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之唯物史观类选择题(解析版).docx
《核心素养之唯物史观类选择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心素养之唯物史观类选择题(解析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核心素养之唯物史观类选择题(解析版)【基本内涵】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素养目的】能够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基本原理】1 .人类社会及其历史是客观存在的。2 .人类社会历史按照不以人的意志为
2、转移的客观必然规律向前发展(人类的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3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4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5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6 .阶级分析方法。7 .人类社会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8 .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科学实验(指自然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9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亦承认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等。【典例分析】我们要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解读宗教,下列关于佛教说法正确的有()佛教产生于东汉末年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迎合贫苦民众的愿望,得到统治者的扶持,因此得以传播佛教对我
3、国思想文化、文学艺术以及节日习俗都产生了深刻影响A.B.C.D.【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佛教产生于古印度,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迎合贫苦民众的愿望,得到统治者的扶持,因此得以传播,它对我国思想文化、文学艺术以及节日习俗都产生了深刻影响,选项D符合题意;佛教产生古印度,不符合历史客观存在,选项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提分秘籍】一.道教和佛教1 .道教:(1)东汉末年,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尊奉老子和黄帝.(2)张陵创立五斗米教,出五斗米就可入道或治病。(3)相关内容:青城山、玉皇大帝、炼丹、八仙过海等。2 .佛教:(1)创立: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其创始人
4、是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2)传入我国:张骞通西域后(西汉),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西域僧人运载佛经到洛阳(白马寺,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3)影响: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二.佛教1 .时间:公元前6世纪2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3 .教义:(1)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2)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4 .佛教的传播:(1)公元前
5、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2)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三.基督教1 .时间、地点、人物:1世纪时,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传道者宣传说,耶稣是“救世主”。2 .教义: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3 .发展: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四 .伊斯兰教1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的背景:(1)阿拉伯半岛尚未统一,部落间为争夺水源与牧场,相互仇杀。(2)多神崇拜成为民族统一和发展的严重阻碍。在这种情况下,穆罕默德提出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创立伊斯兰教。2 .伊斯兰
6、教的建立:(1)创立时间:公元7世纪初.(2)创立者:穆罕默德.(3)发源地:阿拉伯半岛。(4)伊斯兰教的信徒称“穆斯林”(顺从着);其经典教义是古兰经.3 .穆罕默德的传教活动:穆罕默德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创立了伊斯兰教;最初在麦加城传教,遭到当地传统势力的反对;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穆斯林公社;630年,占领了麦加城。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4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的影响: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反映了阿拉伯人渴望实现统一;它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五 .道教迅速传播的原因1 .道教教义迎合了封建统治者
7、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统治者利用道教统治人民。2 .治病传道,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六 .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利用宗教的原因1 .有利于统治者维持等级秩序。2 .消磨劳苦大众的斗争意识。七.结合当时社会情况,百姓信奉佛教的原因:佛教教义,使其得到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加之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这推动了佛教在中国传播。八.世界三大宗教的比较名称创始人时间诞生地经典教义佛教乔达摩悉达多前6世纪古印度金刚经众生平等、忍耐修行基督教耶稣1世纪巴勒斯坦圣经耶稣是救世主,教人忍受苦难死后升天堂伊斯兰教穆罕默德7世纪阿拉伯地区麦加古兰经安拉是宇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核心 素养 唯物史观 选择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