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性肌萎缩症中国三级预防指南.docx
《脊髓性肌萎缩症中国三级预防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髓性肌萎缩症中国三级预防指南.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脊髓性肌萎缩症中国三级预防指南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最常见的婴幼儿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之一,主要是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突变导致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退行病变,以肌无力和肌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我国SMA致病变异的总体人群携带率为1.2%2.2%,发生出生缺陷的风险大。三级预防的策略可有效降低SMA的发生率。SMA三级预防总体框架一、目标人群1.重点人群:(1)确诊为SMA患者的家庭成员;(2) SMN1致病变异携带者(SMA携带者)及其配偶;(3)生育过SMA患儿的夫妻;(4)有SMA临床表现的患者。2.一般人群:未发生SMA临床事件的所有育龄人群。二、SMA的三级预防策略SMA的三级预防策略总
2、结一级预防SMA一级预防是指对通过婚前/孕前目标人群进行SMA相关的科普教育、开展ECS,从而减少和消除SMA缺陷患儿出生风险的系列预防措施。携带者筛查是SMA一级预防重要手段,可以降低SMA患儿出生的风险。SMA携带者的类型根据有无临床表型和是否携带致病性变异,可将人群划分为3类:患者、携带者和正常人。SMA携带者是指一条染色体上的SMN1基因功能正常,另一条染色体的S1基因存在致病变异的个体,其表型正常,但有遗传传递风险。携带者基因型主要分为4种:1+0、2+0、1+1d和2+1dO通过对夫妻双方基因进行筛查,可明确生育SMA患儿的风险,进而通过产前诊断进行确诊,从而降低人群中SMA患儿的
3、出生率。表1脊髓性肌萎缩症致病变异携带者的基因型分型(参考遗传学诊断专家共识)SMA携带者的检测方法1.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1PA):是一种针对待检DNA序列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的技术。优点:高效、特异,不仅能直接检测SMN1拷贝数,还能同时检测SMN2拷贝数,是目前国内外推荐诊断SMA使用的“金标准”。缺点:不能检测SMN1基因微小变异和SMN12+0基因型。2.荧光定量PCR(qPCR):该检测可分别对SMN1基因第7、8号外显子进行拷贝数相对定量,来判断是否发生缺失变异。优点: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适用于人群筛查。缺点:特异度不如M1PA,亦不能检测SMN1基因微小变异和2+0基因型。
4、3.ECS:随着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基于pane1的携带者筛查技术可以同时筛查涵盖包括SMA在内的数百种疾病。优点:可同时筛查上百种疾病基因突变的携带情况。缺点: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标准,pane1的设计和ECS的临床实践仍有待进一步验证。4.微小变异检测:不超过5%的S1基因变异是因为存在微小变异导致功能异常,对于这一部分变异通过常规检测难以检出。由于SMN1和SMN2高度同源,目前的检测方法包括SMN1特异性长片段PCR结合巢式PCR、RT-克隆测序、常规Sanger测序和三代测序,但这些方法应用于一级预防有待进一步验证。5.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指结合辅助生殖和遗传学分析
5、技术,对生育遗传病患儿高风险家庭进行胚胎活组织检查和遗传检测,选择已知疾病不受累的胚胎移植从而获得健康的子代。SMA一级预防流程和推荐意见1 .建议携带者筛查面向以下人群进行:(1)重点人群:确诊的SMA患者的家庭成员,SMA患者或携带者的配偶(11-2级证据,A级推荐);(2)一般人群:未发生SMA临床事件的所有育龄人群(H-2级证据,B级推荐)。2 .对于筛查出SMA携带者的风险人群,其配偶应该进行相关检测以便了解夫妻生育患儿的风险(11-2级证据,A级推荐)。3 .对高危人群提供包括遗传咨询、携带者筛查、产前诊断、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生育指导的综合方案,均需要在具备相关资质的医疗机构进
6、行(11-3级证据,A级推荐)。4 .采用M1PA、qPCR等经济的筛查技术,或者覆盖面广的ECS技术,全面开展对育龄人群的SMN1致病变异携带者热点筛查(II-2级证据,B级推荐)。5 .为每一位备孕或已孕的女性提供SMA筛查(11-3级证据,B级推荐)。6.携带者筛查和咨询最好在婚前或怀孕前进行,建议夫妻双方同时筛查(II-3级证据,B级推荐)。二级预防SMA二级预防主要是指通过筛查孕早中期胎儿SMN1基因进行产前诊断,及早发现SMN1基因致病性变异,并进行干预,是SMA三级预防中的第二道防线。产前诊断的方法6 .产前诊断的对象:(1)生育过SMA患儿的夫妻;(2)夫妻双方均为SMA携带者
7、;(3)生育过临床诊断SMA的患儿,但患儿夭折前并未行基因诊断,再生育前已经通过SMN1基因检测明确双方为SMA携带者的夫妻。7 .产前诊断时机及采集样本类型:(1)孕早期(1012周)采集胎儿绒毛;(2)孕中期(1822+6周)采集羊水细胞。8 .产前诊断技术:(1) S1缺失型推荐采用M1PA或qPCR或ECS技术;(2)局限性说明:如果缺少父母基因型数据,无法检测胎儿新生的SMN1微小变异;无法检测胎儿为SMNI2+0基因型携带者;无法检测胎儿为SMN1缺失的低比例嵌合体。9 .注意事项:(1)母源污染是导致错误产前诊断的重要根源,对绒毛组织要尽量去除可能的母源组织,当羊水有血性污染时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脊髓 萎缩 中国 三级预防 指南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