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报告)左心耳封堵器血栓两例.docx
《(病例报告)左心耳封堵器血栓两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例报告)左心耳封堵器血栓两例.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摘要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卒中是心房颤动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报道了 1例因心房颤动行经皮心脏射频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后发生封堵器血栓形成的病例,提示 对于左心耳封堵术后服用华法林行抗凝治疗的患者,应强调术后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并及时 调整华法林用量,此外还应定期复查经食道心脏超声。正文患者男,63岁,因心悸I个月余,于年月日入院。患者既往有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 陈旧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有高血压及脑梗死病史。该患者CHA2DS2-VASc 评分4分,HAS-BLED评分2分,为血栓栓塞(血栓)形成高危及出血低危患者,应长期 口服抗凝药。但该患者因个人意愿拒绝长期口服抗
2、凝药,故于年月日在市立医院心脏电生理 科行经皮心脏射频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I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 LAAC),采用 LAmbreTM封堵器(先健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术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TEE)可见左心耳封堵严密(图1)。术后第2天房颤再次复发并持续未 能转复。年月日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抗凝后过渡至华法林2.5 mg/d抗凝治疗,住院期间监 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在 1.9-2.2 (正常值为 0.81.3,服 用华
3、法林者INR目标值为2.O3.O)J1 d后出院并坚持服用华法林2.5 mg/d,期间未监测INR 及调整华法林用量,至术后3个月时复查INR为104。此后患者自行间断应用华法林,未 予规律监测INR,且未复查TEE。年月日入院时体格检查:体温36.5 ,脉搏11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0/65 mmHg (1 mmHg=0.133 kPa) 口唇无紫组。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35 次min,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 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查心电图示房颤。入院后急查INR示1.03。TEE提示左心耳开口处 见封堵器回
4、声,其位置正常,未见残余分流;左心房内可见大小约3.5 CmX2.5 Cm低回声光 团,与封堵器相连,考虑LAAC后封堵器血栓形成(图2)。对该患者进行华法林药物基因 检测,提示该患者适合的剂量范围为34 mg/d。此后调整华法林剂量,维持INR在2.03.0 (初期每35d复查INR,达标后每4周监测INR)。年月日亚查TEE示左心耳封堵器处血栓消失,此后长期口服华法林治疗。图I患者左心耳封堵术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可见左心耳封堵严密)图2患者左心耳封堵术后1年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左心耳开口处见封堵器回声,其位置 正常,未见明显残余分流;左心房内可见大小约3.5 CmX2.5 Cm低回声光团,与
5、封堵器相连) 讨论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血栓并发症尤其缺血性卒中是房颤致死、致残的 主要原因。LAAC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已被多项研究所证实。中国 左心耳封堵预防心房颤动卒中专家共识(2019)1指出,对具有较高卒中风险,且 HASBLED出血评分3分,不存在长期抗凝治疗禁忌者,如果抗凝治疗依从性差或不愿意 长期坚持,可根据患者意愿考虑LAACo2019年欧洲心律学会/欧洲经皮心血管介入学会左心耳封堵专家共识2也做了类似推 荐。LAAC手术成功率不断提高,适应证标准也在不断优化与更新3 2017年12月19 日,经皮LAAC与华法林治疗预防房颤患者卒中试验(pre
6、vention of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PROTECT-AF)与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术前瞻性随机临床评价(ProSPeCtiVe randomized evaluation of the Watchman LAA closure device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PREVAIL) 2个研究结果的联合分析证实,LAAC组在卒中、系统性血栓、心血管死亡的复 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上不劣于甚至低于华法林组,在降低心血管死亡、卒中和主要出血事件上 明显优于华法林4。本例患者CHA2DS
7、2-VASc评分为4分,HAS-BLED评分为2分,因患者个人意愿(拒 绝长期口服抗凝药物),因而行LAACo封堵器相关血栓(device-related thrombus, DRT)形成与术后抗凝药物管理以及个体差 异有关,是封堵术后发生栓塞事件的重要原因,值得我们高度重视5。减少器械相关血栓 形成的发生,需要术后行规范抗栓治疗,尤其是在封堵器表面未完全内皮化的早期。Shamim 等6报道1例79岁男性患者,在LAAC术后10年发现左心耳Watchman封堵器(波士 顿科学公司,美国)表面存在21 mmX 18 mm器械相关血栓,予以Illd抗凝治疗后血栓明 显缩小,提示LAAC可能引起超晚
8、期血栓形成,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临床上一致 认可的术后抗栓方案为华法林抗凝至少45 d,需定期检测INR并及时调整华法林剂量,确 保INR在治疗范围内。在第45天随访时,应复查TEE评估封堵器位置、稳定性以及左心 耳内或封堵器表面是否有血栓形成7,8. 一旦确诊DRT,应增加口服抗凝药强度,延长 抗凝时间,同时延长随访时间并定期更查TEE,直至血栓消失,本例患者1年前行经皮心脏射频消融术及LAAC,术后仍为持续性房颤,可能为肺静脉 电隔离不完整、新的折返环路或肺静脉以外多源的触发灶,具体机制仍待进一步研究。术后 与患者沟通华法林和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的选择,患者选择应用华法林。出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例 报告 心耳 封堵 血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