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的蛛丝马迹.docx
《谎言的蛛丝马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谎言的蛛丝马迹.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谎话的蛛丝马迹谎话是这个世界深恶痛绝而又难以避开的话题。虽然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儿童开始说的第一个谎话是标志着“心理理论理解他人心理状态的社会认知能力成熟的“喜事之一。但成人世界的谎话,无论是在恋人、朋友间的感情伪装,犯罪分子的佯装巧扮,还是为着一些利益和个人声名的言不由衷,都是让人头痛的事情。也是因此,人类在不断地开掘着甄别谎话的方法,从测谎仪,到表情识别和语言分析,甚至是使用高科技的脑成像仪器。谎话,到底能否被科学的慧眼识破呢?测谎仪遭到质疑自古以来,人们就有使用生理指标来检验谎话的经验。例如在古代非洲,人们会让犯罪嫌疑人传递鸟蛋,如果有人把蛋弄碎,就说明他们是由于内疚而紧张所致;古代中国人
2、那么让罪犯在嘴里含一口米,通过检验唾液分泌的情况来辨清事实。基于类似的对谎话和人体生理变化的推测,测谎仪PoIygraphJ应运而生。1885年,西萨隆布索(Ceuare1ombroso)率先使用了记录脉搏和血压的仪器用来审理犯罪案件。1945年,约翰里德(JohnReid)整合开发出可同时检验了血压、脉搏、呼吸和皮肤电及肌肉活动综合性测谎仪。虽然测谎仪在近一个世纪以来被广泛推崇,但是近来,它的有效性也越来越被人质疑。最近,美国得克萨斯州基督教大学的查尔斯博德Char1esBodJ和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贝拉德保罗CBeIIaDePauIoJ就完成了一项对253个测谎仪案例的元分析一种对许多类
3、似研究进行综合统计的研究方法,结果这数百个样本的平均准确率仅有53%和胡乱猜想的概率差不多。在测谎仪之后,人们开始探寻更加“人性化的测谎方法。谎话有表情加州大学的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Pau1Ekman)那么另辟蹊径。从1985年开始,他对谎话进行研究,走的是“表情分析的路线。艾克曼认为谎话存在两种线索,一种是思考线索thinkingcues),譬如说谎者由于要费尽心机地编出看似合理的故事,可能会因过度思考而延长发言的时间;在艾克曼看来,另一重要指标那么是人们的表情。通过对这两种线索的研究,艾克曼在区分人类谎话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甚至今年风头正劲的美剧?别对我说谎?1ietome也以艾克曼和他的研
4、究成果为蓝本,让表情辨谎变成了一种流行时尚。艾克曼曾经编制过一套著名的面孔动作编码系统Facia1ActionCodingSystem,FACS,他将小于1/5秒时间内出现的“微表情(micro-expression_r_r)看作人们无意泄露的重要表情信号。特别是平时难以发觉的愤怒和羞愧,都可以通过“微表情捕捉。他认为,可以通过“微表情来抓住人们内心的真正情感,利用这个方法,识破谎话便轻而易举了。19851992年间,艾克曼开展了一系列有关谎话的实验,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假笑研究。他将法国生理学家杜彻尼德博洛尼DuchennedeBouIogneJ提出的“包含了额骨肌肉和轮匝肌的笑容命名为“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谎言 蛛丝马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