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共读 《孔子传》第三章:四十不惑(上).docx
《经典共读 《孔子传》第三章:四十不惑(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共读 《孔子传》第三章:四十不惑(上).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经典共读I孔子传第三章:四十不惑徐伟钊本章四十不惑主要分成了三节,分别是智者不惑极端是恶与杏坛至乐。一、智者不惑何为不惑呢?是说一个人通晓了世间一切事物运行的道理,世上已经没有不了解的事物了所以不再有疑惑了吗?显然不是的。在本节的第一个部分中,鲍鹏山向我们展示了孔子的博学,他能够知道井中挖出来了一只羊,知晓防风氏的大骨头和肃慎氏的箭矢。这些故事足以证明孔子已经是一个十分通晓古今的博学者了,但是在接下来的“小儿辩日的故事中我们又可看到,孔子似乎也存在着不了解的领域。可见博学如孔子也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因此孔子虽是圣人,但圣人毕竟也是人,人类终究还是有极限的,不可能通晓万事万物。因此这里孔子自称的四
2、十“不惑”显然不是指自己什么都知道。那他说的不惑是什么意思呢?书中给出了很明确的回答。所谓不惑是指:一、对自己的人生不再有疑惑,对自己的人生方向不再动摇。二、对世间林林总总、光怪陆离的现象都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判断其是非、善恶、美丑。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再迷惑。有了对不惑的定义之后,本节便围绕着孔子所作出的判断全面而深刻的向我们展现孔子独到而深邃的思想。“子不语怪力乱神”,这是论语中的原文。有人来询问孔子,人死后是有知还是无知呢?孔子有两个选择,回答或闭口不谈。如果孔子选择了回答,那其答案无非两种,人死后有知或人死后无知。孔子发现,若他回答人死后有知,那么过于孝顺的人免不得要大费钱财为逝去的亲人
3、举办丧事,把太多的钱财和精力花在死去的人身上就会影响生者后续生活。若他回答死后无知,那么不孝子可能就不会依据礼节安葬父母。孔子无论回答有知还是无知似乎都会导向不良影响,那么孔子选择了什么呢?他选择了不回答,让情况不至于走向两个极端。这是孔子判断力的体现之一不该说的不说。在孔子的时代,对于人性的善恶流传着四种主流学说。一种是以告子为代表的无善无不善。告子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水本身是无分东流还是西流的,东边高西边低就流向西边,西边高东边低就流向东边。他认为人性也像水流一样,最开始是没有善与不善之分的。第二种是以孟子为代表的性
4、善论。孟子性善的观点大家都有所了解。“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人的仁义礼智四端就像是人之四肢生儿有之,所以孟子认为人性在最开始是善良的。孟子与孔子均属于儒家,或许孟子此处思想与孔子也有联系。第三种是性恶论,代表人物是荀子。荀子看待孔子的思想不比我们这些后人学生,总是带着一种敬畏之心,荀子则以一种批判的眼光看待孔子的观点。孔子说“克己复礼”,这个时候荀子就跳了出来。他认为如果人生下来就是善良的,性格中没有过多的天生的欲望,那怎么还需要通过“克己”来达到礼呢?既然孔子说了要通过约束自己才能达到仁,那么就等于默认了一件事实,人是生下来就有欲望和恶的,只有后天通过约束和引导才可以达到仁。所以荀
5、子说人啊,“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人生下来就追求利益,如果放任这种本性,也就是不“克己”,谦让就消亡了而只剩下了争夺。人生下来就有耳目之欲,声色之欲,那么便声色犬马,奢靡不堪。性恶论与性善论都与孔子有渊源,可以孔子在诸子百家中的影响力。第四种便是孔子最不赞成的有性善有性不善的观点了。因为如果赞同这种观点,那么至少在善恶上,人是生下来就不平等的。而孔子一直坚持人人平等,这与孔子思想相悖。而且孔子担心这种思想流传下去会造成不良影响。因为能够决定什么行为是善,什么行为是恶的是统治阶级。所以曾经“不语怪力乱神的孔子坐不住了,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否定了这种思想。这同样是孔子
6、判断力的体现该说的时候一定要说。不该说的不说,该说的一定要说。这便是这两个部分向我们展示的孔子的判断力。在我的PP1中,我特意将“价值判断四个字标红了。价值判断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它常与事实判断一同出现。两者区别在于,事实判断更关注是否,对错;而价值判断则过多关注应该和不应该,合适或不合适。前者主要依据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的理性进行判断,而后者往往运用的是感性和直觉,往往涉及伦理道德。我们在阅读西方现代思想讲义的时一定或多或少的对大卫休谟这个人有所了解。他是公元一千七百多年的思想家,而孔子则是公元前五百多年的思想家,两个人差了两千多年。两千年前的古人就已经在用自己丰富的学识和人生阅历做出了各种各
7、样的价值判断,而直到两千多年后大卫休谟才第一次区别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在休谟所写的的道德原则研究中,他提出:“世界是怎么样的”,这是一个事实判断;“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应当怎么做”,这是一个价值判断。同样的,在“父子相隐”这个故事中,儿子的父亲偷了羊,这是一个事实判断;而作为儿子,要不要在法庭上告发自己的父亲,这是一个价值判断。事实上,这真是一个相当困难的抉择!无论隐还是不隐似乎结果都是不好的。那么孔子对于这件事该怎样回答呢?我曾提过,价值判断往往会牵扯到伦理道德。我们总是将二者一同提出,但其实伦理与道德之间是有一定去别的。伦理是指社会上的,较为广泛的范围上的地区价值观,是确定的道德价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孔子传 经典共读 孔子传第三章:四十不惑上 经典 孔子 第三 四十 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