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2018年北京卷文言文《积微》《察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本解读:2018年北京卷文言文《积微》《察微》.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094【文本解读】2018年北京卷文言文积微察微【注】明天9月6日,讲解2018年北京卷文言文积微、察微。一、积微积微,月不胜【1】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凡人好傲慢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2】于小事者矣。是何也?则小事之至也数,其悬【3】日也博,其为积也大。大事之至也稀,其悬日也浅,其为积也小。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故王者敬日,霸者敬时,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亡国至亡而后知亡,至死而后知死,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霸者之善著焉,可以时记也;王者之功名,不可胜日志也。财物资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诗日:“德【4】如毛,民鲜克举之。“
2、此之谓也。(取材于荀子)注释:【1】胜,超过。本句意思是,月不如日重要。【2】敦比:注重从事。本句意思是,像这样,那么只顾处理大事的就不如注重从事小事的。3悬:悬挂,此处意思是存在。4】分量轻。【批注】本篇讲述了“积微”的重要性。首先,作者按照时间“日”、“月、”时、“岁,从小到大进行比较,强调越小越重要。然后举例子,在现实中,人们常常忽略小事,喜欢从事大事,然而干大事的人却不如干小事的人。“是何也?”设问,作者引起读者思考,作者继续分析。接下来,作者对比分析“小事”与大事”,其差别存在于“数”与“稀、博与浅、大与“小工最后推理出四类人的最终结果,“善日者”则“王”、“善时者”则“霸”、“补漏
3、者则危、大荒者”则“亡”,这四类人的程度是一个比一个严重。接着,再次推理出四类人的做法“王者”则敬日”、“霸者”则敬时危者则“戚”、“亡者”则“知亡”。对于这四者,作者显然是赞同“王者”和“霸者”,“王者每天都有着“功名”,“霸者”每天都有着“善作者以“财物资宝”来类比,“财物资宝以大为最重要,而“政教功名则是从微小处积累方可速成。最后作者再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来说明德行虽然很小,但是人们很少能够做到,原因在于不愿意从小处积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过荀子的劝学,在高三复习时,教师要在教材和试题之间建立起有效的链接,将荀子的说理方法迁移到本文中。总的来说,我读完后最大的感受是荀子的说理方法多样,有对比、
4、类比、举例、引用等,还有一点就是说理的气势强大,这主要得益于作者使用了层层递进的逻辑推理方法,一环紧扣一环,对称句的使用使得文章读起来具有整齐之美、铿锵有力。【提炼教学点】1 .以“积微”微话题,镶嵌其中的重点语句来进行微写作。2 .迁移文中的多种论证方式。二、察微使治乱存亡若高山之与深谿xT,若白垩同之与黑漆,则无所用智,虽愚犹可矣。且【1】治乱存亡则不然。如可知,如可不知;如可见,如可不见。故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犹尚有管叔、蔡叔之事【2】与东夷八国不听之谋。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
5、,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取材于吕氏春秋)注释:【1】且:连词,表示转折。【2】管叔、蔡叔之事:指叛逆之事。【批注】本片段的论点是“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运用假设、比喻论证”使若”来说理,还运用举例论证,“管叔、蔡叔之事、东夷八国不听之谋”以及“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资料扩充】1 .防微杜渐是很难达到的智慧。武王出于信任,分封兄弟管叔、蔡叔,管理殷商遗民,却不曾料想二人日后会谋反。圣明的君主、慎之又慎的
6、选择,却也未能避免错误。这并不是因为君王疏漏。而是因为事物矛盾的激化是一个过程,人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判断潜在的威胁。这取决于对细微征兆的合理把握。所以见微知著才是根本。吕子认为,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尧舜和凡、人是没有不同的。圣人之所以有智慧,就是能够在复杂的现象中,找到世事变化的起点,这需要有对事物规律的深刻认识。子贡只知道谦让是对的,却未见后果,像他这样的君子很多,但像孔子那样的圣贤毕竟太少了。2 .察微是先识览的第六篇,阐发了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的道理。文章指出:“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围绕这一观点,从正反两方面加以举例论证。文章赞扬了孔子的见之以细,观化远也”,表
