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河长系统建设项目解决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河长系统建设项目解决方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项目编号:智慧河长系统建设项目解决方案一、项目概述21. 1背景21.2建设目标31. 3建设内容42. 4建设计划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解决方案简介53. 1方案原则52. 2方案依据62.3关键技术7三、详细解决方案83. 1总体技术架构83.2 自动监测系统建设93.2.1 1水质监测系统103.2.2 水土保持监测系统133.2.3 2.3水位监测系统153.2.4 流量监测系统173.2.5 水域岸线监测系统193.2.6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193.3 数据云服务建设201.1.1 1基础设施云服务201.1.2 应用支撑平台201.1.3 河湖数据中心213.4综合管理服务平台211
2、.1.1 1综合管理平台221.1.2 信息服务平台221.1.3 监控指挥中心221.1.4 平台部署23四、 相关风险及应对措施244.1 风险识别和分析244.2 风险对策和管理25五、 项目建设经费错误!未定义书签。项目概述1. 1背景“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江河湖泊具有重要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是最重要的水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为进一步加强河湖管理保护工作,落实属地责任,健全长效机制,2016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要求2018年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同时明确了河长制六方面的主要任务:加强水资源保护、加
3、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强水生态修复和加强执法监管。2016年12月14日,水利部、环保部印发了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实施方案,明确了建立河长制的重大意义:全面推行河长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河湖管理保护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按照XX市委书记陈敏尔在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次会议上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强化河长制工作科技支撑,提高河长制信息化水平
4、,XX市拟建设全国领先的智慧河长系统。1.2 建设目标XX市智慧河长系统建设项目拟立一个大数据中心,创建服务市县、乡三级和河长、河长办、社会公众三类对象的应用平台,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现代化监测技术、通讯技术、软件集成技术等手段,建立河长制长效机制,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管理保护水域岸线、强化执法监管”为主要任务,建设“横向到边,全面提升河湖健康监控管理能力;纵向到底,面向河长及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先进实用,打造具有XX特色的河湖管理机制”的智慧河长系统,实现“河湖综治化、管理精细化、巡查标准化、考核指标化”,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1
5、 .横向到边,全面提升河湖健康监控管理能力。河长制涉及的数据资源众多,需要有效整合河长制相关部门关于水资源、水环境、水污染、水生态等方面业务的资源信息,综合提升河湖资源管理的实时监控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2 .纵向到底,面向河长及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智慧河长系统为总河长、河长、河长制办公室及各职能部门提供服务,将河湖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的面向社会公众发布河湖治理相关信息,与社会公众在线交互,从而实现公众监督、全民治水。3 .实用先进,打造具有XX特色的河湖管理机制。在确保平台实用性的前提下,充分采用先进技术,打造一个有用、实用、好用”的服务平台。1.3 建设内容1 .自动监
6、测系统建设 围绕“水脏”问题,建设跨界河流断面水质监测站约XXX处,对总磷、总氮、COD、氨氮和溶解氧等参数进行监测。 围绕“水浑”问题,建设水土保持监测站约XXX处,对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和降雨量进行监测。 建设水位监测站约XXX处,对水域水位进行监测。 建设生态流量监测站约XXX处,对水域流量进行监测。 建设水域岸线监测点约XXX处,对岸线环境进行监测。2 .数据云服务建设根据XX河长制实际需求,建设河长制云服务中心,为平台提供建设集约、性能优良的基础支撑,并搭建云应用支撑平台及软件运行环境,为各部门建设业务应用提供统一的技术架构和运行环境,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3 .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通过
7、综合管理平台(手机客户端、桌面客户端)和信息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河湖信息发布系统)的建立,形成河长、河长办、社会公众共同参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构建及时高效的决策、反馈和沟通机制。二、解决方案简介2. 1方案原则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印发的河长制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指导意见和河长制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指南,按照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业务协同的基本原则,结合XX市水域分布的特点和水域治理的需求,确定智慧河长系统建设项目的建设基本原则。1 .统一标准,充分整合河长制涉及范围较广,不同部门数据资源标准不一。为确保平台数据一致性,需要统一标准规范,严格按照国家、地方和行业的有关标准规范实施;尚
8、未制定标准规范的,需要补充制定,并基于统一的标准规范开展数据资源整合工作。根据河长制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在确保平台适用性的前提下,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力度,统筹基础设施运行环境,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2 .可扩展和前瞻性所有功能模块不但要满足当前需要,还应在扩充模块后满足可预见将来需求。保证建设完成后的系统在向新的技术升级时,能保护现有的投资。系统的技术方案要能将现有各种资源和应用系统有效地集成在一起,系统的结构要合理,要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应能比较容易地适应调整、扩充和删减;同时要有与其它系统的接口能力,利用各系统功能之长,进行优势互补。3 .安全性和稳定性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其大量硬件设备、软件系统
