿积液是排除绞窄的可靠依据18。CT在判断是 否存在肠绞窄、肠穿孔、肠坏死和是否需要紧急手术等方面的准确性达到 92%18-25o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加肠系膜CT血管造影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 CTA
11、 )三维重建检查可对肠系膜血管进行快 速准确扫描,有助于精确诊断肠系膜动静脉内栓塞状况,对病变进展程度 及病灶累及范围均有指导价值,其灵敏度可达93.3% ,特异度可达 95.9%13o对临床高度怀疑绞窄性肠梗阻、小肠肿瘤及肿瘤性肠套叠、 局限性慢性肠缺血性病变等导致的小肠梗阻很有价值。在合并高凝因素或 者心房颤动等情况下,应当警惕是否有肠系膜栓塞或血栓形成,CTA是目 前肠系膜动脉栓塞诊断的金标准26。总体评价高于单纯肠系膜动脉血管 造影检查。CT肠道成像(CT enterography , CTE )可以较好地显示肠黏膜及肠壁状 况,对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小肠肿瘤、肠内外屡、肠道膀胱屡或阴
12、道瘦 等疾病的诊断均有价值,还可以检测到其他检测方法(如胶囊内镜)无法 发现的小肠肿瘤27。推荐意见7 : MRI作为CT不适用时和鉴别小肠黏膜炎性病变的重要替代检查(证据质量:B,推荐强度:强)在孕妇、X线敏感患者不适用CT检查的情况下,MRI检查可作为替代检 查口 4,28-29 o M Rl尤其对小肠炎性病变、缺血和肿瘤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MR 肠道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enterograghy , MRE )是通过口 服小肠对比剂,从而清楚显示肠腔、肠壁和肠管周围结构的影像学检查方 法30。MRE可评估肠道炎性活动、肠管纤维化、脓肿及屡管的形态,对 克罗恩病、复杂
13、性肠瘦和多灶性溃疡性肠炎等疾病的评估,以及对小肠肿 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在小肠梗阻病因学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31-32o推荐意见8:水溶性造影剂检查对明确小肠梗阻的部位和程度有重要意义 (证据质量:A ,推荐强度:强)高渗性水溶性造影剂在肠道中的流动性好、黏稠度低,能快速反映肠管扩 张情况和梗阻部位,利于鉴别小肠梗阻的类型(高位或低位梗阻,完全性 或不完全性肠梗阻),能为非手术治疗效果的评估提供准确参考依据 33-340预测梗阻解除的灵敏度为92% ,特异度为93% ,如果在8 h后 检查,诊断准确性可显著提高35。水溶性准确预测手术需要,减少住院 时间36。二、小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推荐意
14、见9:小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的策略和原则(证据质量:A ,推荐 强度:强)美国东部创伤外科学会(Eastern American Society of Trauma Surgery , EAST )37和世界急诊夕卜科学会(World Society of Emergency Surgery , WSES ) 38的共识中一致提出,如没有腹膜炎、肠坏死及肠缺血的小肠 梗阻,推荐先行尝试非手术治疗,尤其对于重要器官存在合并症、免疫功 能低下及接受手术治疗风险较大的患者,多选用非手术治疗39。目前, 尚无关于非手术治疗最佳时间的证据支持,但大多数专家认为,35 d是 安全合适的6,38,40-42。
15、手术延迟可能会增加病死率4,40-41小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 )禁食、补液、补充 水电解质,超过1周的禁食患者需肠外营养治疗;(2)胃肠减压,可减轻 肠道内压力,进而减轻梗阻症状t 3 )疼痛较明显的患者可使用解痉药物, 但避免使用止痛药物;(4)动态监测腹部体征的变化,定期进行影像学评 估判断病情变化。推荐意见10 :生长抑素可改善小肠梗阻症状,提高非手术治疗效果(证据 质量:B,推荐强度:强)生长抑素系一种含有14个氨基酸的环状肽类激素,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 和胃肠道,对胃肠液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全肠外营养的基础上联合 应用生长抑素,可使消化液分泌减少90% ,从而减少梗阻以上肠管内液体 积聚,有利于肠壁血液循环和肠黏膜屏障的恢复,加速炎性病变的消退, 改善肠道水肿状况43。由于可为胃肠功能的改善奠定基础,被广泛应用 于术后小肠梗阻44-46、假性肠梗阻47以及神经内分泌肿瘤引起的小肠 梗阻48和恶性肠梗阻43,49-50治疗中。有报道对于腹部术后粘连性肠 梗阻患者 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6.97% ,高于对照组的75.76%( 2=6304 , P=0.012) 510推荐意见11 :肠梗阻导管减压效果优于鼻胃管,可提高非手术治疗的效果 (证据质量:B ,推荐强度:强)肠梗阻导管联合药物治疗对70%90%的小肠梗阻患者有效42,52-53。 肠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