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文化散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本解读:文化散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076【文本解读】文化散文为了更好地进行2023年高三散文一轮复习、拓宽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现特从散文史的角度分专题系统梳理散文,了解不同类别散文的发展脉络、出现原因及其特点,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开发出教案与学案,从而提升语文教学与复习的效率。本期梳理“文化散文”(张振金著中国当代散文史记,百花文艺出版社2012年出版)。一、文化散文出现的原因1 .上承“五四”新文学以“改造国民灵魂”为核心的启蒙精神和理性精神的传统。2 .新时期散文的发展,由政治反思进入到文化反思。3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寻根文学在作品中表现民族的风俗人情、伦理观念和民族心理,作品有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如贾平凹的商
2、州初录、余秋雨文化苦旅。4 .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市场经济激发了人们片面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的思想,这就促使散文家对社会、对人生的关注。文化散文的内容应当包括以下三个层面:一是传统的文化精神,从文化古迹或人文风情中,寻求中国文化的内涵和文化人格的构成;二是当代的文化意识,站在时代思想的高度,表现当代人的审美意趣、文化心理。以及对于生命、宇宙、人类的文化感悟;三是作者的文化品格,作者以自己的人生体验融入文化思考之中,表现出鲜明的精神个性和文化品格。【批注】“文化散文”出现的原因可以作为专题复习课的引子,让学生了解其来龙去脉。三个层面对开发“文化散文的课程很有帮助,给我的启发是:1 .要从三个侧面来
3、梳理文化:传统文化、当代文化、作者文化。那么就要结合高考题和模拟题中的“文化散文”来分类探讨这三类文化特征。2 .要从文化的内容来梳理文化:如文化古迹、人文风情、时代思想、人生体验。这是读文化散文的抓手。3 .要从终极目标来梳理文化:也就是说作者这样表达的目的是什么,如文化中所蕴含的内涵、文化人格、审美意趣、文化心理、精神个性和文化品格等。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1特点(1)描述中国文化的沉重脚印和苦难命运。如道士塔中的道士、风雨天一阁中的藏书楼。(2)借山水风物探求中国文人的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如柳侯祠、苏东坡突围。(3)是在落满中国文化真实步履的莽苍大地中,探求封存久远的中国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
4、C(4)理性精神、哲学意识:对人生、生活、生命、文化、历史、宇宙的哲学思考;理性精神是对人生的悟彻,是对历史的静观,是智慧的闪光,是对平庸琐碎的超越。(5)豁达宏大的气度:潇洒飘逸、理性、诗情。2.理论(1)余秋雨山居笔记小引:“长途跋涉。借山水风物与历史精魂默默对话,寻找自己在辽阔的时间和空间中的生命坐标(2)文化苦旅的“自序”:“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3)文明碎片的“题叙“:”主要是为了倾吐一种文化感受”,而且,”至少有一个最原始的主题:什么是蒙昧和
5、野蛮,什么是它们的对手文明?”三、张承志张承志,回族。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早年的作品带有浪漫主义色彩,语言充满诗意,洋溢着青春热情的理想主义气息。后来的作品转向伊斯兰教题材,引起过不少争议。代表作有北方的河、黑骏马、心灵史等。已出版各类著作30余种。1 .草原文化:四年的草原生活,一方面使张承志体验并熟悉了草原的迷人风景、生活习俗和历史传说;另一方面,草原人民尤其是回族人民纯挚朴素的感情、强悍坚韧的性格、博大深厚的仁爱,深深地陶冶了他,塑造了他,赋予他独特的艺术气质和精神品格,激发了他艺术创造的活力和才华。他把大西北这片荒瘠土地的自然风景与人民心灵性格的体验交
6、融起来,成了他的散文创作的基本内容,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美。2 .黄土高原文化:黄土地生活环境艰苦;人民战胜艰苦和超越艰苦的勇气,凸现出生命价值的神圣与崇高。如回民的黄土高原。3 .艺术特色:张承志的散文,完全把客观生活化成自己内心的感受,用一种心灵的独白和倾诉的形式来表现。有着强烈的议论性和抒情性。淡化了故事的叙述,疏远了生活的还原,因而,更接近学术性的散文。四、周涛周涛,男,(1946?),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祖籍山西,生于北京,1955年迁居新疆。现为兰州军区创作室主任、一级作家,新疆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代表作有诗集神山、野马群,散文集稀世之鸟、游牧长城、兀立荒原及散文巩乃斯的马哈拉沙
