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路径.docx
《乡村振兴背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振兴背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路径.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乡村振兴背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路径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 划(年),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指出要“加强 规划引导、典型示范,挖掘培养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建设一 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耕文化产业展示区,打造一批特 色文化产业乡镇、文化产业特色村和文化产业群”。在此背景 下,农村文化产业能否高质量发展成为关乎乡村振兴能否有 效实现的重要一环。文化产业能够引导农村相关产业可持续 发展,给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维护农村社会结构的稳 定1。正因如此,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将农村文化建设 与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有利
2、于将广大农村拥有的丰富文化 资源挖掘、加工,转化为文化建设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实 现产业兴旺和文化繁盛。而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是对发展经济 学研究框架的反思与重构,因而在研究乡村产业振兴方面具 有天然优势。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当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 发展面临的困境,运用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乡村振 兴背景下的产业发展路径选择,以期为构建农村文化产业发 展新格局、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提供参考。1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境我国是拥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辽阔疆域的文明古国, 从古至今留存下来的文化古迹、手工技艺、民风民俗不可胜 数,是当今时代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基于丰富的农村文化 资源,土特产加工、手工艺产
3、业、民俗旅游、生态农业成为 当前主要的农村文化产业类型,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与此同 时,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虽然有进步,但因为起步较晚,自身 产业基础较弱,尚有很大发展潜力。本文将从组织、人员和 产品3个方面探讨当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1. 1组织层面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导致广大农村地区处 于城市发展的“附属”地位,城乡收入及贫富差距、工农业 产品的剪刀差使得人们更加注重工业发展而忽视农村建设。 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而只是被当作经济 建设的一个手段,导致农村社会文化事业发展严重滞后。此 外,农村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体制落后,比较优势机制难以有 效发挥作用。在大数据和
4、互联互通的时代,消费者的需求越 来越多样化,传统的文化产业业态和经营管理模式已经很难 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因其收益率相对较低,导致有竞争力的 人才和资本缺乏足够的进入意愿,使其难以有效发挥要素聚 集效用2。农村缺乏掌握现代管理知识的高素质人才,且抵 抗风险的能力较低,常会因为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遭受市场波 动带来的损失。2. 2人员层面当前,农村手工艺产品、土特产加工等行业的经营模式 仍然比较落后,无法发挥规模效应,不仅利润低,而且常常 无法把握市场规律,缺乏创新精神,收入波动较大,导致人 们从事此类行业的意愿不高。另外,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导 致农村人口流入,一方面,大量农村人口不断迁往城市定居;
5、另一方面,发达城市大量的工作机会和高收入水平吸引青壮 年劳动力务工,导致农村常住人口进一步减少,图1所示为 年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由图1可以看出,年,全 国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数量逐年增加,这导致农村常住人 口数量和年龄结构都发生变化,不少传统手工技艺面临失传 的困境。在这种条件下,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无法满足乡村 自身建设需求,更无法带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3。1.3产品层面相较于城市,农村地区获取各类信息的渠道相对闭塞, 难以及时获知市场需求,也难以满足受众的文化消费需要 4。因而会导致大量农村文化产品缺乏创新,趋向于同质化。 再加上乡村文化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的缺陷愈发凸显,难以对 消费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村 振兴 背景 农村 文化产业 发展 路径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