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管理规定.docx
《护理安全管理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安全管理规定.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护理安全管理规定(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建立确认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完善关键流程患者识别措施。1 .建立健全医嘱查对制度,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七对: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2 .护士在对患者进行任何操作(如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等诊疗活动 时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进行患者身份识别,确认无误后方可实施。至少同时使用两种 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如姓名、年龄、出生年月、病历号、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 别的唯一依据)。核对时应让患者或其近亲属陈述患者姓名。3,输血前,需两人进行三查八对。三查:查血液有效期、血
2、液质量和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 对: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结果、血液种类、血量,确保无误方可 输入,核对人、执行人双签名,输血中注意观察患者情况。输血毕,血袋保留24小时,必要时 送检。4 .完善重点患者如:产妇、新生儿、手术、ICU,急诊、无名氏、儿童、昏迷,意识不清,语 言交流障碍、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均应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措施。对新生儿、意识不 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家属陈述患者姓名。5 . “腕带”标识应注明患者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住院号、诊断、药物 过敏等基本信息。6,对传染病、多重耐药菌株感染患
3、者的隔离及药物过敏等特殊有识别标志(腕带与床头卡)。7 .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 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8 .建立完善重点部门转运患者交接制度及交接流程。9 .急诊至病房、急诊至手术室、急诊至ICU,手术室(麻醉)至病房、手术室与麻醉复苏室、手 术室(麻醉)至ICU, ICU至病房,ICU至手术室、产科病房至产房,产科母婴至产科病房等患 者,建立规范的、可操作性的患者身份识别和交接措施,并对交接和识别有完整的记录。10 .交接和识别记录内容应根据不同关键流程分别制定,应包括:交接科室与交接人姓名,离 开科室与到达科室时间,住
4、院号、姓名、性别、诊断、简要病情、生命体征,各种管道,药物 及治疗,全身皮肤情况(指卧床病人及昏迷病人),护理文书,目前所采取的主要治疗和护理措 施等关键信息。.交接程序:按病人识别信息及生命体征,各种管道,药物及治疗,病人的全身皮肤情况(指 卧床病人及昏迷病人),护理文书记录等进行交接,交接完毕双方确认签全名。实施交接者应 为在班注册护士,交接应在病人妥善安置完毕后进行。(二)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1 .建立日常诊疗活动过程中医护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无特殊情况护士不 执行口头医嘱实施治疗或处置。2实施紧急抢救执行口头医嘱时,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并正确
5、记录医嘱下达与执行时间,确 保医疗记录和护理记录的一致性。3,抢救危重患者时,对医师下达的口头临时医嘱,护士应先向医生复述两遍,双方确认 无误 后方可执行。用过的液体瓶、安甑应保留至抢救结束,确认核查并记录后方可遗弃。4 .已执行的口头医嘱,原则上应在2小时之内完成医嘱的补记工作,医生离开现场之前,应及 时补记口头医嘱于医嘱单上并签名,执行护士应确认。5 .特殊药物如剧毒、麻醉等药物不能执行口头医嘱。6 .接获口头或电话通知患者的危急值或其他重要检验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的将检 验结果和报告者的科室、电话、姓名、报告时间记录于危急值报告记录本,同时进行复述确 认;转交医师时,应在专项记录
6、本上注明转交时间和医生姓名。(三)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1 .接患者时,与患者所在科室护士共同查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 手术名称、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血型、药物过敏及术前准备完成情况,确认风险预 警及点交术前用药和所带病历资料及患者个人物品。2 .入室后,妥善安置患者体位,衬垫适宜、避免皮肤烧灼伤及压伤,约束带松紧 适宜、避免肢体过度外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手术医生,并记录于手术清点记录单。3 .麻醉实施前:护士与手术者、麻醉师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 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
7、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 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 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4 .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 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 报告。5 .手术开始实施前,实行暂停程序,护士与手术者、麻醉师再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 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检查各种仪器设备,确保手术器 械、物品准备齐全、性能完好后方可开始手术。6,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的手术,要在术前、缝合体腔前、缝皮前清
8、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包 括术中增减的敷料和器械,核对无误并记录。7 .术中所采病理标本,巡回护士与手术者核对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无误后妥善保管,及时登记, 按时送检,标本送检过程中各环节严格交接查对,并双方签字。(四)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化管理,控制医院感染。1 .认真执行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定期开展手卫生培训,正确配置安全、有效、便 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保障措施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加强监督指导,开展 效果监测。2 .卫生部手卫生规范中手卫生指征: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 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护理 安全管理 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