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发现物体的特征》优质教学设计.docx
《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发现物体的特征》优质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发现物体的特征》优质教学设计.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1课发现物体的特征一、 内容概述这是学生学习物质科学的第一课。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利用眼、鼻、手等感官对物体进行观察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如何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的特征。通过发现物体的特征动画视频,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观察物体,如何描述物体的特征;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亲自利用自己的感官,观察并描述物体的特征;通过物体表面显微放大拓展学生视野,利用显微镜更细致清晰地观察物体,了解借助科学仪器可以从更深层次发现物体特征。二、教学准备1 .下载美丽科学资源发现物体的特征、物体表面显微放大教学素材。2 .教师需参考教材结合实际,自行准备用于课堂探究活动的实物或图片。三、教学建议1.课堂引入,互动问答(大
2、约3分钟)作为课堂引入,教师可以提问,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物体并进行描述;可以“就地取材,就“课桌”、粉笔等教室里常见的物体,询问学生它们是什么样的?你能用语言描述吗? 况下可以准备一份实物在课堂上提供观察,如果没有实物可以提示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忆总结。这个视频的核心是学习观察方法和描述词汇,用于接下来的课堂活动。3 .课堂活动:分组对实际物体进行观察和描述,并汇报交流观察结果(大约15分钟)教师可以将需要研究的物体两个一组分给不同组的学生,每组成员根据前面学习的观察和描述方法,实践操作交流讨论,尽可能多地发现物体的特征。组内交流讨论完毕后,教师可以征求志愿组在班级上就本组观察的物体进行汇报
3、交流,其他学生可以对汇报同学遗漏的特征进行补充。4 .总结及拓展,展示物体表面显微放大视频(大约10分钟)教师对本课学习内容进行小总结。然后引导,这节课大家都是运用自身的感官来发现物体的特征的,其实科学家很多时候是借助科学仪器来发现物体的特征,比如显微镜。用肉眼观察和用手触摸可以了解物体表面是光滑还是粗糙,那么这些物体表面在显微镜下看起来是怎么样的呢?展示物体表面显微放大视频,本素材运用显微摄影技术拍摄了海绵、橡皮、纸、木块、金属块5种物体的表面图片。通过正常视角和显微视角的对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物体的特征,并思考肉眼观察到的和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表面有什么区别。永远元气满满!教师寄语同学们,生活让人快乐,学习让人更快乐。学习中有许许多多的快乐,如果你觉得不是,那就是你平时没有认真学习。认真学习的话,你会发现学习中蕴涵着无穷的快乐。认真学习使自己进步,只有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不断前行,做自己所能做的一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要心存侥幸,避免贪婪心作怪。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没有开始的苦,就尝不到后来的甜。苦苦甜甜就像一部交响曲,汇成我们的一生。拒绝“苦”就等于关上“甜”的门。须知,攀登的越高,走过的荆棘就越多。学习没有捷径,只有踏踏实实的学习,一步一个脚印,成功才会属于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现物体的特征 新教 一年级 科学 下册 发现 物体 特征 优质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