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心脏病人行非心脏手术麻醉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docx
《麻醉科心脏病人行非心脏手术麻醉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醉科心脏病人行非心脏手术麻醉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麻醉科心脏病人行非心脏手术麻醉技术操作规范第一节麻醉前评估第二节麻醉前准备与用药第三节麻醉原则与选择第四节各类心脏病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的特点第一节麻醉前评估【概述】在对病人麻醉前常规检查评估的基础上,还须全面了解心血管系统病变的严重程度,评估其功能状态,以预计承受麻醉与手术的能力,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操作方法】1病史重点了解:出现心脏疾病相关症状或发现心脏疾病的时间、病程经过;是否出现过心肺功能不全或休克等,既往治疗情况与效果;既往疾病史与治疗情况,如风湿热、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哮喘、肺炎等;既往与近期药物治疗,如B受体阻滞药、钙逋道阻滞药、皮质激素、洋地黄、利尿药、镇静安定药等。2
2、 .体检除常规项目外,应检查动脉血压、脉搏、皮肤与黏膜颜色和温度、儿童发育与合作程度,要注意心脏和双肺听诊,有无颈静脉怒张、呼吸急促、肝大、腹腔积液,周围性水肿等慢性心力衰竭表现。3 .特殊检查(1)常规心电图配合24h动态心电图或运动试验心电图:通过检测心率、心律,发现有无心律失常、传导异常和心肌缺血。(2) X线胸片:注意观察心脏大小、心胸比例、肺淤血及肺水肿等。(3)超声心动图:可观察心脏瓣膜、先天畸形的种类和缺损程度、局部室壁运动,并可测定血流量、射血分数等。术中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实时动态观察,可纠正经胸检查时误诊及漏诊的病情,及时发现心内畸形矫治的状况等。(4)冠状动脉造
3、影:是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的金标准,可观察到冠状动脉精确的解剖结构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与程度。同样可进行左心室造影,了解左心室收缩功能,射血分数和左心室舒张末充盈压。4 .心功能分级及危险因素判断心功能分级及危险因素判断的目的,是通过对心脏病病人行非心脏手术的评估,以预示麻醉与手术的安全性,并使危险性降到最低。心功能分级:测定心功能的方法很多,但最简单而实用者则为根据心脏对运动量的耐受程度而进行的心功能分级,一般分为4级,详见表13.10表13.1心功能分级及其意义级别屏气试验临床表现临床意义麻醉耐受力I级30s能耐受日常体力活动,活动后无心慌、气短等不适感心功能正常良好I1级2030s对日常
4、体力活动有一定的不适应感,往往自行限制或控制活动量,不能跑步或用力地工作心功能较差如处理正确、适宜,耐受仍好I11级10-20s轻度或一般体力活动后有明显不适,心悸、气促明显,只能胜任极轻微的体力活动或静息心功能不全麻醉前应充分准备,应避免增加心脏负担IV级10s不能耐受任何体力活动,静息时也感气促,不能平卧,有端坐呼吸、心动过速等表现心功能衰竭极差,一般须推退手术。1994年,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对心功能分级方法进行了修订,并将心绞痛列入功能状态(临床表现)分级的内容,是目前多采用的客观评价分级,见表13.2。但因量化程度有限,许多有关因素无法概括,因此还须参考多因素分析予以补充。表
5、132NYHA心功能分级级别功能状态客观评价I患者有心脏病,体力活动不受限,一般的体力活动后无过度疲劳感,无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心功能代偿期)A级,无心血管病的客观证据I1患者有心脏病,体力活动稍受限制,休息时觉舒适,一般的体力活动会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I度或轻度心哀)B级,有轻度心血管病变的客观证据I11患者有心脏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尚感舒适,但轻的体力活动就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II度或中度心衰)C级,有中度心血管病变的客观证据IV患者有心脏病,已完全丧失体力活动的能力,休息时仍可存在心力衰竭症状或心绞痛,任何体力活动都会使症状加重(皿度或重度心衰)D
6、级,有重度心血管病变的客观证据心脏危险指数:表13.3为Go1dman等提出的多因素心脏危险指数(Cardiacriskindex*CRI),共计9项,累计53分。,表13.3Go1dman多因素心脏危险指数项目内容记彳史心肌梗死V6个月10年龄70岁5:检第三心音、颈静脉怒张等心力衰竭表现11主动脉瓣狭窄3,电图非窦性节律,术前有房性早搏7持续室性早搏5/min7般内科情况差Pa()2V60mmHg,PaCO250mmHg,KV3mmo11,BUN18mmo11,Cr260mmo11,SGOT升高,慢性肝病征及非心脏原因卧床3!内、胸外或主动脉手术3、诊手术4计53注:1mmHg=0.133
7、kPa612分(2级)有一定危险性13-25分(3级)危险性较大26分(4级)危险性极大在上述(表13.3)总计数53分中有28分,如第3、5、6、7项可以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或暂缓手术降低,等待病情改善后可降低麻醉和手术的危险性。下表(表13.4)显示了心功能分级与心脏危险因素积分对围手术期心脏并发症与死亡之间的相关性,两者结合起来评估可能有更大的预示价值。第二节麻醉前准备与用药【概述】尽可能改善病人的心脏功能和全身状况,对并发症予以治疗和控制,减轻或解除病人的焦虑、恐惧和紧张情绪。【操作方法】1调整心血管治疗用药心脏病病人一般须用药物治疗,术前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对所使用的药物进行适当调整。(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麻醉科 心脏 病人 手术 麻醉 技术 操作 规范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