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神经丛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docx
《腹腔神经丛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腹腔神经丛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腹腔神经丛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腹腔神经丛(CP)将上腹部脏器痛觉冲动传至中枢。腹 腔神经丛阻滞(CPB)是将局麻药或神经破坏药注射到CP周 围,阻断脏器的痛觉传导,从而减轻患者腹痛。KaPPiS于 1914年首次采用经皮后入路法实施腹腔神经丛阻滞麻醉。1957年,Jones首次使用乙醇行腹腔神经丛和内脏神经 毁损治疗胰腺癌腹痛,获得长期疼痛缓解。此后,众多学者 报道了在影像引导下应用CPB治疗上腹部癌性疼痛。CPB或腹腔神经丛毁损术(CPN)已广泛地应用于上腹 部癌症以及非癌性疾病引起的腹痛。CPN用于癌性腹痛患者, 可缓解疼痛、降低阿片类药物用量、减少或减轻药物不良反 应。CP
2、N应作为胰腺癌腹痛介入治疗的首选。虽然国内外有 CPB/CPN用于癌性腹痛的报道,但国内至今没有其相关技 术规范,本专家共识对CPB基础知识和临床应用作一归纳, 根据文献提出最佳操作规范,期冀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 症,为临床医生正确实施CPB提供指导。术语“CPB”和“CPN”可以互换使用,区别为作用时 间不同。CPB是指用长效局麻药(可加用类固醇)暂时阻断 CP疼痛传递;CPN是指用神经毁损药(通常用乙醇或苯酚) 长时间破坏CP,有时也称CPN为毁损性CPBo本专家共 识的“腹腔神经丛阻滞疗法”既包括CPB,也包括CPNo 另外,本专家共识不包括盲穿和术中直视下CPB或CPNo腹腔神经丛的
3、解剖学特点一、概述内脏神经分为内脏运动、内脏感觉和肠神经。内脏运动 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又称之为自主神经或植物 神经。内脏感觉神经将内脏感觉冲动从内脏传送到中枢神经 系统,感知内脏的疼痛和不适。这些内脏感觉神经(内脏传 入纤维)通常伴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走行。因此,阻断 了内脏神经,便阻断了内脏痛觉传导,同时也会伴随自主神 经阻滞出现相关的不良反应,如血压下降等。自主神经系统 通路流程见。二、胸内脏神经胸内脏神经简称内脏神经(SN),由穿过T5或T6 12交感神经节的节前纤维组成SN分为内脏大神经(GSN). 内脏小神经(LSN)和内脏最小神经(ISN)O GSN. LSN和 IS
4、N与CP相连。内脏神经组成GSN交感干由T5T10或T7T10水平的神经节分支 构成,LSN交感干由T8T水平的神经节发出的分支构成, ISN交感干由位于T12水平的神经节发出的分支构成,构 成SN的神经节分支存在变异,且相互连接,ISN有时缺如。内脏神经的位置及毗邻SN是CP内脏传入神经的主要起源神经。上腹部实质 器官伤害性传入纤维主要走行在GSN内。GSN在Tll12 水平处,穿过横膈膜根部,连接腹腔神经节(o GSN位于腹 膜后间隙、膈脚的后方,即膈脚后间隙内,此间隙为一潜在、 封闭的三角形狭窄区域,由横膈脚、椎体和腹主动脉围成。 因此,内脏神经毁损(SNN)很少受到周围结构的影响。在
5、X线透视或CT引导下,采用椎旁入路即可抵达内脏神经。所以,在实施膈脚后法腹腔神经丛阻滞时,实际阻滞的是内 脏神经。三、腹腔神经丛构成及脏器支配CP是最大的内脏神经丛,与GSN、LSN、ISN以及迷 走神经相连。CP由交感节前、节后纤维、副交感节前纤维、 内脏感觉纤维和交感神经椎前神经节构成。内脏传入纤维携 带伤害感受性刺激从上腹部内脏(食管远端至横结肠)穿过 CP,沿着GSN和LSN传入脊髓,也可以沿着迷走神经传 入脑干。CP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以及内脏感觉神经的 交汇处,是上腹部器官疼痛传输的主要汇聚点。CPB是调控 来源于这些内脏器官痛觉的有效方法。腹腔神经丛的位置及毗邻CP位于腹膜后间
6、隙,并嵌入到腹主动脉前方脂肪组织 内,位于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SMA)之间(图6A)。 CP前面是胃和胰腺,后面是脊柱,位于膈脚前间隙(图4、 5)。CP在主动脉的前外侧延伸数厘米,其分布范围的大小、 纤维数量和位置变异较大。腹腔神经节的大小为0.54.5cm, 平均为2.7cm,位置变化较大,但多位于T12Ll椎间盘至 L2椎体中线处,约94%的腹腔神经节位于T12或Ll水平。 左侧腹腔神经节比右侧神经节稍靠尾后部,其尾端至腹腔动 脉距离约为09 cm;右侧腹腔神经节尾端距腹腔动脉约0.6 cmo CP与腹腔动脉的关系比椎体更为一致(图6A),因此, 腹腔动脉是CP定位的可靠标志。在超声
7、内镜检查时,以腹 腔动脉作标志很容易定位CPo腹腔神经丛阻滞法的分类一、根据穿刺部位根据穿刺部位分为后人路法和前入路法,后入路法即进 针点在背部,前入路法进针点在腹部。二、目前临床常用方法后入路椎旁法:后入路针尖抵至膈脚后(SNB)或针尖 抵至膈脚前(CPB)。后入路经椎间盘法:靶点同后入路椎旁法,但穿刺路径 经过椎间盘。后入路经主动脉法后路法:针穿过主动脉,针尖置于主 动脉和横膈脚的前方。前入路法患者仰卧,剑突下进针。依据引导方式又可分 为CT引导前入路法、腹部超声法和超声内镜法。此外,为了阻滞疗法的准确、安全,推荐影像引导下操 作,盲穿法不再使用。腹腔神经丛阻滞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一、适应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腹腔 神经 阻滞 疗法 中国 专家 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