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3.2用水计量时间》优质教学设计.docx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3.2用水计量时间》优质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3.2用水计量时间》优质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量时间课题3.2用水计量时间设计者审核者执教者使用时间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初始水位高度和孔径不变,流出相同水量所需的时间一致;保持水位高度不变,水流的速度不变。水流的这一特点可用于计时。科学探究目标1 .能通过实验发现影响水流速度变化的主要因素。2 .能通过观察古人利用流水计时的装置,结合自己的实验探究,理解这些装置计时的方法。科学态度目标1 .理解古人的聪明才智,对古人的智慧创作产生敬佩之情。2 .在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时能始终保持严谨细致的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社会的发展会带动计时工具的进步。教学重点:学生能通过实验发现影响水流速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2、。教学难点:学生能通过观察古人利用流水计时的装置,结合自己的实验探究,理解这些装置计时的方法。教学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一个能容纳200毫升水的塑料瓶子、一个200毫升量筒(量杯)、一支记号笔、一个工字钉、一个透明水杯。为教师准备:课前搜集各种水钟的资料和图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计量时间单元的第2课。在上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在了解用太阳计时和研究燃香钟后,也会发现他们的一些不备注(需要标注的其他内容)足和局限。这节课,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观察流水的运动,探究影响其运动速度的因素。聚焦部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一一古人是怎么设计以水计时的工具?探
3、索部分分为三个环节:一是观察瓶中流出的水流速度是否保持均匀;二是用观察并测量同一装置中,200毫升水流出5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并在此基础上推测接水的量筒内积聚到100毫升、150毫升水时分别需要多少时间;三是学生在推测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测量。实验的三步形成逐渐递进的结构,在学生对水流流动速度的认识进一步完善后,再结合教科书提供的古代“受水型”水钟的图片,研讨“古人如何保持水钟里的水以固定速度往下滴”。在第一课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燃香能够被用作计时工具,是因为在一定情况下燃香的长度变化是比较均匀的。他们或许能从中得到启发,可以通过找寻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物体或事件来帮助记录时间推移的轨迹。本课
4、需要学生在探究流水速度时进行有依据的推测以及实测并严谨记录。学生在之前的科学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推理和合作实验,这些知识和技能储备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一、聚焦(教学导入)1谈话: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了解的古代计时工具吗?(回顾古代计时工具)2.出示教科书中的古代水钟图。提问:(1)水真的可以用来计时吗?(2)古人的水钟又是怎么来计时的呢?(板书用水计量时间)(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以往了解的古代计时工具,同时观看古代水钟图,启发学生找寻自然界可以计时的工具,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二、探索(教学过程)第一学程学习任务:观察水流速度主问题1:观察瓶中流出的水流速度是否保持
5、均匀?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思考水流是否以均匀的速度往下流?阅读课本,明确操作方法。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小组合作,完成实验。(2)组内交流水流是否以均匀的速度往下流?(3)展学准备。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讲准备。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声音洪亮,语言流畅。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小组进行评价。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学生通过交流实验观察,讨论瓶中流出的水流速度是否保持均匀?这样直观的观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主问题1预设答案预设1:可能均匀;预设2:可能不均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2用水计量时间 新教 科版五 年级 科学 上册 3.2 计量 时间 优质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