9、和数据信息资源的实时服务特点,要保证网络、系统、数据的安全,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对系统主要的信息实行自动备份,以保证对系统异常情况的补救,并设有系统自动恢复机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数据丢失,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保证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高可靠性。4 .急用先建,分工负责应根据河长制实际情况,分析当前最急迫的业务需求,按照重点有别、逐步推进、分期见效的原则开展规划设计。细化任务分工,明确部门责任,严格执行力度。2. 2方案依据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 地表水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T915-2017) 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 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站房及采水技术要求(
10、环办监测函(2017)1762号) 溶解氧(DO)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99-2003) 高镒酸盐指数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100-2003) 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101-2003) 总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102-2003) 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103-2003) 水质自动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_T372-2007)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化学需氧量(CoDQ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HJjr377-2007)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1277-2002)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 开发建设项目水
11、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2.3关键技术1 .数据信息整合技术智慧河长系统与多个数据源建立接口,将数据存入数据库进行在线分析,并将数据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在GIS地图上进行展示,将数字数据、图片数据以及空间位置数据等多媒体数据进行有效的集成和展示。2 .数据信息分析技术智慧河长系统结合大量采集数据,通过建模分析,对河湖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趋势分析,为河长制管理提供科学的、有效的、及时的决策依据,使管理者更加便捷、快速的做出判断和决策。3 .数据信息传递技术智慧河长系统将定位服务、电子地图、河湖位置信息、监测数据、投诉信息等内容紧密结合,并将数据动态信息、投诉信息等发送消息至客
12、户端,通过位置服务和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实时了解区域内河湖治理情况。三、详细解决方案3. 1总体技术架构智慧河长系统采用信息化体系作为基础框架,通过松耦合设计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在完成系统平台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的同时,具备适应未来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应用技术和安全保障技术发展变化的能力。用户层:智慧河长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使用者,包括总河长、河长办、社会公众等。发布层:河道综合治理的相关信息可以通过发布层进行展示和传递,如微信公众号、手机APP、PC端应用等。两个平台:包括河长制综合管理平台和河长制公众服务平台。其中,河长制综合管理平台提供综合门户、河湖信息展示、数据统计分析、日常业务管理
13、、信息维护管理以及河长制移动办公等功能;河长制公众服务平台提供微信公众号服务、门户网站、信息发布等功能。应用支撑:提供统一的平台应用支撑服务,包括服务支撑(如:G1S服务、一张图管理)、职能组件支撑(如:用户认证组建、数据交换组件)。一个中心:打造统一的数据服务平台,提供综合数据库,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汇集、数据整编、数据交换、数据管理、数据转换等功能。一张网:通过水质监测仪、水位监测仪、流量监测仪、土壤水分/温度监测仪、视频监控摄像头等监测设备,形成一张监测网,对各水域、岸线的相关参数进行在线实时监测。3.2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地表水域自动监测系统是运用现代传感器、自动测量、自动控制、计算机等高新
14、技术以及相关的专用分析软件和通讯网络所组成的综合性在线自动监测体系,是对地表水水域进行实时在新啊监控的数字化管理平台,是环境监管部分实现有效监测水域环境变化因子、控制环境污染的重要技术手段。3. 2.1水质监测系统地表水水质监测系统主要包括平台端和现场端。一、平台端 远程监控模块实现远程控制报警功能。 数据管理模块实现历史数据查询、分析报表制作等功能。 监测站点管理模块实现仪表参数的管理、水域基本信息的管理等。 系统安全管理模块实现安全日志管理、用户权限管理等。 地理信息系统模块(GIS)实现数字化图形管理、全流域监控管理。二、现场端 采样单元用于从水域抽取水样,通常由采样泵、取样管路等组成。
15、配水单元包括配水系统、清洗反吹、样品预处理单元等。采样单元收集的水样,通过配水单元分配给不同的分析测试设备。同时,配水单元也具备自动清洗功能,通过使用自来水进行反向冲洗,可以排除管路和系统内的泥沙等杂质和污染物,确保管路通常。样品预处理单元负责水样的预处理及分配过程,保证水样满足各分析仪器的进样要求。溶解氧的测试不需要进行预处理,而总磷、总氮、COD、氨氮的测试,通常需要经过多级过滤,进行预处理后,才可以进行。 分析单元由一系列水质自动分析仪和水质采样器组成,依据所需监测水质参数的不同,可配置不同的自动分析系统。当被测断面水质参数异常时,工控软件系统会发送信号至自动采样器,水质采样器开始启动做留样工作,并发出报警信号,运维工作人员通过查询软件,进行处理。 控制单元主要完成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控制工作,包括一体化控制柜、系统控制软件、P1C可编程控制器等。 数据采集传输单元主要完成系统的数据采集、处理、存储、传输等工作,包括数据采集设备、数据采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