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2020年北京卷文言文《三家分晋》.docx
《文本解读:2020年北京卷文言文《三家分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本解读:2020年北京卷文言文《三家分晋》.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092【文本解读】2023年北京卷文言文三家分晋【注】明天9月1日,正式进入2023届高三语文文言文一轮复习。第一讲:2023年北京卷文言文三家分晋。文章概述: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来源于百度百科“三家分晋”)第一段中有两个人物形象,一是晋出公,二是智伯。晋出公从怒到伐再到“奔”最后到死”,可以看出人物命运的悲剧,作为
2、一个国家的君主,沦落到此,也可以看出晋国的衰落与灭亡。智伯,一个核心人物,“晋国政皆决智伯”,表面为晋国的执政大臣,实质上就是最高统治者,他的做法有二,一联合赵鞅、韩不信、魏侈灭掉了范氏和中行氏,二重立国君,最终加强了政权。通过这两个人物,我们得知在春秋末期,君主权力的下移和国家的四分五裂。第二段继续刻画智伯。“益骄”,扩大地盘;怒”,率韩国、魏国凸显出其霸道、蛮横。第三段着重写权力的斗争。有两组对比值得关注。第一组对比是“民无叛意和韩、魏必反晋阳城被淹没得只剩下三块夹板的厚度,老百姓“悬釜而炊,易子而食”,但“民无叛意”。为什么“民无叛意”?对于老百姓来说,城被淹没是外族入侵导致的,在陷入绝
3、境以后,老百姓连基本的生存都没了,不会起来反抗三家,更不会反抗赵国,那么三家“引汾水灌其城”来钳制老百姓和赵国的目的显然已经达到。“韩、魏必反是谋臣筛疵的预感,他通过对魏桓子、韩康子的“无喜志,有忧色”的细节观察而得出的结论,因为赵国的灭亡会危及到韩和魏。第二组对比是智伯和疵。智伯是主要人物,疵是次要人物,次要人物是用来衬托主要人物。疵已经看出韩、魏的叛逆之心,并将此告诉智伯,可见其忠诚程度之深。面对着赵国被淹这件事,智伯和筛疵从表象所得出的结论有着巨大的差异,智伯感叹“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细细品味,颇有后悔之意,悔自己没有早点运用引水灌城的策略,享受成功后的快感,有洋洋得意之状。而筛疵
4、是冷静的,没有骄傲自满,而是从暗地里细致观察。那么智伯听从了筛疵的建议了吗?继续分析。第四段写韩、魏二子与智伯,智伯与筛疵的对话。对话艺术高深,还得细致分析他们为什么这么说?这么说的意义是什么?二子打消智伯疑虑最重要的话是“夫二家岂不利朝夕分赵氏之田,而欲为危难不可成之事乎!”翻译成“(我们)两家难道不以尽快分到赵氏的地盘为利吗?而要去做那些危险苦难不可能成功并的事吗?”这句话就告诉智伯我们没有反心,如果我们有反心,岂不是早就分了赵国的土地,况且这样做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风险的,费力不讨好的,我们什么都没做,怎么就能看出呢?这不是小人从中挑拨吗?再看智伯的表现,智伯的两处描写可见其未来走向灭亡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家分晋 文本 解读 2020 北京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