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量感”——以一年级下册《元、角、分》单元为例 论文.docx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量感”——以一年级下册《元、角、分》单元为例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量感”——以一年级下册《元、角、分》单元为例 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量感”-一以一年级下册元、角、分单元为例摘要:随着信息化日益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尤其是支 付方式。大家支付的时候,可以用手机扫一扫,或者直接刷脸就行了。这样的支付 方式,造成孩子们很少接触现金,以至于缺乏生活经验,孩子们对一件商品价值几 元、几角、几分概念模糊。部分孩子,对于有找回的付币这类实际问题,更是难以 理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培 养学生的量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但是长期以来,没有受到数学老师充分的重 视。关键词:小学数学,量感,类比,十进制引言数学教学中的量感是学生通过视觉或触觉等对各种事务的规
2、模、程度、速度 等方面的感知觉。在生活和学习中,经常需要运用量感。但是,它和语感数感一样,是抽象的,看不见也摸不着。本单元课是一年级下册常见的量模块的内容。也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常见的量 知识。根据生活经验,孩子们需要经历认识人民币、会取不同面值人民币、相同面 值不同币种人民币之间的互换,以及会用人民币付款并且会计算找回人民币等活动 过程。这样,孩子们感受到人民币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 学习的乐趣,并且培养数感及量感。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部分老师侧重于对单位换算的机械化训练,往往关注的 是结果,而非知识形成的过程,这样以来,孩子们学习的兴趣逐渐下降。这也与 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培
3、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相悖。如何才能真正让量感教学可视化, 下面我以一年级下册元、角、分单元为例,我做了以下尝试。一、提前创设情境,激发学习需求怎么才能让孩子们学好人民币这一单元,让孩子们既感兴趣,又能学到知识? 于是我在寒假的时候,布置孩子们随同爸爸、妈妈一起去商店或者文具店购买商品, 并且一定要用现金付款,试着记下商品价格,付出去的钱,和找回来的钱。并且让 爸爸、妈妈为孩子们提前准备好人民币的学具,然后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在家里开 商店。孩子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给不同的文具或者玩具标上合理的价格,再相互 之间扮演购物者或者收银员,用人民币学具进行购物体验,感受购物的过程。二、利用类比的方法,建立知
4、识网络(一)元、角、分牵手小棒比如认识元、角、分第一课时,教学1元=10角。2018年我第一次上这节 课的时候就是直接呈现的,可是课后发现在换币的时候不知道从何入手。于是我通 过大量单位换算的练习,来弥补遗憾。这是我对于学情不了解造成的。孩子们第一 次接触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他们简单的认为只是和张个只头位这些量 词一样,并不清楚他们相邻单位间十进率的关系,从课后练习发现孩子们经常出现 1元7角=8角,或者15角=7元8角这样离谱的错例。所以上学期再上这节课的时候,我认真研读教材。本单元前、后一个单元都是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十进制和相同单位才能相加、减, 不同单位不可以
5、直接相加、减。于是我采取类比的方法。以下是此部分内容课堂实 录。师:购买标价是1元的练习本,可以怎么付钱?孩子们根据之前购物的经验,有的孩子就会拿出10张1角的纸币(或者10枚 1角的硬币或其他5枚1角和1枚5角),这时老师给出肯定,课件展示如下并板 书1元=Io角。师:10角我们像捆小棒一样,给它捆成一捆,就是1元,你会接着数下去吗?(课件继续依次增加一张1角纸币,孩子们依次接火车数币。)生:1元1角,1元2角,1元3角.1元9角。师:1元9角再添1角面值是多少?生1: 1元10角。生2: 2元。师:孩子们,怎么他们回答得答案不同啊?谁的对?(这时,大家有一大半支 持第一位同学说的,极少数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元、角、分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量感”以一年级下册元、角、分单元为例 论文 如何 培养 小学 低年级 学生 一年级 下册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