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新型储能发展规划(2024—2030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汕尾新型储能发展规划(2024—2030年).docx(2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汕尾新型储能发展规划(20242030 年)前言H一、发展基础1(一)新型储能登上舞台1(二)政策体系初步建立1(三)产业布局开始起步2二、面临形势3(一)新能源快速增长提出迫切需求3(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发展契机3(三)政策体系日臻完善创造良好条件3(四)技术水平大幅提高奠定现实基础4(五)新型储能装备制造市场迎来机遇4三、总体要求5(一)指导思想5(二)基本原则6(三)发展目标6四、重点任务7(一)统筹整体布局,促进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7(二)鼓励示范先行,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化进程14(三)理顺体制机制,加快新型储能市场化步伐19(四)聚焦重点技术,构建新型储能创新化支点20(五)完善行业
2、政策,落实新型储能规范化管理21五、环境影响评价22(一)环境影响分析22(二)环境保护措施23(三)环境保护预期效果25六、实施保障25(一)强化统筹协调25(二)加大政策支持26(三)拓宽融资渠道26(四)加强监督评估26新型储能是除抽水蓄能以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的 储能技术,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是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催生国内能源新业 态、抢占国际战略新高地的重要领域。为抢抓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机遇,推动我市新型储能产业 高质量发展,根据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 “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广东省推动新型储 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广东省推
3、动新型储能产品 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划。规划基期 年为2024年,规划目标年为2030年,近期目标年为2025 年。一、发展基础(一)新型储能登上舞台根据我市海上风电、核电等新能源发展情况及规划布局 情况,正在积极推动新型储能电站项目建设,目前已建成汕 尾电厂3、4号机组储能调频项目,装机容量2万千瓦/1万 千瓦时,该项目为发电侧的电化学储能项目,具有发电调频 作用,探索新型储能与传统火电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全市已 备案储能电站项目6个,总规模335万千瓦/665万千瓦时。 计划推进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1个,建设规模5万千瓦/15 万千瓦时。(二)政策体系初步建立新型储能发展受政
4、策和市场环境影响较大。根据关于 进一步完善我省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粤发 改价格(2021) 331号),峰谷电价差进一步拉大到4:1,为 新型储能加快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广 东省能源局关于印发广东省促进新型储能电站发展若干措 施的通知(粤发改能源函(2023) 684号)提出按照分类实 施的原则,2022年以后新增规划的海上风电项目以及2023 年7月1日以后新增并网的集中式光伏电站和陆上集中式风 电项目,按照不低于发电装机容量的10%、时长1小时配置 新型储能后续根据电力系统相关安全稳定标准要求、新能源 实际并网规模等情况,调整新型储能配置容量;鼓励存量新 能源发
5、电项目按照上述原则配置新型储能。对海上风电、集 中式光伏电站、陆上集中式风电提出了储能配置要求。广 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 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23) 4号)提出了新 型储能产业链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和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 提升,全产业链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市场机制、标准体系 和管理机制更加健全,大型骨干企业规模实力不断壮大,产 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的发展目标。(三)产业布局开始起步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大规模应用,我 市持续引进集成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着手加 快发展锂电新材料、储能电池等电化学储能产业链。2023年,
6、原弗迪电池并入比亚迪汽车,比亚迪汽车2023年实现产值 约130亿元,同比增长139. 8%o天贸新能源2016年08月入 驻汕尾高新区,主要经营产品为锂离子电池、动力新能源电 池、移动终端通讯设备等。2023年产值6. 96亿元。路华电 子主产锂离子电池、储能电池,2023年全年实现产值L8亿 元。佳信新能源材料生产项目总投资4亿元,主要建设生产 锂电池改善液等相关产品,拟建设4条设备生产线,预计年 生产2000吨锂电池改善液,达产后后产值达到5亿元人民 币,上缴税收1350万元。二、面临形势(一)新能源快速增长提出迫切需求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上向全世界 庄严宣布,中国
7、将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 实现碳中和。在“双碳”战略目标下,汕尾市将推进能源绿 色低碳智慧转型,加大绿色电力调入力度,切实转变城市能 源发展方式。汕尾市海上风电资源禀赋优,发展空间大,为 能源清洁化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随着新能源在电网中的占 比日益增大,其出力的波动性和随机性等特征,对电网稳定 和绿电消纳带来了挑战,电力系统对灵活性资源的需求日益 提升。(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发展契机2021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要构建 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 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
8、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以新 能源为主体,具有绿色低碳、灵活高效、多元互动、高度市 场化等特征。随着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深入推进,将为新型 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和机遇。未来, 新型储能技术有望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为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政策体系日臻完善创造良好条件国家注重加强新型储能发展顶层设计,制定了一系列发 展规划和政策措施,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印发出台了关 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十四五”新型 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从强化政策引导、推动技术进步、完 善体制机制、规范行业管理等方面完善新型储能产业政策。 明确新型储能在构建清洁低碳
