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双文本阅读:贤主不苟得忠臣不苟利(附答案与译文).docx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贤主不苟得忠臣不苟利(附答案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双文本阅读:贤主不苟得忠臣不苟利(附答案与译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文言文双文本阅读:贤主不苟得,忠臣不苟利(附答案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4题。材料一:贤主不苟得,忠臣不苟利。何以明之?中行穆伯攻鼓,弗能下。豌闻伦曰:“鼓之置去,闻伦知之。请无罢武大夫,而鼓可得也。”穆伯弗应。左右曰:“不折一戟,不伤一卒,而鼓可得也。君奚为弗使?”穆伯曰:“闻伦为人,佞而不仁。若使闻伦下之,吾可以勿赏乎?若赏之,是赏佞人。佞人得志,是使晋国之武,舍仁而从佞。承得鼓,将何所用之!”攻城者,欲以广地也,得地不取者,见其本而知其末也。秦穆公使孟盟举兵袭郑。过周以东。郑之贾人弦高、蹇他相与谋曰:“师行数千里,数绝诸侯之地,其势必袭郑。凡袭国者,以为无备也。今示以知其情,
2、必不敢进。”乃矫郑伯之命,以十二牛劳之。三率相与谋曰:“凡袭人者,以为弗知。今已知之矣。守备必固,进必无功。”乃还师而反。晋先轸举兵击之,大破之被。郑伯乃以存国之功赏弦高,弦高辞之曰:“诞而得赏,则郑国之信废矣。为国而无信,是俗败也,赏一人而败国俗,仁者弗为也。以不信得厚赏,义者弗为也。”遂以其属徒东夷,终身不反。(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材料二:贤者之事也,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可,必中理然后动,必当义然后举。此忠臣之行也,贤主之所说,而不肖主之所不说。韭整其吏生之吏与贤生同立甚实则与黄生直异。异,故其功名祸福亦异。异,故子胥见说于阖闾,而恶乎夫差;比干生而恶于商,死而见说乎周。武王至殷郊,系堕。
3、五人御于前,莫肯之为,曰:“吾皆/事君者,非系也。”武王左释白羽,右释黄钺,勉而自为系。孔子闻之曰:“此五人者之所以为王者佐也,不肖主之所弗安也。”故天子有不胜细民者,天下有不胜千乘者。秦缪公见戎由余,说而欲留之,由余不肯。缪公以告蹇叔。蹇叔曰:“君以告内史廖。”内史廖对日:“戎人不达于五音与五味,君不若遗之。缪公以女乐二八与良宰遗之。戎王喜,迷惑大乱,饮酒昼夜不休。由余骤谏而不听,因怒而归缪公也。蹇叔非不能为内史廖之所为也,其义不行也。缪公能令人臣时立其正义,故雪宥殳之耻,而西至河雍也。(节选自吕氏春秋不苟)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4、,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非恶其声也A人主虽不肖B其说C忠臣之声D与贤主E同F行G日其实H则与贤主有异。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啬夫,既可以解释为农夫,也可以用来表示官吏名称,在材料一中则指的是后者。8. “虽得鼓”的“虽”译为虽然,与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中“虽”含义相同。C.阿,是迎合、偏袒的意思,与成语“刚正不阿”“阿其所好”的“阿”意思一样。D.材料二中“所以”,与“师者,所以传道受让解惑也”中“所以”意义用法相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闻伦不用武力就能拿下鼓地,但穆伯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 文本 阅读 不苟 忠臣 答案 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