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文化散文.docx
《文本解读:文化散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本解读:文化散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076【文本解读】文化散文为了更好地进行2023年高三散文一轮复习、拓宽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现特从散文史的角度分专题系统梳理散文,了解不同类别散文的发展脉络、出现原因及其特点,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开发出教案与学案,从而提升语文教学与复习的效率。本期梳理“文化散文”(张振金著中国当代散文史记,百花文艺出版社2012年出版)。一、文化散文出现的原因1 .上承“五四”新文学以“改造国民灵魂”为核心的启蒙精神和理性精神的传统。2 .新时期散文的发展,由政治反思进入到文化反思。3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寻根文学在作品中表现民族的风俗人情、伦理观念和民族心理,作品有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如贾平凹的商
2、州初录、余秋雨文化苦旅。4 .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市场经济激发了人们片面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的思想,这就促使散文家对社会、对人生的关注。文化散文的内容应当包括以下三个层面:一是传统的文化精神,从文化古迹或人文风情中,寻求中国文化的内涵和文化人格的构成;二是当代的文化意识,站在时代思想的高度,表现当代人的审美意趣、文化心理。以及对于生命、宇宙、人类的文化感悟;三是作者的文化品格,作者以自己的人生体验融入文化思考之中,表现出鲜明的精神个性和文化品格。【批注】“文化散文”出现的原因可以作为专题复习课的引子,让学生了解其来龙去脉。三个层面对开发“文化散文的课程很有帮助,给我的启发是:1 .要从三个侧面来
3、梳理文化:传统文化、当代文化、作者文化。那么就要结合高考题和模拟题中的“文化散文”来分类探讨这三类文化特征。2 .要从文化的内容来梳理文化:如文化古迹、人文风情、时代思想、人生体验。这是读文化散文的抓手。3 .要从终极目标来梳理文化:也就是说作者这样表达的目的是什么,如文化中所蕴含的内涵、文化人格、审美意趣、文化心理、精神个性和文化品格等。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1特点(1)描述中国文化的沉重脚印和苦难命运。如道士塔中的道士、风雨天一阁中的藏书楼。(2)借山水风物探求中国文人的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如柳侯祠、苏东坡突围。(3)是在落满中国文化真实步履的莽苍大地中,探求封存久远的中国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
4、C(4)理性精神、哲学意识:对人生、生活、生命、文化、历史、宇宙的哲学思考;理性精神是对人生的悟彻,是对历史的静观,是智慧的闪光,是对平庸琐碎的超越。(5)豁达宏大的气度:潇洒飘逸、理性、诗情。2.理论(1)余秋雨山居笔记小引:“长途跋涉。借山水风物与历史精魂默默对话,寻找自己在辽阔的时间和空间中的生命坐标(2)文化苦旅的“自序”:“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3)文明碎片的“题叙“:”主要是为了倾吐一种文化感受”,而且,”至少有一个最原始的主题:什么是蒙昧和
5、野蛮,什么是它们的对手文明?”三、张承志张承志,回族。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早年的作品带有浪漫主义色彩,语言充满诗意,洋溢着青春热情的理想主义气息。后来的作品转向伊斯兰教题材,引起过不少争议。代表作有北方的河、黑骏马、心灵史等。已出版各类著作30余种。1 .草原文化:四年的草原生活,一方面使张承志体验并熟悉了草原的迷人风景、生活习俗和历史传说;另一方面,草原人民尤其是回族人民纯挚朴素的感情、强悍坚韧的性格、博大深厚的仁爱,深深地陶冶了他,塑造了他,赋予他独特的艺术气质和精神品格,激发了他艺术创造的活力和才华。他把大西北这片荒瘠土地的自然风景与人民心灵性格的体验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本 解读 文化 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