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翻译赏析.docx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翻译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翻译赏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翻译赏析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翻译赏析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苏轼。其古诗词全文如下: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前言】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上片写送别情景,以景色作为笛声的背景,情景交融地渲染出送别时的感伤氛围;下片运用叠句造境传情,想象来日分别的情景,大大扩展了离情别绪的空间。全词虚实结合,渲染出一种强烈的情感氛围,使读者受到极强的艺术感染。【注释】昭君怨:词牌名。又名“宴西园”“一痕沙”。四十字,全阕四换韵,两仄两平递转,上下片同。柳子玉:即柳瑾,字子玉,北宋书法家,苏轼
2、的亲戚。桓伊三弄: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东晋时音乐家,善筝笛。世说新语任诞载:“王子猷(徽之)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绿窗:罩有碧纱的窗子。“新月”句:客将远行,故如此说。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欲去又还不去:欲去还留恋,终于不得不去。【翻译】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是谁吹起了悠扬的笛曲,将人从好梦中惊醒。推开窗户,只见江天茫茫,天上挂着一弯孤单的明月。明日分别时,送别的人当站立
3、江边,久久不愿回去。多情的柳絮,像是明白他的心意,追逐行舟,代人送行。而滔滔江水,依旧东流入海。【鉴赏】首二句以晋人桓伊为王徽之吹奏三个曲调的典故,以发问的形式提出疑问:夜深人静时,是谁吹奏有名的古曲,将人们从梦中唤醒?此二句暗写离别。次二句融情入景,通过新月、烟云、天空、江面等景,将整个送别情景和盘托出,织成了一幅有声有色、浩淼幽清的图画。上片写离别前的晚上。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是谁吹起了优美的笛曲,将人从梦中惊醒。是什么样的梦呢?从“惊破”一词来看,似有怨恨之意。夜听名曲,本是赏心乐事,却引起了怨恨;而一旦梦醒,离愁就随之袭来,可见是个好梦。大概是梦见和朋友一起饮酒赋诗吧!欢聚的日子马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 昭君 金山 送柳子玉 翻译 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