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制度.docx
《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制度.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制度1 .严格掌握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对具有预防使用抗菌药 物指征的,参照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品种选择使用。2 .给药方法:给药途径大部分为静脉输注,仅有少数为口服给药。 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保证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已 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浓度。万古霉素或氟喳诺酮 类等由于需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12小时开始给药。3 .预防用药维持时间: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 过程。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给药一次即可。如 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超过所用
2、药物半衰期的2倍以上,或成人出 血量超过1500ml,术中应追加一次。清洁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 24小时,心脏手术可视情况延长至48小时。清洁-污染手术和污染 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污染手术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 过度延长用药时间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且预防用药时间超过 48小时,耐药菌感染机会增加。4 . I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需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 预防应用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应控制在30%以下,总预防用药时间一 般不超过24小时。(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超过3小时)、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可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 颅手术、心脏手术等
3、。(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 置、人工关节置换等。(4)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 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5 . H类切口手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用药,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 超过24小时。污染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可酌情延长。6 . III类切口 :已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 用抗菌药物。7 . W类切口 :在手术前即已开始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术中、术 后继续,此不属预防应用范畴。8 .严格控制围手术期预防使用唾诺酮类抗菌药物。9 .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管理纳入科室目标管理考核。科主任 要随时掌握本科室围手
4、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督促本科室医师合理 使用抗菌药物,并持续改进。附: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品种选择L 2手术名称切口类别可能的污染菌抗菌药物选择脑外科手术(清洁,无植入物)I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第一、二代头抱菌素3, MRSA感染 高发医疗机构的高危患者可用(去甲) 万古霉素脑外科手术(经II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第一、二代头抱菌素+ 5甲硝噗,鼻窦、鼻腔、口咽部手术)属,口咽部厌氧菌(如消化链球菌)或克林霉素+庆大霉素脑脊液分流术I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第一、二代头抱菌素3, MRSA感染 高发医疗机构的高危患者可用(去甲) 万古霉素脊髓手术I金黄色葡萄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围术期 抗菌 药物 预防性 应用 制度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