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科学探究 同步练习(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节 科学探究 同步练习(含解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第五节科学探究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我们从科学课本中已经认识了不少科学家,从中我们知道了科学家对自然界的事物的存在、发展和变化的研究方法是()A.科学家就在实验室里研究自然界的现象,得出科学结论B.科学家就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得出科学结论C.科学家就在野外考察得出科学结论D.科学家不断提出新问题,搜集信息,把考察或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经过分析、论证,得出结论2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I合作与交流;制订计划;建立猜想和假设;提出问题;.检验与评价;6获取事实与证据。正确排列顺序是()A.(BGOC.D,3 .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
2、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行,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中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是OA.蝙蝠飞行时是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B.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C.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4 .市场上的防晒霜宣称可以防晒,暑假期间,几个学生邀约徒步旅行,准备利用此机会做一个关于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表,你认为4位学生中谁的实验方案最好()实验人实验方案甲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手背不涂。一天后,比较两只手背被灼伤的程度乙第一天手背涂上防晒霜,第二天不涂。比较这两天手背被灼伤
3、的程度丙在同学的手背上涂上防晒霜,自己的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手背与同学手背被灼伤的程度T手心上涂上防晒霜,手背上不涂。一天后,比较手心与手背被灼伤的程度A.甲B.乙C.丙D.丁5 .某同学家有一批盆栽的杜鹃,过去一直开深红色的花,今年却开出了浅红色的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浅红色的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设是不相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OOA.修改假设,重新实验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设相符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设相符D.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6 .科学实验设计,需要思考的问题程序有:I从实际出发,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2查阅收集资料,了解与课题有
4、关的知识和经验;针对研究的课题,明确实验的目的;,了解现有的仪器设备和可能的实验条件。一般情况下,上述问题程序的合理顺序是()A.1?:1IB.?注I1C.V?JD.【3!T7 .平面镜对光既不会聚也不发散,那么凹面镜对光会有什么作用呢?小枫开动脑筋,找到了所有可能的情况:会聚、发散、既不会聚也不发散。然后,他利用激光笔手电筒对着凹面镜照射,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小枫的学习经历了怎样的过程()A.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8 .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交流与评估C.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D.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分析和论证8 .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
5、运动”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O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B.进一步查找资料并重新作出假设C.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D.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9 .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D.获得结论10 .小明和小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明说:“我的弹性比你的好。”小华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小明可选择下列哪个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A.两球向墙扔去,比较它们反弹时离墙的距离B.手触摸两球,看哪一个球较硬C.
6、把两球从离地面相同高度处由静止下落,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D.把两球向地面掷下,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11 .我们要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探究,下面对探究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平时要注意身边的各种现象,善于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可以不受限制,随意猜想C.收集数据要实事求是,不能随意改动数据D.分析论证要相信科学,不要迷信权威12 .当你肚子疼到医院看病时,医生通常问你哪里疼,有无拉肚子,是否感觉疲劳,然后用手触摸一下你疼痛的部位,并叫你去化验血液、大便等,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A.提出问题B.进行实验C.建立假设D.获取事实与证据二、填空题13 .交通安全关系千家万户,认真观察,发现为提醒
7、司机朋友,在道路旁边设置了“雨(雪)天路滑,减速慢行”的温馨警示牌。请你就上面的提示提出一个科学探究的问题。(2)为探究上述问题,在设计实施方案时,你认为要采取的物理方法是(填“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o14 .以下是某同学开展探究活动的几个步骤,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小明发现池水中有小白点在浮动,仔细看了很久。他想这是什么生物呢?于是取出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原来是草履虫。以上叙述中,属于提出问题的是,属于进行实验的是O三、实验探究题15 .媒体报道某餐馆的一道名菜含有黄樟素。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可能会导致癌症;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
