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业—1.5物质的溶解(一)(6)(含答案).docx
《暑假作业—1.5物质的溶解(一)(6)(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暑假作业—1.5物质的溶解(一)(6)(含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初一科学暑假作业一一物质的溶解(一)(6)班级:姓名:一、单选题1 .在盛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明显升高.这种物质可能是()A.氯化钠固体B.氢氧化钠固体C.硝酸镂固体D.蔗糖2 .下列条件中,对物质的溶解性没有影响的是()A.温度和物质的种类B.压强和物质的种类C.温度和压强D.物质的颗粒大小3 .探究比较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性,必须控制相同的条件是()A.温度B.水的质量C.搅拌的速度D.固体颗粒的大小4 .下列固体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升高的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镂生石灰A.B.C.D.5 .(2019东营)夏季,鱼虾养殖池内常设置一些水泵,把水喷向空中,从科
2、学角度分析,喷水的目的是()A.降低养殖池内水的温度B.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便于氧气溶解C.增加观赏性D.便于太阳照射,杀灭水中的病菌.欲比较因温度改变而引起溶质溶解速率的变化,分析图中所示设计,你认为()A.甲与乙可以比较B.甲与丙可以比较C.丙与丁可以比较D.条件不等同,均不能比较6 .如图,往试管内的水中加入下列物质,能使气球膨胀的是()气球A.蔗糖B.硝酸镂C.氯化钠D.氢氧化钠7 .小琪同学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A.蔗糖B.硝酸镂C.氯化钠D.氢氧化钠8 .某小组同学在时,分别向三个盛有水的烧杯
3、中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充分溶解后,记录数据如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物质种类甲乙丙未溶斛固体的腹fit/g61OA.甲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B.乙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9:IOOC.丙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时,甲的溶解度乙的溶解度80的水较快溶解0.5g粉末状冰糖100m1、80的水快速溶解100m1目二二三三IIOOm1x80七的水IOOm1x80七的水(1)通过对比实验和实验的实验现象,可验证猜想(填字(2)通过对比实验和实验的实验现象,可验证猜想(填字母),得到的结论是:当水温等其他条件一定时,冰糖的颗粒越小,溶解速度(选填快或慢”).(3)如果
4、茗茗要验证猜想C,应如何操作:18 .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趣味实验:分液漏斗中盛有水,导管中有一段红墨水,号烧杯中盛有硝酸镂固体,号烧杯中盛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缓缓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什么现象?并解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参考答案1 .答案:B2 .答案:D3 .答案:B4 .答案:D5 .答案:B解析:A.设置一些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溶于水的氧气量增加而不是降低养殖池内水的温度,故选项错误;B.设置一些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溶于水的氧气量增加,故选项正确;C.设置一些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而不是增加观赏性,故选项
5、错误;D.设置一些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而不是便于太阳照射、杀灭水中的病菌,故选项错误.故选B.6 .答案:D解析: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正确方法进行分析解答。7 .答案:D解析:往试管中的水加入下列物质,能使气球膨胀,说明加入的物质溶于水放热,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A.蔗糖加入水中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错误;8 .硝酸镂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错误;C.氯化钠加入水中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错误;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正确.故选D.8.答案:D解析:A.蔗糖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变化不大。8 .硝酸镂晶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下降,不能使石蜡融化。C.食盐溶于水时,溶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暑假 作业 1.5 物质 溶解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