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书学教案第1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4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第2课时.docx
《六年级上册书学教案第1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4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第2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书学教案第1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4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第2课时.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二)教材第18页的内容。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另外一种计算方法。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找出规律,总结出体积公式。3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新知。1 .正确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2 .正牖运用标融公夫计算正方春而正方体的榇祖。课件。1 .长孑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2 .分别计算出下面的正方栋成正方栋的祢积。(1) a=7dm,左5dm,A=3dm(2)a=5cm,Z)=5cm,A=2cm(3)5X2=50(Cnh15X15X15-3375(Cnh底面积高底面积高底面积高S方乐(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X高V=Sh1
2、 .学生已经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意义,初步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2 .学生的求知欲望较强。3 .学生还没建立底面积的概念。教材与学情分析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公式,除了有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是长方体体积公式的特例),还有相同的内容。认识它们的相同,能简化知识结构。第18页教学这个内容,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教材在长方体、正方体的直观图上,用涂颜色和文字标注等方法呈现它们的底面,让学生看到“底面一般指长方体、正方体的下面(认识长方体时曾指过上、下、前、后、左、右三组相对的面)。第二步认识底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底面,都是外表的
3、一局部。教材指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作它们的底面积,帮助学生建立底面积的概念,要求学生研究计算底面积的方法,联系求外表积的经验,得出长方体的底面积二长义宽,正方体的底面积二棱长义棱长,进一步加强对底面的认识。第三步演变原来的体积公式。在“长方体的体积=长义宽义高里,如果把“长X宽看成先算底面积,那么体积公式可以演变成“底面积X高。在“正方体的体积二棱长义棱长义棱长里,如果把“棱长X棱长看作先算底面积,那么体积公式也演变成“底面积X高。由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都能演变成“底面积X高,因而获得了统一。课堂设计说明1 .通过复习稳固已学知识,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2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开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根底上,在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和外表积的根底上,让学生自己归纳、探索底面积的定义和计算公式,表达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过程。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交流,指一指各物体的底面,并通过长方体木料的教学,区分了底面和侧面,加深了学生对于底面的认识。通过交流探讨,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也进一步加强了对底面的认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上册书学教案第1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第2课时 六年级 上册 教案 单元 长方形 正方形 长方体 正方体 体积 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