8、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实验以及得出结论。上文属于科学探究过程的0(2)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步骤(填序号)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答案和解析1 .【答案】D【解析】科学家不断提出新问题,搜集信息,把考察或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经过分析、论证,得出结论,此说法中确实展现了科学家对自然界的事物的存在、发展和变化的研究方法,D符合题意。2 .【答案】C【解析】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有一定科学性和逻辑性的。科学探究首先应该提出问题,然后根据问题建立假设,并制订相应的方
9、案,然后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并检验、交流。故选C。3 .【答案】D【解析】【分析】蝙蝠可以发出并接收超声,用来对障碍物进行定位。如果不能接收,则无法进行定位,学生要掌握声音知识,包括超声、次声、音调等内容。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知识的积累。了解蝙蝠利用超声波定位的知识;蝙蝠是利用超声波进行探测信息和定位。【解答】A.通过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实验可以研究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故A选项是该实验所研究的。B.通过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实验可以研究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故B选项是该实验所研究的。C.通过第一次和第三次实验的可以研究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故C选项是该实验所研究的。D.铃铛是怎样发声
10、的本题并未涉及,故D选项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故选D。4 .【答案】A【解析】【分析】在科学实验中,当实验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时,必须控制好变量,在进行防晒效果实验中,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中时间因素、个人体质因素、相同部位的皮肤因素等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这些影响因素在对照实验中必须控制一致。【解答】A.甲,由于采取要两只手背一只涂抹、一只不涂抹防晒霜进行对照实验,对照实验的影响因素基本一致,所获得的实验结果较为科学;故其方案最为合理;B.乙,由于采不同时间涂抹,会由于时间因素控制不当、天气的变化成为对照实验的不同因素,因此,实验结果不具有科学性;故其方案不合理;C.丙,由于采取不同实验
11、者,会因个人的体质因素不同,而让对照实验因影响因素不同,因此,实验结果不具有科学性,故其方案不合理;D.丁,由于采取不同部位的皮肤进行对照实验,使对照实验的影响因素不同,因此,实验结果不具有科学性;故其方案不合理;故选Ao5 .【答案】A【解析】【分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精神,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倡导科学的探究精神。【解答】AD经实验论证(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说明猜想错误,应修改猜想,再进行实验论证,故A正确,D错;BC应尊重实验结论,猜想有可能是错误的,不能为了猜想而修改过程和实验
12、结果,故BC都错。故选A。6 .【答案】D【解析】科学实验设计,需要思考的问题程序有:【针对研究的课题,明确实验的目的;!查阅收集资料,了解与课题有关的知识和经验;【了解现有的仪器设备和可能的实验条件;1从实际出发,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本题应选D。7 .【答案】C【解析】科学探究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等几个环节。题中“凹面镜对光会有什么作用呢”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题”。“找到了所有可能的情况:会聚、发散、既不会聚也不发散”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假设”。“他利用激光笔手电筒对着凹面镜照射”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8 .【答
13、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掌握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蚯蚓是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在粗糙纸面时,刚毛能固定和支撑身体,爬得快;在光滑的玻璃上,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爬的慢。因此蚯蚓在粗糙纸面上的运动速度比它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要快。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
14、,这就是所要探究的问题,其它量皆相同,并且是适宜的,实验应有对照组和实验组,并且重复实验几次,实验的问题、假设、结论最好一致。尤其在做假设时最好是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或生活经验做正面的假设,这样才能和实验的结果保持一致。如果做反面假设,如本题的假设,就会与实验的结果相反,这时我们要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正面的假设。故选B。9 .【答案】B【解析】“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的环节。10 .【答案】c【解析】两球向墙扔去,两球反弹的大小与用力的大小有关,不能根据它们反弹时离墙的距离区分弹性的大小,A不符合题意;球的硬度不能决定弹性的大小,B不符合题意
15、;把两球从离地面相同高度处由静止下落,除了球所受到的重力,不受其他作用力,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这种方案是合理的,C符合题意;把两球向地面掷下,反弹高度与用力的大小有关,D不符合题意。.【答案】B【解析】猜想与假设不是随意猜想,而是针对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故选B。12 .【答案】D【解析】探究过程一般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然后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并设计探究的方案,再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获取事实与证据。13 .【答案】湿的路面的粗糙程度是否比干的路面的粗糙程度小(答案合理即可)控制变量法【解析】(1)可以探究湿的路面的粗糙程度是否比干的路面的粗糙程度小(答案合理即可)。(2)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14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学探究的过程。由题意可知,题目中属于提出问题的是他想这是什么生物呢?属于进行实验的是于是取出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故填“、”。15.【答案】(1)作出假设;(2)错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