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科耳畸形治疗常规.docx
《耳鼻咽喉科耳畸形治疗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耳鼻咽喉科耳畸形治疗常规.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耳鼻咽喉科耳畸形治疗常规一、先天性外耳畸形(一)先天性耳前瘦管先天性耳前痿管为第一、二鳏弓的耳郭原基在发育过程中融合不全的遗迹,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一侧或双侧发病,较少合并其他耳部畸形。瘦管的开口很小,多位于耳轮脚前,其次为耳轮脚基部、耳前部,少数可在耳郭的三角窝或耳甲腔部。另一端为盲管。痿管深浅长短不一,通常在11.5cm,可见分支,痿管扩大呈囊袋状,可穿过耳轮脚或耳郭部软骨,深展入外耳道深部,到达骨-软骨交界处或乳突表面。【病理】管壁被覆复层鳞状上皮,具有毛囊、汗腺、皮脂腺等组织,管腔内常有脱落上皮、细菌的混合物构成的豆渣样物。伴有感染时,局部膨大呈囊状,形成脓肿和肉芽组织。【临床表现】
2、一般无症状。按压时可有少许稀薄黏液或乳白色皮脂样物自瘦口溢出,伴有微臭味,局部感痒不适。如发生感染,局部及周围组织红肿、疼痛,肿胀,形成脓肿,脓肿穿破后局部溢脓,反复发作后局部皮肤、软组织溃烂、肉芽增生,瘢痕形成。痿管较长、伸展较远者,如深部发生感染,可在远离痿口处发生脓肿。【诊断】根据病史、症状及局部检查,可确诊。部分患者根据其痿口位置及走向需要与第一鲤裂瘦管相鉴别。急性感染与溃疡不愈时需要与皮肤疳肿或颈部淋巴结炎和淋巴结结核性溃疡等相鉴别。【治疗】无症状或无感染者可不作处理。急性炎症期,伴有脓肿形成时,需要切开引流排脓,并积极抗感染治疗,感染控制后行手术切除。术前可用钝头针向痿管内注入亚甲
3、蓝或甲紫液作为标志。建议显微镜下手术和术中采取双极电凝止血,能够较清楚地辨别痿管与周围组织。手术时可在痿口处作梭形切口,顺耳轮脚方向延长,沿瘦管走行方向分离,直至显露各分支的末端。若有炎症肉芽组织,则可一并切除,病变组织切除完全后彻底止血,切口分层缝合,消除死腔,关闭术腔。感染严重、分泌物多者可置入胶片引流2d。(二)第一鲤裂瘦管第一鲤裂瘦管是第一鳏裂发育异常导致,与外耳道关系密切,亦称先天性外耳道痿。胚胎第24周第一腮沟腹侧消失不全,即可形成与外耳道关系密切的外胚层组织残留。可表现为囊肿、瘦管、窦道等多种形式,可单独存在,亦可伴有耳郭及外耳道畸形。【病理】病理特征与先天性耳前痿管基本相同,但
4、痿口位置与痿管走向不同。外瘦口多位于患侧下颌角附近、耳郭后下或乳突尖下方;内口或者盲端多位于或指向同侧外耳道的后壁和下壁。可表现为囊肿、痿管或窦道等形式。【临床表现】痿管开口较小,多位于患侧下颌角附近、耳郭后下方或乳突尖前下方。位于外耳道壁的痿口难以察觉,多数出现症状后始被发现。按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1囊肿型表现为耳垂下方进行性增大的囊性包块,常位于腮腺深面或部分包埋在腮腺内,与皮肤无明显粘连,与面神经题骨外主干相邻。伴有炎症时,肿块明显增大并伴有疼痛,炎症消退后包块缩小,但不能消失。炎症加重时,局部脓肿形成,耳后或耳下区皮肤破溃,脓液排出形成耳后建管。2 .窦道型表现为耳后或耳
5、垂下方包块与囊肿型相同,区别在于有窦道与外耳道相连,在外耳道软骨段与骨段之间在瘦口残存,形成外耳道峡部伸向耳郭后方或下方的窦道。窦道狭小,远端膨大,代谢产物聚集于囊袋内而膨大,若感染排脓,则在耳后或耳下区皮肤破溃,形成瘦管。3 .痿管型该型病变,有内、外两个开口。外口在耳垂下方或胸锁乳突肌前上1/3某一部位,内口开口位置不同:(1)单纯痿管型:由第一鳏裂发育异常形成,内口位于外耳道峡部(骨部与软骨补交界处)。(2)复合痿管型:发育障碍出现在闭锁膜形成之前,第一咽囊与第一鳏裂之间沟通,此型由外胚层组成的瘦管内口可追溯至由咽囊发育形成的鼓室腔或咽鼓管。【诊断】痿口位置,囊性包块的性质,是临床上诊断
6、和鉴别诊断的依据。注入显影剂后X线检查可了解瘦管的位置,大小,走向,是否存在内口。表现为耳后包块,或者因继发感染破溃成痿时,应注意与化脓性中耳炎之耳后脓肿、腮腺囊肿,皮脂腺囊肿、耳后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等相鉴别。【治疗】择期手术切除病变。若伴有感染,先行抗感染治疗;脓肿形成时,需切开引流换药,待炎症控制后在择期手术。因鳏裂痿较耳前瘦管复杂,手术方式因病变类型不同或因反复感染和多次手术后瘢痕而不同,既要考虑到完整切除病变又要较好显示和辨别面神经及其分支。手术应当在染色剂指示或探针引导下进行。此瘦管或囊肿可在面神经周围,若伴有反复感染,常与面神经粘连,手术时注意保护面神经主干及其各个分支,有条件者
7、建议术中使用神经监护仪定位面神经或其分支。术中,应将上皮组织全部清除,一期缝合手术切口,伴有感染者留置橡皮条引流,24h后予以拔出。(三)先天性外耳畸形耳郭起源于胚胎第一鳏弓和第二鳏弓。在胚胎前三个月,胚胎受到遗传或外界因素影响,容易出现耳郭多种发育畸形。可表现在耳郭的大小、位置和形状三方面的异常。单侧畸形较多见,为双侧的36倍,男性比女性多发。【分类】1移位耳耳郭的位置向下颌角方向移位,外耳道口同时下移,常伴有形态和大小的变化。2 .隐耳耳郭部分或全部隐藏在颍侧皮下,而不是正常的45角展开,表面皮肤及软骨支架的大小、形态基本正常。3 .招风耳耳郭大小、形态基本正常或稍大,其特点为过分前倾,至
8、颅耳角时接近甚至超过150。角。4 .猿耳人胚胎第5个月时,耳郭上缘与后部交界处有一向后外侧尖形突起,相当于猿耳的耳尖部,一般至第6个月时消失。若未消失,属于返祖现象,称为猿耳、若仅有部分遗留称为达尔文结节。5 .杯状耳因耳轮及三角窝深陷,耳郭明显卷成圆形,类似于酒杯形状,其耳郭一般较正常为小。6 .巨耳耳郭或耳垂过大,多为耳郭部分增大,整体成比例增大者较少,可为单侧病变,亦可双侧病变。7 .副耳除正常耳郭外,在耳屏前方或颊部、颈部有皮赘样突起,大小、数目、形状多样,内可触及软骨,部分形状像小耳郭,属于第一、二腮弓发育异常所致,常伴有其他颌面部畸形。8 .小耳表现为重度耳郭发育不全,耳郭的大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鼻咽 喉科 畸形 治疗 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