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简单的杠杆(教学设计)-科教版六年级上册《工具与技术》.docx
《3.不简单的杠杆(教学设计)-科教版六年级上册《工具与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不简单的杠杆(教学设计)-科教版六年级上册《工具与技术》.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3.不简单的杠杆【教材简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工具与技术单元的第3课。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 学习了一种简单机械一一斜面,在本课中学生将继续用模拟测试的方法探究另一 种简单机械一一杠杆。本课内容并不需要学生去发现杠杆原理,而是需要学生通 过特定的任务,在使用杠杆的过程中评估杠杆的作用效果。本课内容主要分为以 下三个环节:首先利用已有材料设计杠杆装置,用小石块将大石块撬动起来,紧 接着探究如何将大石块撬动一段距离,最后学生借助自己画出的杠杆装置图,观 察总结得出支点的位置和高度会影响杠杆的作用效果。在集体研讨交流的过程中, 教师不仅期望学生能发现杠杆的不同作用效果,还期望学生能够互相交流完成任
2、务的经验,感悟到“在实践中操作工具时,技术方法的进步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完 成任务”。【学情分析】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科学这门学科已经比较了解和熟悉。本课中研究的是 杠杆,贴近日常生活,所以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都比较好。他们已 经具备一定的实验、观察、记录的能力,还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 手,善于操作,符合边实验操作边观察记录的要求;并且在前一课斜面的学 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运用模拟测试的方法研究简单机械的作用。这些技能 储备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杠杆实验,知道利用杠杆可以帮助我们撬起一些重物,认识到 改变支点的位置、支点的高度会影响杠杆的作
3、用效果。科学思维:用比较大石块能否被撬动的方法,能区别省力杠杆和不省力杠杆。探究实践:在用杠杆撬动大石块的过程中,能用画图的方式记录杠杆装置的使 用情况,会分享自己的观点。态度责任:通过杠杆实验,培养学生对生活中杠杆这一简单机械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利用杠杆完成撬动大石块的任务,并用图示记录撬动大石块的装置。难点:能够尊重事实,如实记录大石块的移动距离,准确地画出杠杆的装置。【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学生:1.每组提供木棒、木块、小石块、大石块、有格子且标明起点A终点B 的宽纸带;2.学习单。【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 .课件出示书本图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具与技术 不简单 杠杆 教学 设计 科教 六年级 上册 工具 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