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反应常见原因及处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液反应常见原因及处置.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常见输液反应的原因和处理一、输液反应的原因1药物因素。主要有四种情况。1.1 大输液的质量。原料污染或生产过程污染或消毒不彻底极易出现质量问题。近几年加强GMP的实施力度,输液一般不会出现质量问题,但在搬运、贮存、使用中,若发生碰撞出现细小裂纹,或瓶口松动漏气而造成微生物污染大输液,特别是含糖的输液,在上述情况下极易变质。1.2 热原迭加。静脉给药,联合用药比较多。各药的致热物质迭加在一起,就有可能超过阈值而发生热原反应。1.3 微粒迭加引起的输液反应。联合用药比较多,致使不溶性微粒增多而致输液反应的机率加大。操作不当、输液器具、输液环境也是引起微粒迭加的重要原因。如粉针剂溶解不全、输液PH改
2、变、配制过程操作不当等;添加药物时多次穿刺橡胶塞造成橡胶屑掉入瓶内;切割安甑时消毒不正确或未作消毒处理,锯开即掰,则由于安甑内负压,会将大量玻璃微粒吸入药液。1.4 稀释剂选择不当。如血塞通、生脉、银杏叶等中草药针剂发生输液反应较多。其原因是中草药成份免杂,各厂家制备工艺不同,使有效成份的提取和杂质除尽有较大的差异。一些成份如色素、糅质、淀粉、蛋白质等以胶态形式存在于药液中,药物与输液配伍后发生氧化、聚合或由于PH改变而使生物碱、皂昔等析出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以及其它致敏物质等,提高了输液反应的发生率。2、输液操作因素。常见有三种情况。2.1目前都采用封闭式输液,出多少药液就要进入多少空气。若由
3、于进气针过滤装辂不良或使用短针头,经过药液的洗涤,可将空气中的细菌和尘粒随之带进药液.而造成污染。2.2操作前不注意洗手,或洗手后用白大衣或不洁毛巾擦手造成二次污染;无菌操作观念不强;配药间及输液间空气洁净度不合要求;碘酒、酒精浓度过低、消毒剂不合格以及细菌对消毒剂的抗药性等都能造成皮肤消毒不彻底,或针头未顺利刺入,反狂同一针头试刺都可能使输液被细菌污染,从而诱发输液反应。另外留辂针输液,肝素液污染细菌也可诱发输液反应。2.3输液的速度不当诱发输液反应:中国药典2000版规定静脉给药的内毒素阈值为5E(kgh),即每公斤入体在每小时内对内毒素能承受的量为5EU。经细菌内毒素检查合格的产品,如果
4、静脉滴注速度过快,单位时间内进入体内的内毒素量因短时冲击累积有可能超过个体耐受阈值,对体质虚弱或敏感患者可能引发输液反应。3、输液器材的质量。一次性输液(血)器及注射器被微生物污染的情况时有发生,且储存期愈长污染率愈高。塑料管中未塑化的高分子异物,或因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中切割组装等磨擦工艺带入的机械微粒也能成为热原4、个体差异。4.1 病情因素。输液反应与病情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感染性病人。感染性疾病是由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微生物在入体内增殖过程中,同样会产生内毒素。肺结核、支气管肺炎、上感(包括重感冒合并咽喉炎、扁桃体炎)、急性肝炎、肺部感染、急性胃肠炎等症的病入,病情较急,其体内致病微生物
5、增殖快,血中内源性内毒素的量也必定大。正常人能耐受的液体热原量,到了这类病人身上,由于液体与病入血中内源性热原的迭加可能使内毒索量超标,从而更容易引发输液反应。4.2 体质因素。IO周岁以下儿童和60周岁以上的老入,是入群中体质较差、免疫力较低的群体,这类病入出现输液反应的机率也相当高。所以,输液反应与个入体质有关。5气候因素。容易出现输液反应的月份是37月、11月。这6个月出现输液反应的机率(81.11%)比另外6个月(18.89%)大得多。这是因为3、4、5月份由冷变暖,正是梅雨时节、春夏之交,空气潮湿;6、7月份是炎夏酷暑,气温高,微生物繁殖快;11月由暖转冷,昼夜温差大。这些月份的气候
6、特点是天气多变,冷暖交替。人体难以适应,人的耐受能力也下降。而另外6个月的天气较为稳定,变化不大。二、临床表现及诊疗措施1、过敏性休克。表现为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困难、发绡、血压下降和昏迷等。通常在注药后数秒钟发生,亦有在数分钟至半小时后或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发生。抢救措施:立即肌注肾上腺索0.5-1mg0并每隔1530min反狂用药。病情危重者可加入25%葡萄糖液20m1中缓慢静推,同时静滴氧化可的松300400mg,24h内总量可达IOOOmg,待症状缓解再逐渐减量或停药。对气管持续痉挛并出现呼吸困难者给予氨茶碱静注、喷雾吸入0.5%舒喘灵溶液并配合吸氧。因喉头水肿引起呼吸道梗阻者应作紧
7、急气管切开血压过低可试用阿拉明或去甲肾上腺素分别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50Om1中静滴。2血清样反应。通常于用药7IOd(速发型I48h)内发生。其症状有发热、关节疼痛、尊麻疹、全身淋巴结肿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短暂性蛋白尿、血流加速等,严重者可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脑水肿和喉头水肿,如不及时抢救亦可致命。治疗措施:立即停止原治疗,重症者静滴氧化可的松300400mg,立即肌注氯苯那敏(扑尔敏)1020mg或非那根2550mg次,待病情缓解后改口服,用量分别为12.525mg次和0.51.Omg/次,13次/天。3、发热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死菌、游离菌体蛋白、药物成分不纯、消毒保存不良等)而引起。患者主要表现为发冷、发热,轻者38C左右严重时寒颤,高热达40C以上,并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治疗措施:轻者减慢滴注速度,注意保暖,重者停止输液,对症处理,如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出现输液反应早期可给患者皮下注射1/1000的肾上腺素O3-0.5m1,或用苯海拉明SOmg或非那根25mg肌肉注射。反应较重者,可用地塞米松5IOmg加入20m120%或2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推注,或用氧化可的松IOO20Omg加入生理盐水15Om1中静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