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人物论——“足智多谋”诸葛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人物论——“足智多谋”诸葛亮.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三国演义人物论“足智多谋”诸葛亮鲁迅评论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多智而近妖”,这是有道理的,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智慧高到可以在一千多年前预报天气。书中的经典段落赤壁之战,其中有一段是诸葛亮草船借箭,这段故事是虚构的,三国志里是没有的。但是这一段虚构得非常精彩。而且三国演义的虚构是经过历史积淀的。经过漫长岁月的多次洗礼,淘汰了很多经不起考验的内容,比如在三国演义的雏形三国志平话中,诸葛亮一度被描写得非常鲁莽,有时候甚至像张飞一样。但是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就完全不一样了,成了读者眼中的智慧化身。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作者对于小说人物心理的充分表现。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之所以成为一个非常著名的文学经典,就是
2、因为它充分表现了人心。当时孙刘两家联合抵抗曹操南下,周瑜跟诸葛亮是同一战线,在这个大背景之下,诸葛亮的本事越大,其实是越有利于周瑜抗击曹操取得成功的。可是,三国演义描写的周瑜拥有他特有的心理,周瑜虽然看到诸葛亮智慧高超、对他有利,但又不能容忍诸葛亮的才能高于自己,因为自己才是抗曹的统师。所以周瑜每次找诸葛亮研究抗曹,表面上是为了打败曹操,实际上是为了合法地除掉诸葛亮。周瑜找诸葛亮议事,说现在江上作战,我们缺乏箭矢,令诸葛亮去筹办十万支箭,只给了他十天时间,这其实就是刁难诸葛亮。在那个生产力非常低下的年代,要想在十天里聚集足够的工匠、准备制造箭矢所需的各种材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诸葛亮却回答
3、说不用十天,三天就够了。周瑜非常高兴,就说军中无戏言,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三天完不成任务就要杀诸葛亮的头。诸葛亮签了军令状就走了,周瑜派鲁肃去探听动静。鲁肃问诸葛亮,你三天能造出十万支箭吗?诸葛亮说我这下危险了,需要你救我。诸葛亮请鲁肃调集20条小船,上面布置好青布和稻草人。鲁肃就答应照办了。准备停当之后,一直等到第三天夜里,诸葛亮才拉着鲁肃上船,20条小船直逼曹军水寨,在曹军眼皮底下鸣鼓进兵,这把鲁肃吓坏了。诸葛亮却说不要怕,我早就算到今天有大雾,而且料定曹操多疑,大雾之下断不敢出兵迎战,只能放箭击退我们。于是诸葛亮就让20条小船接受曹军的乱箭射击,一直等到天快亮了,大雾快散了,船上稻草人插
4、满了十多万支箭,诸葛亮才下令撤退,临走还让军士高呼“谢丞相刖 O整个草船借箭故事,都是罗贯中虚构的。从历史来看,诸葛亮没有做过草船借箭,但孙权做过类似的事情,他坐船去观察曹军水寨,被曹操发现了,曹操下令放箭把他的船赶走了。这个事件流传了几百年,到了三国志平话的时候,就被改编成周瑜坐船去偷筑曹操水寨,曹军的很多箭射到了周瑜船上。我们如果按照一支箭有四两重来估算,几千支箭射到船上,就有几百斤的重量,这些箭都射在船的一边,船在水上就歪了。周瑜(历史上实际是孙权)就下令把船掉到另一面,等到船的另一面也被曹军弓箭射满了,两边重量差不多平衡了,周瑜就开船走了,临走的时候还喊了一声“谢丞相箭”。三国演义就在
5、这两个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要素。作者首先安排那天天降大雾,而且这个天气情况被诸葛亮提前算中,就跟现在天气预报一样。接下来,因为大雾之下视野不良,所以多疑的曹操怕中了埋伏而不敢出来作战,这样的情节安排,从科学上来说是不合理的,但是它很生动,艺术是可以虚构的、假定的、想象的。而且必须看到,诸葛亮的多智是被周瑜这个盟友给逼出来的,他的多智是带有冒险主义的,草船借箭的本质,就是冒险主义的多智碰到了敌人曹操的多疑,最终多智的冒险主义取得了极大的胜利,却进一步导致盟友周瑜的多妒,由此又引发了周瑜后续安排的计谋,不仅要除掉诸葛亮还要除掉刘备,诸如甘露寺美人计等等,结果这些后续计谋又被诸葛亮破解。三国演义
6、中的诸葛亮多智到什么程度?他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借东风,书中交代当时的冬天是没有可能出现东风的,这就让艺术的假定性跟历史的真实性之间拉开了合理的错位距离,进而产生了一个非常精彩的心理现象:周瑜和诸葛亮明明是盟友关系,但是他们的心理发生了错位,周瑜的多妒逼出了诸葛亮的多智,又诱发了曹操的多疑,结果是曹操的多疑让冒险的多智取得了伟大胜利,而这个胜利又导致了多妒的人更加多妒,多智的人更加多智。最后,多智通过虚构的“借东风”,粉碎了多妒的阴谋诡计。赤壁之战后,周瑜乘胜追赶曹操,他在前面追赶,诸葛亮跟在他后面;他把曹操控制的城市打下来一座,诸葛亮就紧跟着占领一座。周瑜想反击诸葛亮又遭遇失败,三气周瑜故事发生
7、之后,周瑜觉得自己智不如人,最终被气死。临死的时候周瑜口吐鲜血,讲了一句非常精彩的话:“既生瑜,何生亮。”这是妒忌心理学的一个伟大创造,在心理学上是非常深刻的。草船借箭这个虚构的故事,从三国志平话到三国演义,经过上百年积累,最终成为中华民族审美智慧和审美表达能力的结晶。草船借箭故事中,三国演义就这样打造了一个精彩的心理循环,它让我们在分析诸葛亮的多智的时候,不能离开周瑜的多妒,更不能离开曹操的多疑。展开来说,我们分析小说的时候要注意到,小说写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人和人的关系。以历史来计算,周瑜去世到今天已经快两千年了,三国演义成书也有六七百年了,而小说塑造的“周瑜现象” “周瑜心理”仍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周瑜的这种妒忌心,特点就是嫉妒与自己同等的人,相当于通常情况下教授妒忌教授、小偷妒忌小偷,一般不会出现教授跨界去妒忌小偷的情况。妒忌心理学就是这样的,它的发生需要现成的可比性,只有人和人的基础相同,才会有妒忌,如果彼此差距太大,妒忌就不会发生。由此来看,三国演义对这种人物心理的刻画是非常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