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焊的分类及焊接原理.docx
《接触焊的分类及焊接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触焊的分类及焊接原理.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接触焊的分类及焊接原理1.接触焊的分类接触焊工焊接接头的形状不同,可分为点焊、滚焊及对焊3类,如图IO-Il所示。WlO-II接触焊示意图1 )点焊点焊时(图IO-Il (a),将焊件搭接好,压紧在两圆 柱形电极间,并通以很大的电流,使两焊件接触处加热到熔 化温度,形成似透镜状的液态熔池,断电后,在压力的作用 下凝固形成焊点。2)滚焊滚焊与点焊相似,滚焊时(图IO-Il (b),以旋转 的滚焊盘代替点焊时的圆柱形电极,而焊件在转动的滚焊盘 间借摩擦力向前移动,当电流断续或连续地由滚焊盘流过焊 件时,即形成滚焊焊缝。所以滚焊焊缝实质上是由许多彼此 相重叠的焊点所组成。3)对焊对焊可以分为电阻对焊
2、和闪光对焊两种。电阻对焊时 (图IO-II(C),将两焊件端面互相压紧,并通过很大电流, 依靠两焊件端面间的接触电阻和焊件本身的电阻使属金属加 热到塑性状态,断电后,在压力的作用下,两端面即被连接 在一起。闪光对焊主要是依靠两焊件间的接触电阻来加热焊件 的。加热时,首先使两焊件保持轻微的接触,当电流流过两 焊件间的接触点时,接触点被熔化并向四周喷溅,随着焊件 的继续靠近,接触点不断产生和熔化,使两端面在一定深度 内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迅速断电加压,两者即被连接在一 起。2 .接触焊的原理3 )接触焊的热源当电流通过导线时,能使导线发热,若改变导线电阻就能 调整其发热程度。接触焊时电流通过焊件发
3、热量的大小按焦 耳一楞次定律确定,即 Q = 0.24I2Rt式中Q所产生的热量(J);I焊接电流(A);R 两电极之间的电阻(Q);t通电时间(S)。应该指出,采用不同的接触焊方法,两电极之间的电阻R也是不同的。例如,点焊时的电阻R是由焊件内部电阻R件、焊件与焊件间的接触电阻以及电极与焊件间的接触电 阻R触组成的,如图IO-I2所示。即 R = 2R件+ R触+ 2R极图10-12 点悻时电阻的分布图Io-13 电流通过饵件间接触点的情况2)接触电阻的概念任何方法加工的焊件,将其放在显傲镜下,都可以清楚 地看到其表面仍然是凹凸不平的。则当两焊件互相压紧时, 不可能沿整个平面相接触,而只在个别
4、凸出点上接触,如图 IO-I3所示。若在两焊件间通以电流,则电流只能沿这些实 际接触点通过。这样,使电流通过的截面显著减小,同时迫 使电力线在接触点附近产生弯曲和收缩,从而形成了接触电 阻。接触电阻大小与电极压力、材料性质和表面状况有关, 如图IO-I4所示。随着电极压力的增大,焊件表面的凸出 点被压溃,氧化膜也被破坏,使接触点的数量和面积都随之 增加,则接触电阻就减小。(a)图10 - 14 接触电阻与电极律力、材料性质和表面状况的关系同样,若材料性质越软,则其压溃强度越低,由于接触 面积的增加,使接触电阻减小。当焊件表面存在氧化物和赃物,尤其是导电性很低的氧 化物时,会严重阻碍电流的通过,
5、而使接触电阻显著增加。接触电阻还与温度有关。在焊接加热过程中,随着焊件 温度的逐渐升高,接触点金属的压溃强度逐渐下降,从而使 接触面积急剧增加,接触电阻快速下降。图IO-I5所示为 焊接低碳钢及硬铝时,焊件间的接触电阻与温度的关系。从 图中可以看出,钢焊件在温度接近600时,其接触电阻几 乎完全消失。而对于铝合金,这个温度为350左右,并且 到达此温度的时间很短(图IO-I6)。所以,点焊或滚焊时, 接触电阻仅在焊接开始瞬间对热量的产生有一定影响,而在 形成焊点的总热量中,所占比重并不大。然而,接触电咀产 生的热量,对焊点的形成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金属的 电阻与温度有着如下的关系:图1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接触 分类 焊接 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