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子宫颈癌抗血管生成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3年版).docx
《最新:子宫颈癌抗血管生成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3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子宫颈癌抗血管生成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3年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最新:子宫颈癌抗血管生成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3年版)1引言在全球范围内,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4位1。随着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接种的普及和规范化筛查的开展,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已显著下降,而在包括我国在内等一些相对欠发达国家,子宫颈癌仍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2023年我国新发子宫颈癌111820例,死亡61579例,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心健康2。早期子宫颈癌预后好,但转移和复发患者预后极差,中位总生存期(overa11surviva1zmOS)约为712个月,5年总生存率仅为17%3-4o新生血管(neovascu1arization)在子宫颈癌的发生发
2、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成为子宫颈癌靶向治疗的重要靶点之一。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干预,可使肿瘤新生血管正常化或降低新生血管密度,从而延缓肿瘤生长甚至杀灭肿瘤,已成为治疗子宫颈癌的重要方法。已有证据显示,抗血管生成药物与其他系统治疗药物,包括化疗和免疫治疗联合具有协同作用。目前,靶向肿瘤血管新生的药物可分为3类5: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1arendothe1ia1growthfactorreceptor,VEGF)及其受体(vascu1arendothe1ia1growthfactorreceptor,VEGFR)的大分子单克隆抗体、靶点包括VEGFR的多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
3、sinekinaseinhibitorzTKI)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贝伐(珠)单抗是VEGFR类药物的经典代表,已在我国获批用于晚期、复发和转移性子宫颈癌的治疗。阿帕替尼等TK1S也证实对子宫颈癌有效。有研究初步证实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子宫颈癌有效,但缺少高质量证据,本指南不做推荐。随着更多血管新生靶点的开发和药物可及性的不断提高,抗血管生成药物已成为子宫颈癌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中国抗癌协会宫颈癌专业委员会对现有子宫颈癌抗血管生成药物临床应用的证据进行了总结,在我国临床实践特点背景下制订了本指南,以指导我国子宫颈癌治疗中抗血管生成药物的规范应用和科学管理,提高我国子宫颈癌规范化
4、治疗水平。2指南制定方法学本指南由专家组组长与执笔者基于临床研究证据和临床经验,整理形成初稿,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xEmbase.CNK1万方等。英文文献检索主题词为antiangiogenesismmcervica1cancertyrosinekinaseinhibitorvascu1arendothe1ia1growthfactorreceptorbevacizumabramucirumabpazopanibcetuximab1envatiniban1otinibcediranibapatinibsunitinib等。然后由编写专家组对指南内容进行讨论确定推荐意见,最后由专委会指南编
5、写专家委员会审定。指南中的推荐意见是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组广泛认可的临床经验而形成。指南推荐等级遵循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1ComprehensiveCancerNetwork,NCCN)指南证据级别和推荐等级分级法。见表1。表1NCCN指南证据级别和推荐等级及代表意义证据级别和推荐等级1级基于高级别证据,指南编写委员会一致认为该处理/干预是恰当的2A级基于低级别证据,指南编写委员会一致认为该处理/干预是恰当的2B级基于低级别证据,指南编写委员会成员多数认为该处理/干预是恰当的3级基于任何级别证据,指南编写委员会对于该处理/F预是否恰当存在较大争议优先选择等级优先选择干预手段疗
6、效、安全性确定,且有证据支持;多数可负担其他推荐干预手段疗效、安全性欠佳,或毒副反应显著.或证据尚不充分;得到相似效果时,患者负担重特定情况干预手段适用于特点人群(会有特定定义和推荐)下可用3子宫颈癌抗血管生成药物使用概况和靶点比较目前,子宫颈癌治疗中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作用通路主要集中在VEGF-VEGFR,其中VEGFR激活,特别是胞内段活化,是启动血管新生的关键事件5-7。VEGFR包括3个家族成员:VEGFR-1主要作用于造血干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负责细胞的招募、激活和迁移;VEGFR-2主要调节血管内皮功能;VEGFR-3调节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因此,VEGFR-2是调节血管新生
7、的主要靶点,该受体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是目前肿瘤治疗中主要针对的靶点。VEGFR三种受体结构相似,使得VEGFR-2抑制剂可同时抑制其他两种受体并阻断相应功能,如同时抑制VEGFR-1可强化对肿瘤细胞迁移的抑制,而抑制VEGFR-3则可减少淋巴转移。此外,一些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成员,包括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1ate1et-derivedgrowthfactor/receptor,PDGF/PD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1astgrowthfactor/receptor,FGF/FGFR)、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o1ony-stimu1atingfactor-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子宫颈癌 血管 生成 药物 临床 应用 指南 2023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