7、尔随笔等。周涛也就是以一种当代人的思想和宏大的文化精神,对落后贫困、几近原始荒野的新疆和西北大地发生深沉的思索,相对封闭、沉静的自然环境,又使他去掉世俗和浮躁之相,对于西北大地的山川风物,包括那狂奔的马,孤独的狼,矫健的山鹰。那震撼山河的信天游,那像山一样沉默朴实的人民,还有那延绵不绝的万里长城,进行独具个性的文化思索。五、史铁生以自我作为观照对象,这当然与新时期自我意识觉醒的文学思潮相关,但他却是独特的。这就是他从自身的生命困境出发。夫咀嚼人生况味,思考活着的意义。现实主义加象征。他的散文代表作我与地坛,写他双腿残废之后,每天摇着轮椅到地坛,”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
8、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地坛的古柏、祭坛、荒草,残疾者的迷茫、痛苦、绝望,母亲的关切、痛楚、挚爱,这一切交织在一起,达到了人与环境,生命与自然的完美契合,构成了一幅宏大而悲壮的图画。这图画是象征的。又是现实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史铁生经受过精神和身体的悲剧性袭击之后,他对于生命的感悟,对于世界的思索,显得格外真实、透彻和富于震撼力。六、韩少功散文集夜行者梦语。夜行者梦语,是韩少功散文的代表作。它通过对“后现代”的剖析,揭示了在物欲横流与精神虚无面前,人类应该怎样认识世界。面对生存,有虚无、迷惘、绝望、焦虑。有荒诞性、反道德、无深度.有丧失自我、礼崩乐坏、中心解构,有过
9、把瘾就死、垮掉的一代、现在世界上谁怕谁.这是上帝死了之后的世界“。”上帝其实是代表一种价值体系“,一种”精神定向”,一种“绝对信仰”。作品极富于思辨的理性精神,闪烁着智慧的异彩,但又常用看似漫不经心的笔墨和幽默调侃的手法,来表现严肃的主题:”人类似乎不能没有依恃,不能没有寄托。上帝之光熄灭之后,萨特们这支口哨吹出来的小曲子,也能凑合着来给夜行者壮壮胆子”。七、梁衡梁衡,1946年出生于山西霍州,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著名散文家、学者、记者、新闻理论家、政论家和科普作家。代表作有:大无大有周恩来晋祠跨越百年的美丽壶口瀑布夏感青山不老把栏杆拍遍等。1地域山水散文:描写北方的山川风物、名胜古
10、迹的那些散文。无论是描写山西的晋祠、娘子关的飞瀑、恒山的悬空寺、石河子的秋色、西北的绿、北京的马列公园等等,他都反复描摹,着意渲染,显示这些山川风物的特色和个性。如山水游记散文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和名山大川。2 .人物散文:这类散文,以理趣见长。他常从一个独特的文化角度舒展开去,展示作为人所特有的一种本质的力量,写出一种人格的力量和做人的道理,高扬理想主义境界引起人们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作品立意高远,见解独到,耐人寻味,有极大的思想冲击力和艺术震撼力。如觅渡写瞿秋白、大无大有周恩来、这思考的窑洞等。3 .语言凝练、锐利、流畅之中,又充满智慧和诗情,构思精到,独出机杼,无论写景、叙事、记人、
11、抒情,都细致真切,情景交融,思考深刻新颖,蕴含着丰富的哲思和厚重的文化色彩,风格豪雄刚健,常常表现出一种澎湃浩荡之气。4 .理性思维:深深地思索它的历史与未来,开掘它的文化和哲学的内涵。八、王充间散文集柳荫絮话、清风白水、沧浪之水、春宽梦窄。从历中文化的角度去观照白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他常常”从一个景点直入历史的沧桑“,”把读自然、读书、读史融为一体”。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境界丰厚。有历中的纵深感;但往往引用古典诗文和历史过多,使作品书卷气过重,生活气息和作者内心体验却相对削弱了。文化随笔面对历史的苍茫、沧桑无语、何处是归程。在追求诗性、哲思、历史感的结合中,恰当地融入作家的人生感悟,高扬主体意识,让自我充分渗入对象领域,使作品闪现理性的光辉,又跃动着作家的真情。九、周国平周国平是生命意识很强的散文家。他善于以随笔的形式,夹叙夹议地表现自己对于生命存在及其价值的思考,以哲理性见长。往往在一些平常惯见的事情,也能生发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道理来。周国平是一位善于在读书中取得智慧,融会贯通,展开想象的作家。这使他的文体具有知识性和书卷气。但他不是抛弄书袋,生存、苦难、幸福、爱情与性爱、人与死这类哲理问题,也极少学究气,笔墨大都舒卷白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