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管控要点考试测试题.docx
《施工现场管控要点考试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管控要点考试测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施工现场管控要点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落实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深化全过程风险防控,落实风险告知 制度,强化全员风险意识。2 .钢筋加工场、预制梁场及现场重要工点应设置标准工艺展示区(质 量样板间)。3 .执行指挥部关于“三检制”签认要求,确保安全质量可控,责任 可追溯化。4 .实行“首件先行、样板引路”制度,将部分工程纳入首件验收范 围,须报指挥部验收合格后方可大面积施工。5 .拌和站罐体宜连为一体,安装防雷接地系统,并经当地气象部门 验收合格。6 .职民工驻地选址应按要求进行风险评估。7 .施工供配电系统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8 .承重支架使用前必须按规定进行加载预压。9 .
2、桥梁桩基础、墩柱、系梁、盖梁及隧道二衬的主筋连接原则上应采 用机械连接。10 .配合比选定前必须对骨料进行碱活性检测,禁止使用碱活性材 料。11 .路基施工前必须按分区要求设置试验段,并编制总结报告报监理 审批。12 .边坡开挖应遵循“开挖一级、防护一级”的原则。13 .在隧道施工前,必须进行危险源辨识和安全风险评估,并制定针 对性措施和应急预案。14 .二衬施工前须做好初支净空测量(不大于5m断面),做好统计 并经工区总工审核签字后存档。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 .路基过渡段靠近涵(台)身 范围内必须采用小型压实机具夯实。(A )A. Im B. 1. 5m C. 2m D.
3、3m2.拌和计量系统应至少 自检一次。(C)A每周 B,每15天 C,每月D,每季3,预制梁场的建设及管理规定错误的是 o ( B )A.电力宜采用滑触式供电系统。B.预制梁存放场的堆放层数不得超过三层,层与层之间采用垫木隔开。C.同条件养护试件应现场设框标识养护。D.预制梁场必须采用自动喷淋养护装置。4 .隧道内供电线路架设应遵循“;干线在上、支线在 下;”的原则。(C )A,高压在上、低压在下;照明线在上、动力线在下B,低压在上、高压在下;动力线在上、照明线在下 C.高压在上、低压在下;动力线在上、照明线在下 D,低压在上、高压在下;照明线在上、动力线在下5 .施工便道视地形条件及视距要求
4、,原则上 范围设置长不小 于,路面宽不小于5. 5m的错车道。(A )A. 200m、 20m B. 100m 30m C. 200m、 30m D. 100m 20m6 .当墩高超过30m时,宜选用 作为材料垂直提升设备。(A )A.塔吊B,施工电梯C.汽车吊 D.卷扬机7 .当湿喷站单独设置时机组不小于型,同时须配置称量偏差自动 化监测系统。(B )A. 60 B. 90 C. 100 D. 1208 .路基填方高度大于 的路基必须采用冲击式压路机补强,填土每冲击碾压1次。(C)A. 8m、 3m B. 10m、 2m C. 8m、 2m D. 10m、 3m9.隧道初支必须配备湿喷机组,
5、采用湿喷工艺,且生产率不得小 于,超过 的隧道宜优先考虑采用喷射机械手。(B )A. 10m3h, 500m B. 10m3h, IOOOmC. 5m3/h、 500m D. 5m3h, IOOOm10.隧道须配备养生、除尘、降温车载式雾炮机,洞身段养生不得少于 天、洞口段不得少于天。(C)A. 7、3B. 3、7 C. 7、14 D. 14、7IL作业高度超过的钢筋骨架应设置脚手架或作业平台;原则以 上钢筋、模板施工须设揽风绳。(D )A. 2m、5m B. 3m、4m C. 2m、4m D. 2m、3m12.储存、搬运、使用氧气瓶、乙烘瓶不符合规定的(B )A.使用的气瓶应稳固竖立或装在专
6、用车(架)或固定装置上。B.气瓶与实际焊接或切割作业点的距离应大于5m,无法达到的应设置 耐火屏障。C.气割作业氧气瓶与乙怏瓶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m。D.压力表、安全阀、橡胶软管和回火保护器等均应定期校验或试验, 标识应清晰。13.提倡使用低坍落度、高流动性、高粘聚性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塌 落度不宜大于 (水下柱可放宽至220mm),非泵送混凝土坍落度不宜 大于 o ( A )A. 180mm, 140mmB. 200mm, 140mmC. 180mm, 120mmD. 200mm, 120mm14.混凝土自原材料投入后搅拌至混凝土出机的时间要求:分别为梁 体、墩台身及二衬不得少于、其它结构O
7、 ( C )A. 120S、120SB. 90S, 60SC. 120S, 90SD. 90S, 90S15 .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下列做法有误的是(D )A.每天开盘前及骨料含水率发生变化时,须对施工配合比进行调整。B.除特殊情况外,同一单位工程的分部工程混凝土所用原材料产地必 须一致,不得中途更换原材料和配合比。C.当混凝土原材料和施工工艺等发生变化时,必须重新选定配合比。D.特殊情况下,现场可适当调整混凝土水胶比和胶凝材料总量、矿物 掺合料掺入比。16 .混凝土搅拌时的投料顺序宜为:先投入,搅拌均匀后,再投 入 O ( A )A.骨料、水泥和矿物掺合料;水和液体外加剂B.水泥、矿物掺合料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施工现场 要点 考试 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