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生态环境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程序规定》.docx
《《南昌市生态环境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程序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昌市生态环境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程序规定》.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附件:南昌市生态环境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程序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南昌市生态环境局(以下简称市 生态环境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 表(以下简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程序,提高 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 营 商环境要求,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等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参照生态环境部建设项目环境 影响报告书(表)审批程序规定(生态环境部部令2020 年第14号),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市生态环境局负责审批的建 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表)的审批。第三条市生态环境局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书(表),坚持依法依规、科学决策、公开公正、便民 高效的原则。第四条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建 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开工建设前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报市生态环境局审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建设 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 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 当在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内容开工建设前重新将环境影 响报告书(表)报市生态环境局审批。第二章申请与受理第五条建设单位向市生态环境局申请报批环境影 响报告书(表)的,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应 当在江西政务服务网(网址
3、:http:/nc. jxzwfww. gov. cn) 提交下列材料,并对材料 的真实性负责:(一)行政许可申请书;(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环境影响 报告书(表)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 建设单位应当自行作出删除、遮盖等区分处理;(三)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的公众参与 说明。除前款规定材料外,建设单位还应当通过邮寄或者 现场递交等方式,向市生态环境局提交下列材料纸质版:(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全本,一式 两份;(二)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的公众参与说明,一式两份;(三)通过江西政务服务网线上提交的建设项目环 境影响报告书(表)对全本中不宜公开内容
4、作了删除、 遮盖等区分处理的,还应当提交有关说明材料一份。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建设项目应当通过现场递交方 式提交申请材料。第六条市生态环境局对建设单位提交的申请材 料,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依法不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 即时告知建设单位不予受理;(二)对不属于市生态环境局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 书(表),不予受理,并告知建设单位向有关审批部门 申请;(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由列入建设项目环 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的限期整 改名单或者“黑名单”的编制单位、编制人员编制的, 告知建设单位不予受理;(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当 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性告知
5、建设单位需要补正的内容, 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视为受理。可 以当场补正的,允许建设单位当场补正;(五)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建设单 位按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予以受理,并出具 受理通知书。第七条市生态环境局受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书(表)后,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规 定,公开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公众参与说明、公众 提出意见的方式和途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公开期限不 得少于十个工作日,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公开期限不得少 于五个工作日;符合环评提质降费增效有关要求的建设 项目,公开期限从其规定。第三章审查第八条市生态环境局受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书(表)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昌市生态环境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程序规定 南昌市 生态环境 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 文件 审批 程序 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