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增加能量消耗的减重药物选择与挑战.docx
《2024增加能量消耗的减重药物选择与挑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增加能量消耗的减重药物选择与挑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4增加能量消耗的减重药物选择与挑战摘要肥胖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对于肥 胖的管理,除了生活方式干预和手术之外,药物疗法是最重要的选择。近 年来,关于肥胖机制和减重药物的研究日新月异,从能量平衡角度探索增 加热量消耗的药物,有助于在临床决策时可以根据不同药物作用机制与临 床需要,选择出更加科学有效的减重制剂,利于提升体重管理的成效以及 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肥胖是一种脂肪含量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1 o 根据2023版世界肥胖地图显示,全球肥胖人数急剧上升,预计到2035 年,全球超重/肥胖人数将超40亿。目前,针对肥胖的治疗方法主要有3
2、种,即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以及代谢手术。生活方式干预是减重的基 石,但减重的效果有限,只有3% 10%的肥胖患者能通过改变生活方式 达到持续减重的效果2 ;而代谢手术因其手术费用高、不良反应与恐惧 心理及接受度差等因素,只能用于重度肥胖患者,选择人群较少3 美 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和美国内分泌学会颁布的针对肥胖患者医学治疗 的综合临床实践指南提出,药物治疗应为生活方式干预的辅助手段,与 单纯生活方式治疗相比,添加药物治疗可以达到更好的减重和体重维持效 果4。迄今为止,能长期使用的减重药物有奥利司他、利拉鲁肽、芬特 明/托毗酯、纳曲朗/安非他酮5 ,其中,具有提高机体能量消耗作用的 药物较少。
3、在药物选择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对肥胖进行有效管理已成为临 床医生面临的一项挑战。因此,从能量代谢的角度来认识药物,探究其减 重效果,可为肥胖的临床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一、能量平衡与肥胖的病理生理机制人类从摄入的食物中获取营养,通过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提供能量,参与 基础代谢和生命活动。在正常状态下,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保持相对平衡。 中枢神经系统在能量平衡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下丘脑内侧基底部具有中 枢调节能量平衡的关键部分,包括弓状核和腹内侧核。弓状核内含两个相 互拮抗的神经元群,一类是具有抑制食欲作用的前阿片黑素细胞皮质激素 /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肽(Pro-OPie)melanocortin/
4、CC)Caine amphetamine regulated transcript, PoMC/CART)神经元,另一类为增 加食欲的神经肽Y/刺豚鼠相关蛋白(neuropeptide Y/agouti-related protein, NPY/AgRP申经元。下丘脑瘦素-黑素皮质激素信号通路是最经典的调节食欲和新陈代谢的信 号通路6 ,由前阿片黑素皮质激素(Pre)-OPie)melanocortin, POMC), G蛋白偶联的黑素皮质激素受体(melanocortin receptors, MC-R)以及受 体的内源性拮抗剂3个主要成分构成。POMC分解后能产生包括-黑色素 细胞刺激素(
5、-menalocyte-stimulating hormone, -MSH)s -MSH , Y-MSH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MC-R共有5种,包 括MC-IR到MC-5R ,其中,MC-3R、Me-4R在诸多核团及下丘脑外区 域存在广泛表达。MC-4R的表达可以通过增加交感神经系统活性来介导 能量消耗和调节葡萄糖稳态。激活POMC后产生的-MSH能与MC-4R 结合,抑制食欲、减少摄食,上调基础代谢率,参与调控能量稳态6 0 抑制POMC和MC-4R则会导致肥胖的发生7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负责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合成、分泌与 释放,这些激素是能量平衡的重要参与者。在
6、甲状腺中,促甲状腺激素与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刺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通过甲状腺素结 合球蛋白、白蛋白等转运至相应的靶器官,参与基础代谢、肌肉收缩与能 量消耗,调节脂质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以及机体生长发育80此外,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亦参与了人类肥胖的发病机制,影响能量摄 入,在调节能量平衡和体重中亦起着重要作用90在能量过剩的情况下,脂肪组织逐渐增多。脂肪主要分布于内脏和皮下, 可以用于储存和提供能量,也可以产生激素和脂肪因子,作为内分泌系统 的一部分,参与代谢调节。脂肪组织包括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 WAT)和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7、tissue, BAT),两种类型之 间存在分子、解剖和功能上的差异。WAT是人类脂肪组织中发现的主要类 型,能分泌脂肪因子,包括瘦素和脂联素等。BAT含有解偶联蛋白 1(uncoupling protein 1, UCPI)的线粒体,寒冷刺激后可被交感神经系 统激活,消耗大量的脂肪酸和葡萄糖来产生热量10综上,肥胖与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之间的失衡相关,长期能量剩余,会逐 步转化为脂肪,在体内多种组织、器官中堆积11 。机体内多种机制参 与调节能量代谢,长期能量过剩导致体内脂肪堆积、体重增加和肥胖。减重药物的研究主要是关注人体热量限制的稳态机制与临床疗效。现有减 重药物能长期使用包括奥利司他、利
8、拉鲁肽、芬特明/托毗酯、纳曲酮/安 非他酮。主要是通过3种方式起到降低体重的作用:(1)通过影响吸收,减 少机体的能量摄入,如奥利司他;(2)通过抑制食欲、增加饱腹感,减少食 物摄入,如芬特明/托比酯、纳曲朗/安非他队 利拉鲁肽;通过增加机 体能量消耗达到减重效果,目前尚无药物在国内上市12 。早在1933年,美国就批准一款线粒体解耦药物2-4-二硝基苯酚(DNP)用 于肥胖的治疗,其通过解偶联氧化磷酸化,提高代谢率和脂肪代谢来减轻 体重。但在临床应用的数年内,报告了高热、心动过速、呼吸困难,甚至 出现死亡的不良事件,于1938年被禁止使用13。20世纪60年代末 至70年代开展第一个使用三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增加 能量消耗 药物 选择 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