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新区管理模式的考察报告.docx
《关于某新区管理模式的考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某新区管理模式的考察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关于某新区管理模式的考察报告一某新区管理模式的基本情况某新区位于某市东部临海地区,陆域面积2270平方公里, 海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重点规划建设面积350平方公里。包 括三个功能区即某经济技术开发区、某港保税区、某港区;三 个行政区即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城区部分以及海河下游冶 金工业区(东丽区无瑕街、津南区葛沽镇)。1993年,某市委市 政府贯彻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精神,纵观国内外发展趋势,紧密 结合某实际,审时度势,做出了开发建设某新区的重大战略决 策,并明确提出了 “以某港、开发区、保税区为骨架,以现代 工业为基础,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使商贸、金融、旅游竞相 发展,形成一个基础设施配套、
2、服务功能齐全,面向21世纪的 高度开放的现代化经济新区”的总体思路和“用十年左右的时 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使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达到 40%以上;外贸出口占全市比重达到50%以上”的奋斗目标。经 过九年的努力,2002年,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20亿元,占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2%,比九年前增长了 6. 2倍; 实现外贸出口额72亿美元,占全市的比重达到62. 1%,比九年 前增长了近13倍;财政收入达136亿元,增长4. 8倍,其中地 方财政收入53. 04亿元,增长ix5.7x倍。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 率达79%,人均GDP达到7. 7万元,人均劳动报酬达到1.8万元。
3、截止2002年底,滨海新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68平方公里,户籍 人口 106万人,常住人口 126万人。滨海新区以占全市3%的土 地,占全市10%的人口创造出了占全市4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 滨海新区已经成为某工业区战略东移的承载体,是某工业、经 济、贸易的密集区,是某经济新的增长极。某新区开发建设的 有益探索与成功,与其内部各功能区、行政区卓有成效的工作 密不可分,与此同时,某市委市政府在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管理 体制上的创新对滨海新区的发展同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 用。自滨海新区成立以来,某市委市政府对新区的管理体制进 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1993年成立了滨海新区筹备办公室, 为滨海新区
4、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1994年,成立了滨海新区领 导小组,由常务副市长任领导小组组长,主管外贸和开发区工 作的副市长任副组长,同时设立临时性办公室,由市政府副秘 书长任办公室主任,开发区、保税区、塘沽区、大港区、汉沽 区的书记兼任办公室副主任。1995年成立正式的领导小组专职 办公室。2000年9月,市委市政府为加强对新区建设的组织领 导,加大新区开发建设的力度,成立了滨海新区工委和滨海新 区管委会,从而创建了某新区管理模式,经过三年多的运行,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滨海新区管理模式的内涵在考察过程中,滨海新区管委会的领导把滨海新区的管理 模式形象地称之为“半层楼式”管理模式。如何理解这一模
5、式? 经过考察,我们感到,所谓“半层楼式”的管理模式,就是建 立在某市与滨海新区所辖各功能区和行政区之间的创新型的管 理机构及其内在的一整套运行机制的总称。滨海新区的管理机 构包括滨海新区工委和滨海新区管委会,分别是某市委、市政 府在滨海新区的派出机构,代表市委市政府行使对滨海新区党 的建设和有关新区建设的管理权。但是,滨海新区工委与滨海 新区管委会又不同于一级党委和政府,在机构设置上不搞“大 而全”,在运行机制上不搞“大一统”,而是在不打破区域范围 内原有各行政区与功能经济区的完整性,在尽可能保持其原有 的经济、社会和行政管理权限及发展的自主性的基础上,立足 搞好统筹、规划与协调,“议大事、
6、决大事、办大事”,建立轻 型、服务型和协调型政府。滨海新区工委是建立在某市委与新 区内的开发区保税区工委、各行政区工委、某港党委之间的机 构,工委书记由市委常委担任,保税区、某港、塘沽区、汉沽 区及大港区的区委书记兼任滨海新区工委的副书记,新区工委 只有七位书记,没有设置相应的组织、宣传、纪检等部门,工 委作用的发挥是通过每季度召开一次工委会议来研究解决新区 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滨海新区管委会由市委常委兼任,两位副 主任主持日常工作,内设经济计划发展局、规划建设发展局、 投融资局、政策法规研究室及办公室等五个处室。直属单位有 某市国土资源规划建设管理局滨海分局、某市统计局滨海分局 和某市环保局滨
7、海分局三个部门。在2000年全市机构改革,大 幅压缩机构和人员编制的情况下,市编办给新区管委会配置48 个行政编。1995年管委会只有8人,2000年管委会有14人, 以后通过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考副处级和一般工作人员充实人员 队伍,目前实有人员26人。(二)滨海新区管理模式的内在机制这种既不像政府,又不像部门的“四不像”机构,这种看 起来既管又不管的管理职能,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的成功?经 过深入的考察,我们感到,滨海新区管理模式的成功主要得益 于其内在的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的作用。1、科学的职能定位是滨海新区管理模式的核心。滨海新区 在某市与开发区、城区之间这种看起来好像“多了一层婆婆” 的机构,
8、其职能的切入点在哪里?考察中了解到,在某新区的 区域范围内分布着包括开发区、保税区、某港在内的近二十几 家正局级单位,随着新区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开发区与保税区 之间、开发区与老城区之间以及某港与开发区、老城区之间在 产业布局、建设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 这些问题单纯依靠哪一个功能区或行政区来解决都是不现实 的,单纯依靠市委市政府的哪一个部门来解决也不可能。如何 更好地协调新区内各功能区、行政区之间的关系,整合区内资 源,形成发展合力,成为加快新区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适应 形势发展的需要,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某新区管委会,并把组织 草拟滨海新区经济发展规划,组织编制滨海新区区域性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新区 管理模式 考察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