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的有效介入 论文.docx
《浅谈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的有效介入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的有效介入 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浅谈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的有效介入内容摘要: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有效途径,幼儿天生喜欢游戏,通过游戏,幼儿在情感以及社会性交往都会有所提高。特别是幼儿自主游戏,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利用幼儿的这一特点,遵循“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创设游戏环境,通过室内室外的多种自主游戏,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和探索创造的优良品质。幼儿教师利用自主游戏的趣味性和幼儿对游戏的喜爱,引导幼儿在游戏中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实现游戏的教育作用,促进幼儿是自主性发展。教师在自主游戏中的有效引导,既能充分调动幼儿是积极性,又能培养幼儿自主能力和乐于探索的优秀品质。然而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的有效介入,可以帮助维持幼
2、儿在游戏中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游戏安全性、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这些目标的实现是需要教师认真观察游戏进程和幼儿在游戏中的各种表现,以便在适当的时机介入,同时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机智给予幼儿恰当的引导。关键词:幼儿自主游戏教师有效介入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生来就是活泼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对于孩子来说,游戏就是生命,生命就是游戏。”高尔基曾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他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并负有改造他的使命”。所以,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原则,在游戏中让幼儿的身体、情认知、社会交往都得到发展。幼儿的自主性主要表现为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游戏类型,充分发挥主动性
3、和创造性,在开展自主游戏时,首先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创设轻松愉悦、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环境,同时,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中班部分幼儿甚至可以自主创编游戏规则和内容,以实现自身游戏能力的发展,以及初步感受探索后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大班幼儿抽象思维开始萌发,能够自主设计简单的游戏规则,主导游戏进行,促进游戏向既定目标发展。教师是自主游戏的引导者、支持者、观察者,在自主游戏中有效的观察,适时介入能更好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一、幼儿自主游戏需要教师介入首先,幼儿园教师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和年龄阶段发展特点,依据教学目标,结合本班幼儿实际发展情况创设各种游戏环境,为幼儿自主游戏提供丰富材料,其次,教
4、师是幼儿自主游戏的观察者。第二、幼儿自主游戏时,教师认真观察幼儿在玩什么、怎么玩、游戏的进程、幼儿玩游戏时的情绪情感及专注力等情况,以便更好的了解幼儿实际的游戏能力和游戏需要。第三、由于幼儿专注力的时间较短、想象力跳跃性较大、有时分不清现实和想象,在自主游戏中具体表现为时常换玩具、换材料,与同伴发生争执,在游戏中模仿所看电子产品中的不恰当片段。所以,教师在自主游戏中有效的介入,适当引导幼儿进行游戏探索,对幼儿的创造性发展有所帮助,同时,教师适当的介入,引导幼儿围绕游戏讨论交流,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二、幼儿自主游戏的选择和创设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
5、育于各项活动之中”。自主游戏是幼儿主动投入游戏,动脑动手积极作用于活动材料,自主展开和交流,体验性和创造性地进行游戏的活动。教师选择可塑性、灵活性、发展性的游戏更有利于幼儿在游戏中认真思考、协同合作、愉快体验。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身体发展迅速,肌肉力量增强,情感倾向于稳定,抽象思维能力萌发,竞争意识、合作意识、规则意识逐渐增强,幼儿的自主性更为强烈。所以教师在创设游戏环境时既要充分考虑幼儿年龄阶段特点,又要遵循幼儿发展规律;既要考虑游戏的思想健康积极,又要避免破坏和暴力思想;游戏中既要有一定的竞争机制,又要设置好安全保障措施;既要提供多样性、差异性、丰富性的材料,又要给自主游
6、戏留有充足的时间和场所。符合这些特点的自主游戏中区角游戏和民间游戏更具有开拓性和创设性,幼儿可以灵活选择,自主推进游戏进程。在大班幼儿区域创设中,在美工区,我有意多投放一些半成品操作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在语言区,投放了头饰、手偶、服装供幼儿自主表演;在科学区,投放了科学小实验,幼儿自主选择操作探究,观察和记录。三、教师不当介入限制了幼儿自主探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幼儿是自主游戏的主体,是游戏的主要参与者,教师是引导者和支持者。教师适时有效介入幼儿自主游戏对游戏的进行和幼儿的发展意义重大,但是因为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师个人素质等原因,教师在介入时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7、第一、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经常不自觉地暗示幼儿按照自己预想的规则和流程进行游戏。如:大班玩轮胎游戏活动中,幼儿在尝试探索轮胎玩法时,教师制止幼儿钻轮胎洞的行为,限制了幼儿的活动和动作发展。教师如果引导幼儿想办法把轮胎固定住,以保证活动的安全,然后让幼儿继续探索,幼儿可能会创造出更多的钻洞玩法。第二、教师角色错位。传统教学中教师主体地位根深蒂固,一些教师被长期积累的经验影响,指令式、灌输式地指辉幼儿游戏活动进行,这是不可取的。幼儿年龄小,没有充分的生活经验,但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游戏中有时出现与现实生活不符,甚至前后矛盾的情况都是幼儿的年龄特点。第三、以自身的经验和知识为标准,发现幼儿游戏中
8、有不符合实际的环节强行打断,试图引导幼儿回归“正轨”。教师的强硬打断和阻止,对幼儿进行相应的常识教育,打击了幼儿尝试的兴趣,扼杀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的机会,也剥夺了幼儿试错的勇气,这与幼儿教育中发展适宜性原则背道而驰。第四、教师完全放任幼儿自行游戏,整个过程不介入,没能发挥教师的作用,这也是不行的,这样发现不了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如:游戏进程中游戏本身存在的困难、同伴合作不协调等,幼儿可能会很快失去兴趣、中止游戏,甚至发生冲突。所以教师须时刻观察,及时引导和介入。四、教师适时介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教师创设优质的自主游戏环境,为幼儿自主性探索提供充足的条件。该环境既要符合幼儿年龄阶段特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的有效介入 论文 浅谈 幼儿 自主 游戏 教师 有效 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