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前列腺癌局部治疗的随访现状.docx
《2024前列腺癌局部治疗的随访现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前列腺癌局部治疗的随访现状.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4前列腺癌局部治疗的随访现状摘要局部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针对早期低级别前列腺癌的非根治 性治疗方式,其相较于全腺体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随着多 种消融能量的局部治疗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开展,如何对接受局部治疗的患 者进行有效随访同样受到诸多关注。本文就近年来局部治疗随访相关文章 作一综述。局部治疗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针对早期低级别局限性前列腺癌 的治疗方式。该治疗方式更像是前列腺癌全腺体治疗和主动监测的折中选 择,主要通过对病灶区域进行靶向消融来治疗前列腺癌,相较于传统的全 腺体治疗,保留了正常的前列腺腺体及关键的解剖结构,可有效减少治疗 带来的并发症1-2。而相较于主动监测则更
2、加积极主动,避免了因主动监 测带来的肿瘤病情延误及带瘤状态下患者焦虑风险2-3。然而,由于局部 治疗并未对整个腺体进行治疗,且治疗后不进行雄激素阻断治疗,使得无 法对其采用传统的前列腺癌治疗后随访方案4。另外,由于局部治疗技术 开展较晚,各研究在消融能量、患者纳入、治疗策略上具有一定差异,使 得目前临床上尚未有标准的局部治疗后的随访方案,这也给临床工作带来 了困扰与挑战。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局部治疗后随访相关研究进行汇总并作 一综述,旨在让读者对前列腺癌局部治疗后的随访有更好的认识。1 .局部治疗后的有效随访局部治疗的成功主要依赖对靶区病灶的有效根除或降低残留癌组 织的级别和体积,但明确肿瘤的控制
3、情况则取决于治疗后对整个腺体的有 效随访。由于局部治疗保留了正常的前列腺腺体,这使得对肿瘤结果的评 估变得复杂,不能仅通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 PSA )等生物标志物进行监测,通常需要联合影像及活检技术对患者进行 随访。1.1 分子学随访在分子层面的随访上,PSA作为目前临床上检测前列腺癌应用最广 泛的生物标志物,虽然无法获得与全腺体治疗后相同的随访效果,但考虑 其操作简单、方便易得、性价比高等特点,其仍是局部治疗后随访过程中 首选的生物标志物。通常在接受局部治疗后PSA下降50%80%被视 为局部消融成功的标志,但其不足以代表肿瘤学方面的成
4、功。目前PSA 被建议在在局部治疗后第1年每3个月复查1次,第1年后至少每6个月 复查1次5-6。另外,虽然没有固定的阈值来确定局部治疗的成功、失败 及生化复发等情况,但通过监测PSA水平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判断治疗效 果及肿瘤进展情况,对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及指导推进下一步检查具有重要 的指导意义5,7。与此同时,Huber等7在其研究中尝试通过局部治疗 后的PSA最低值及上升数值来判断局部治疗的失败与否。其结果表明,当 以局部治疗后PSA最低点上升2.0 ng/ml为标准认定治疗失败时,其敏 感度仅为32.6% ,特异度为59.1 %o如果仅以PSA上升来定义局部治疗 的失败,假阳性的可能性较大
5、。止矽卜,PSA密度在局部治疗后随访中的应 用也在一些研究中被提及,但目前仅停留在研究阶段,尚未有足够的证据 证明其在局部治疗随访中的作用8。其他PSA衍生物及PSA以外的生 物标志物也同样均处于研究阶段,目前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其可以被应用于 局部治疗的随访中9。1.2 影象学随访在影像学方面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MRI)目前被认为是局部治疗后随访的最佳成像方式,主要利用其检测前 列腺癌病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监测治疗区域与非治疗区域有无残留及新 发病灶,比较治疗区域治疗前后变化,以及为后续的前列腺活检提供影像 指导。在复查的时间点上,部分研究
6、建议在接受局部治疗1年内复查MRI 即可口 0o而近年来的一些专家共识建议在治疗后6个月、18个月或生化 指标怀疑病情进展时进行复查5-6。此外,目前对于连续两次MRI阴性 患者后续是否需要继续定期复查MRI尚未有统一意见,其中MULLER等 在其研究中建议在前5年每年复查1次MRIo除MRI之外,超声造影 和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等也被证明具有较好的 潜力用于局部治疗的随访,但受限于其在临床上开展较少,只出现在少部 分研究中11-12。对于局部治疗随访而言,影像学与分子学作用类似,更多起到监测作用,一旦发现可疑区域,无论是治疗区域还是非治疗区域, 均应尽快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
7、活检。1.3 组织学随访在局部治疗的随访中,病理是明确患者肿瘤情况的金标准。对于那 些局部治疗后MRl发现可疑区域的患者,及时行穿刺活检必不可少。而对 于复查MRl提示阴性的患者,常规活检同样十分必要13。在活检时机 及方式上,一些专家共识建议在治疗后6 12个月时进行系统的12芯经 直肠超声活检,结合治疗区域或任何可疑区域的46芯靶向活检5,14。 而TAY等15则是建议在治疗后1224个月时进行系统活检。尽管对于 穿刺的时间与方式存在差异,但各研究均建议进行活检时纳入非治疗区域, 以达到对非治疗区域的有效监测5,14-16。若患者初次活检结果呈阴性, Lebastchi等建议由医师自主决定
8、活检下一次时机或在出现psa变 化、直肠指诊异常或成像异常等触发因素时对患者进行再次活检。而TAY 等口 5则建议若初次活检呈阴性及随访期间无活检触发因素,治疗5年后 再对患者行系统活检。局部治疗后的穿刺活检是判断局部治疗成功与否及后续治疗方案 的决定性因素,临床医师在参考各研究基本共识的同时,还需根据患者术 前情况、消融类型及术后状况等制定个体化的随访方案,以求更好地让患 者从中获利。2 .并发症及功能性结果随访局部治疗的优势主要在于有效治疗肿瘤的同时,还能为患者带来较 少的并发症及较好的功能性结果。因此,治疗后的并发症控制情况及功能 学结果也是随访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研究之间所采用的消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前列腺癌 局部 治疗 随访 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