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芦醇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docx
《白藜芦醇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藜芦醇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白藜芦醇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脑卒中是导致全球人口死亡和残疾最常见原因之一,且 发病率逐年攀升。其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及再灌注损伤造 成一系列级联反应,如线粒体能量代谢异常、兴奋性氨基酸 毒性、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血脑屏障破坏等引 发的神经功能损伤。目前,溶栓药物是唯一批准的治疗脑卒 中的药物,但由于有限的时间窗口及出血风险,其临床应用 也非常受限。传统中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也是新药开发的 有利资源。而部分中药有效成分能够针对脑卒中发展的病理 生理过程,所以从中药中提取开发高效能、低毒性、安全和 廉价的活性物质对改善脑卒中症状的治疗替代方案具有重 要意义。白藜芦醇是一种
2、天然多酚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虎杖、 决明子、藜芦、花生、葡萄、桑桃等多种植物,具有抗炎、 抗氧化、抗凋亡、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在 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 就近10年白藜芦醇抗脑缺血损伤的药理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讨论其药动学、药物递送研究及安全性评价,为白藜芦醇的 临床应用及开发提供新的思路。1防治脑缺血损伤作用1.1 保护血脑屏障血脑屏障是外周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 间的调节基站,可维持组织稳态并调节脑内物质交换,由脑 血管内皮细胞(brain endothelial cells, BVECs)、神经胶质 细胞、周细胞、基底膜等成分构成,其中BVECS是
3、构成血 脑屏障的基本单位,在生理状态下,BVECS与多种紧密连接 蛋白如闭合蛋白(OCCIUdin)、跨膜连接蛋白和闭锁小带蛋白 连接,形成血液和大脑间的界面,因此紧密连接蛋白被认为 是血脑屏障功能紊乱的敏感指标。脑缺血后,在持续缺氧与能量耗尽的情况下,大量坏死 细胞激活白细胞介素-IB (interleukin-1 0 , IL-IB)、IL-6 及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 , TNF- a )等促 炎因子,导致脑血管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1 (intercellular cel
4、l adhesion molecule-1, ICAM-I)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VCAM-I)异常升高,使紧密连接蛋白 与胞外基质降解,血脑屏障结构破坏,造成大量神经元死亡 与一系列继发性损伤。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可使大脑中动脉闭 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大鼠脑梗死体 积显著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减少,微血管形态改善,同时 Occludin和claudin-5的表达上调。提示白藜芦醇可维持血脑 屏障的完整性及通透性,具有改善缺血后脑损伤的作用。张 晋霞等发现白藜芦醇可显
5、著改善MCAO大鼠大脑水肿,修复 基底膜与内皮细胞间大片状断裂,减少线粒体、核糖体、内 质网等细胞器的溶解或破坏,下调ICAM-I和VCAM-I的表 达,参与调节白细胞和BVECs间的相互作用,降低白细胞 浸润程度,改善血脑屏障通透性及超微结构。细胞外MMP9 在血脑屏障破坏中具有关键作用,研究揭示脑缺血能迅速诱 导MMP9上调,导致紧密连接蛋白破坏,血脑屏障损伤。大 量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可下调MMP9的表达,保护血脑屏障功 能,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作为 血脑屏障的重要调节因子,可降低脑缺血后血脑屏障的通透 性,同时也是MMP9的抑制剂。白藜芦醇可通过调节 TIMP-1
6、/MMP9平衡,上调TIMP-I以抵抗 MMP9的表达, 维持内皮细胞的紧密连接结构,减少血脑屏障的损伤。内皮 型一氧化氮合酶是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因子,可合成一氧化 氮,促进血管平滑肌松弛,增加脑血流量。血管内皮生长因 子可诱导体内新生血管生成,同时一氧化氮可调节VEGF促 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功能19。李杏芮等20发现白藜 芦醇能上调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大鼠 大脑缺血区eNOS、VEGF表达,促进脑内再生,保护血管 内皮及血脑屏障。Wnt/B-连环蛋白(B-Catenin)信号通路 参与血脑屏障的形成,其转导对维持脑缺血后血脑屏障的完 整性至
7、关重要。神经元特异性的糖原合成激酶-3B )是Wnt/ B-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抑制剂,参与多种病理生理信号的调 控。在一项MCAo大鼠实验中,白藜芦醇通过激活Wnt/B -catenin信号通路,上调Wnt3a与B -catenin蛋白表达,抑制 GSK-3 B磷酸化水平,增加OCCIUdin和claudin-5的表达,改 善脑缺血大鼠血脑屏障的破坏,进而减轻脑水肿。1.2 抗氧化应激氧化应激被认为是脑缺血损伤的核心环 节之一,是由机体产生的活性氧过度激活与自由基异常增多 介导的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失衡,导致组织受损的过程23。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8、SOD)是一种自由 基清除剂,能将O催化成02和毒性较低的H2O2,经过氧 化氢酶(catalase, CAT)等将H2O2还原为氧分子和水,抑 制氧化反应。丙二醛是脂质过氧化物的有毒产物,其水平直 接反映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是氧化应激的标志之一。另外,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nuclear factor E2 related factor2, Nrf2)是抗氧化防御的主要调节因子,能与抗氧化 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 ARE)结合,协同 参与血红素加氧酶-1 (heme oxygenase-1, HO-I)、苯醛氧 化还原酶(NADPH quino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藜芦 缺血 损伤 保护 作用 机制 研究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