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制培训与劳动力市场间缺乏制度保障.docx
《学制培训与劳动力市场间缺乏制度保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制培训与劳动力市场间缺乏制度保障.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学制培训与劳动力市场间缺乏制度保障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教育与劳动之间的关系也由过去的合一性, 逐步形成了现在的具有不同目标和动力的不同的子系统。二者间均按 照自己的逻辑进行判断的现实,使得教育与劳动之间的匹配性更加难 以实现。特别是“为工作做准备”本就是教育的一个目标2,虽然 在现代学徒制中更加得到了凸显,但由于学制培训与劳动力市场间缺 乏相应的过渡制度保障,所以,导致现代学徒制并未被劳动力市场所 认可。这是因为在现代学徒制这种教育向劳动力市场的过渡方法中, 对企业和职业院校产生了不同的作用。在职业院校本位教育中,毕业 生在就业前,职业院校都会安排毕业生到企业进行实习,以实现由学 生向员工的过渡
2、。而现代学徒制则是一种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培养和 定期交替的平行制度,本身就是与过渡性劳动力市场理论相一致的一 个独立的过渡劳动力市场。这时,从教育转向就业,就需要实现从职 业教育的学生到企业学徒培训的转变,以及从企业学徒培训到正式员 工的转变。可见,在这两种转变中,第二次转变才是重中之重。进一步分析我们会发现,在学制培训与劳动力市场之间,虽然过 渡市场具有一定的协调功能,但其缺陷仍存在着现实性。首先,市场 供需存在着一个互适的空间。在现代学徒制试点中,学徒供需过程虽 然是通过企业与职业院校商定的,但由于通常会将某专业的某些班级 的学生全部编入现代学徒制班中,但其中有多少学生实际参加了该现 代学
3、徒制班、中途有多少学生退出了该现代学徒制班、最终又有多少 学生在学徒毕业后留在了培训企业等信息都是经常变动的,可以说, 不仅参加现代学徒制试点的企业弄不清楚这些信息,即使是职业院校 也未必说得清楚这些学生的真实信息。其次,未必完全清楚学徒标准。 一方面,可能源于培训者没有制定明确的学徒标准,另一方面,即使 制定了明确的学徒标准,也可能因为考核者的识别标准不同而使学徒 标准缺乏统一性和权威性。这既因不同区域对同一技术技能的要求不 同而导致学徒在不同区域流动时不被认可,也因同一职业院校基于职 业院校本位教育和基于工作为基础的标准不同导致了学徒标准的不 同。即在当前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中并没有提出框架标准。最后,学制 培训与劳动力市场间缺乏制度保障。以英国现代学徒制与我国现代学 徒制为例,英国制定了框架体系,主导角色也由政府主导转到了企业 主导7,而我国在现代学徒制试点中,一方面国家缺乏明确的框架 标准,另一方面企业与职业院校虽然共同制定了现代学徒制管理办法, 但并未明确学徒培训的质量标准、保障措施和监督者及其肩负的监督 职责。可见,只有建立起相应的治理机制和配套的特定制度,现代学 徒制才能发挥出过渡到劳动力市场的协调功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制 培训 劳动力市场 缺乏 制度 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