7、明智士贤者应该处心积虑,明察秋毫,看清事情的发展变化,防患于未然。文章还列举了吴楚卑梁之争、宋华元飨士而忘其御、鲁昭公听信谗言而不辨其义三件事例,从反面说明了小处不察,必然会酿成大患,所以应知从小事观远化的道理。3 .两件事情,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两个完全相反的效果。道德不是投资,人不应该为了获取利益而去做好事,这没什么可说的。然而,做了好事,别人感激你,进行报答,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子贡和子路遇上的就是这类问题,子贡花钱赎回了人,按规定本该由国家还给他这笔费用,但他却回绝了,这样做,在道德上是很高尚的,他有这个心也有这个力,但毕竟想得太窄了。他根本没有意识到,在道德之外还有一个法令,也没有意
8、识到,像他这样又有道德又有钱的人在鲁国恐怕只有他子贡一个人。其他人再遇到做奴仆的鲁国人,就会想,我若赎了他,再去国库中领取费用,别人是否会认为我不高尚呢?于是就不会花钱赎人了。子贡的做法使法令失去了效力。子路就不同了,虽然救人不图回报,但对答谢并不拒绝,大大方方地收下了别人酬谢的牛。孔子不是就事论事,不是只在救人者与获救者这个小范围中来看问题,而是从社会整体看问题,他的观点很明确,按照规定,考虑到社会效果,该拿的,也就是合理的,一定要拿。这绝不是个人的事情,它关系法令的权威和社会风气。(高路.儒家第一课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7.10:103.)4 .又有一天,孔子的另一名弟子子路
9、救起了一名溺水者,那人由衷感激并送了一头牛给子路作为谢礼,子路收下了。一头牛的谢礼可真是够重的啊!农民耕地要靠牛,牛关系到一家人的生计啊!你再看古代祭祀中用到的牺牲(即祭品),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只有羊、猪而没有牛的为“少牢”。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两者的区别就是一个有牛一个没有牛。可以想象,在农耕社会,无论对于底层劳动人民还是上层统治者,牛是何等贵重!5 .其实鲁国那条法律的用意是鼓励每一个人只要有机会,就可以惠而不费地做一件大好事(于国于家于被赎者自己皆有利),哪怕你暂时没有预付赎金的
10、能力,也可以去借来赎金为同胞赎身,因为你一回国马上就可以公费报销,自己不会有任何损失。子贡的错误在于把原本人人都能达到的道德标准超拔到了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只有少数富豪,而且还要是有爱心的富豪才可能做到)。如果鲁国君主将子贡之举树为楷模,大肆通报、嘉奖、宣传乃至全国推广,会有什么后果?很明显,迫于政府导向与道德舆论,人人都会表态向子贡学习,然而,真正有经济实力又有爱心的人塞塞无几,说说容易做到难,一切很快就会流于口号,赎人政策会迅速流产。所以,一个子贡被树立了起来,千万个平凡人倒了下去。整个社会的表面道德标准如火如茶(口号喊得山响),而实际道德标准却每况愈下(绝大多数人缺乏进行实际行动的经
11、济实力)。6 .尊重本性,恪尽本分,就是最容易普及的“好事”。那些伟大的好事,只有伟大的人才做得来。社会需要伟大的好人,也需要平凡的好人。因为毕竞后者才是大多数。而过分标榜个别好人,往往会滋生一群“吃定”这个好人的人。失去了规则,人性的恶就会自由泛滥。所以王小波说,宣传一个无偿给人理发的人,就制造了一百个贪小便宜的人。社会总的道德水准反而下降了。”硬规贝口不可违,”软规贝V不可缺,“潜规则”不可有。中国人的规则意识还有待继续加强。只有这样,中国的文明程度才会进一步提升。文明社会不仅要人人有想做好人做好事的意愿,也要为人们提供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去做好人做好事的环境法制环境和道德环境。不然,因为一个彭宇案,我们就再也不敢去扶跌倒在路边的老人了;因为一个郭美美,我们就再也不敢信任红十字会了。【提炼教学点】1 .议论文的论证方式。2 .对“察微”为主题进行微写作的训练,要求运用其中的名言句子来镶嵌。3 .引导学生对当下“扶不扶”以及做了好事是否留名的思考。4 .从不同的材料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的深入思考,打通学生的思维,提升认识水平。5 .将材料中的经典语句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提升语文教师语言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