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40个语文历史典故.docx
《小学语文40个语文历史典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40个语文历史典故.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1. 炎黄子孙炎、黄二帝为中华始祖。传说他们出自同一个部落,后来成为两个敌对的部落的首领。两个部落展开阪泉之战后,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炎帝和黄帝也是中国文化、技术的始祖,传说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2.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因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完成了治水的大业。3. 桀骜不驯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ji)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桀犬吠尧”“桀骜不驯”都出于此人。4. 烽火戏诸侯周幽王千金难求妃子(褒姒)笑,烽火连台
2、戏诸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国都镐京被犬戎攻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太子即位,为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5. 春秋五霸东周在历史上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第一个称霸的齐桓公,与后来的晋文公(重耳)、宋襄公、秦穆公、楚庄公一起,在历史上被称为“春秋五霸”。(后两位也有说是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6. 管鲍之交指春秋时期,齐国齐桓公的两位贤臣管仲和鲍子牙之交。7. 秦晋之好指秦穆公帮助流亡在秦国的晋国流亡公子重耳回国做了国君,并将自己的女儿文嬴(yng)嫁给了重耳,成就了“秦晋之好”。8. 问鼎中原鼎是古代国家权力的象征,楚庄公问鼎之轻重,有取代周室之意,“问鼎中原”源于此。9. 卧薪尝胆越
3、王勾践卧薪尝胆,历经22年,复仇雪恨灭吴国,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10. 商鞅变法商鞅(yng),原名公孙鞅,秦孝公期间,其通过变法使秦国变得强大,但因执法惹了太子,太子(秦惠文王)即位后用车裂之刑(五马分尸)将其处死,可谓商鞅“作茧自缚”。11. 围魏救赵孙膑与庞涓本是同门师兄弟,但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献谗言于魏帝,并将孙膑的髌骨挖掉,孙膑装疯被齐国营救,后有“围魏救赵”的事迹,并在一次战役中设计大败魏军,诛杀了庞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多行不义必自毙”就是此事给后人的启示。孙膑著有孙膑兵法。12. 战国时期四大公子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
4、申君黄歇。13. 屈原与楚辞屈原投江,屈原是我国伟大的诗人、政治家、思想家、爱国人士,因遭谗言被流放,后因不忍看到国家(楚国)沦亡,抱石自投汨(m)罗江,百姓乘舟寻尸不遇,为防鱼儿蚕食,用竹筒盛米倒入江中,后演化为赛龙舟、包粽子,后演化为端午节。他著有离骚天问九章等爱国诗篇,被后人整理为楚辞流传至今。14. 赵括纸上谈兵秦国攻打赵国,老将廉颇据守,秦无策,后秦使离间之计,调离了廉颇,赵国任赵括统兵,此人只识纸上谈兵,并无实战之能,被秦将白起打败,40万赵兵,除240名年幼者,全部被坑杀于长平,长平之战成为历史上的一大惨案。15. 毛遂自荐毛遂,赵国平原君赵胜门客,因秦攻打赵国时,说服楚国合纵抗
5、秦,而“锋芒毕露”且“脱颖而出”,“颖”指锥子的柄。16. 荆轲刺秦王秦王嬴政执政后,灭韩、赵,并攻占燕国,燕国太子丹派勇士荆轲刺杀秦王,“图穷匕见”,刺杀未果,丢了性命,可他英勇机智、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精神永垂青史。17. 秦始皇统一中国秦王先后灭韩、赵、燕、魏、楚、齐山东六国,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并决定采用皇帝的称号,自称“始皇帝”。18. 霸王别姬大将韩信计将项羽困在垓(gi)下,项羽爱妻虞姬,唱罢“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拔剑自刎。项羽退至乌江,乌江亭长劝其退回江东称王,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在乌江边拔剑自刎,“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西楚霸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40 语文 历史 典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