9、、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中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提出到2025年我国新型储能装 机达3000万千瓦以上。随着新型储能政策的相继出台和不 断完善,为新型储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机遇。(四)技术水平大幅提高奠定现实基础新型储能技术不断突破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以锂 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技术发展迅猛,近五年来能量 密度提高了近一倍,系统成本下降约60%,目前锂电池储能 系统初步具备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条件。全锐液流、铁辂液流 电池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安全性能较高。百兆瓦级先进压缩 空气储能技术得到示范应用,系统效率预计提升至70%以上, 为商业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飞轮储能、钠离子电池
10、、固 态电池、储氢等创新储能技术正在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与示范。 当前,各类储能技术正在加快示范应用,储能装备制造水平 不断提高,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五)新型储能装备制造市场迎来机遇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全域建设世界级汽车制造城,我市可 充分利用深圳一汕尾对口合作重大契机,乘势将深汕合作拓 展区打造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配套基地,锚定与深汕合 作区实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定位,加快建立与比亚迪集 团密切合作关系,围绕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动力电池、电池电 芯材料、电池封装集成、充(换)电设备、电池回收等配套产 业链条,打造新型储能产业集群,破解产业发展难题。我市优越的海上风电资源禀赋为海水制氢提供了良
11、好 发展条件,可积极引导氢储能产业链企业参与绿氢及绿色甲 醇生产基地以及甲醇、液氢、液氨、有机溶液等储运基地建 设。同时谋划推动制氢、储(运)氢、加氢等相关装备制造 产业,提升燃料电池装备水平,贯通上下游产业链条。三、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全面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紧密围 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新能源高比例消纳、 电网高效运行、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着力构建技术、市场、 政策驱动良好局面,全力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产业化、市 场化、创新化、规范化发展,为加快构建
12、清洁低碳、安全高 效的能源体系提供有力支撑。(二)基本原则规划为纲,有序布局。以规划为引领,加强新型储能发 展顶层设计。根据各地资源和技术条件,综合考虑电力供需 现状及发展趋势,统筹电网安全、电源结构和系统调节能力, 科学评估储能配置需求,合理布局新型储能项目建设,提高 系统协调性。创新为核,示范先行。以技术创新为内生动力,支持推 动关键技术研发,加快成果转化,促进成本下降,推进规模 化应用。鼓励通过示范项目积累经验,探索技术、商业模式 和体制机制的创新,以点带面,推动新型储能持续健康发展。市场为主,多元发展。以市场机制为根本依托,发挥市 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主体独立、公平参与市
13、场竞争,建立完善的电力市场化交易价格形成机制。坚持技 术多元、场景多元、投资多元,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储能。安全为底,管理规范。以安全为底线,加强新型储能安 全风险防范,明确新型储能产业链各环节安全责任主体。严 格落实国家新型储能项目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强化安全风 险防范与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全过程监管,推动新型储能规 范化、高质量发展。(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在发展抽水蓄能电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我 市新能源并网消纳、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用户侧等需求情况, 全市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力争达到IOO万千瓦左右,实现新型 储能由示范应用进入商业化应用初期并向规模化发展转变。 全市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14、,氢储能、压缩空气储 能等新型储能技术得到应用示范,电化学储能全产业链体系 日趋完备,共享储能等商业模式基本成熟,电力系统稳定运 行水平提升,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多元化发展。新型储 能产业集群充分成熟,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市场机制、 政策体系、商业模式成熟完备,与电力系统各环节深度融合 发展,基本满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求,对碳达峰目标如期 实现提供有力支撑。四、重点任务(一)统筹整体布局,促进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重点支持电源侧新型储能建设。发展新能源+储能。充 分结合电力系统运行和新能源开发需求,推进陆丰市及海丰 县南部沿海地区集中式光伏基地配
15、套储能设施建设,实现储 能与新能源发电的深度融合,提高集中式光伏大容量外送能 力,保障新能源高效消纳利用。结合红海湾、碣石湾海上风 电基地大规模开发,开展海上风电配置新型储能建设,探索 研究新型储能配置技术、合理规模和运行方式,提升新能源 并网友好性和容量支撑能力。中广核Ji丰市内洋一朝、二期240MW渔光互朴光伏发电项号广东四电海丰光伏发电项目G期)海丰 SmW 150Mwy-1mtt事协会海丰县农业光伏项目明大髓丰渔光互补项目一瞪高蛾车蛇及留能案蛙显示掰工厂分布式醐g海丰渔光互补项目不里金鼻8杯;神渔光互木闷站 -a* 陆丰市标w泡光互补光伏电站硬二r-华能汕尾除丰lJS上坪石风电项目陆丰金厢成美、大埔风电场陆丰甲湖湾风电场一期工程陆丰甲东风电场一期工程例m38MWP屋崎初冼燧电目亍后湖海上风电场(So万千瓦)打海湾电厂分IR式风电场甲子一.二海上风电场(90万千瓦)红海湾三海上风电场(50万千瓦)灯海湾晒上PWS (50万千瓦)每条海上风电区81-1顼目(50万千瓦)DTDT(50万千瓦)“东海上风电网ffi1-3项目粤东海上风电E地1-2项目(IOO万千瓦)(140万千瓦)Dt安东海上风电基地14项目(IoO万千瓦)图1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