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文:例谈“同伴共读”策略在整本书阅读中的运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论文:例谈“同伴共读”策略在整本书阅读中的运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教师论文:例谈“同伴共读”策略在整本书阅读中的运用一、有约有章让共读有序展开“同伴共读”作为阅读组合,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合作学习体,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否则既浪费时间又形成无序浮夸的学习氛围。故此,每次阅读之前要求所有的学生共同商议好读书规则,大家共同遵守,每个学生都需要有契约精神。【案例展示】为了做好夏洛的网的读书规划,笔者设计了一份长阅读的读书单。夏洛的网读书单本周我们将开启一段有趣的读书之旅,希望爱书的你在一周时间内细细阅读夏洛的网,相信你会获得特别的收获。读完后自由组合成阅读小组,选择一个主题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读书海报,准备全班分享。自由组合规则:1 .需要有男、女同学,每组不超过4人或
2、者4人。2 .可以选择和你阅读主题一样的成员,也可以跟你好朋友成为一组。3 .自选一名组长,在组长带领下高效完成阅读记录卡。合作阅读要求:1 .选择一个阅读点,再次细细阅读。2 .不能查阅网上资料,要自己从书中获得答案。3 .每个人承担一定的任务,共同完成记录卡。4 .想好汇报的形式。5 .综合小组成员的阅读思考,提出一个最想和大家讨论的话题。6 .完成时间为一周。合作效率高的小组每人将得到一枚“善读勋章”。阅读记录卡菜单:1 .书中的人物关系图以及人物性格特点;关于书中人物的评论。2 .关于书中的语言(表达方式)特色(有新鲜感的语句)。3 .关于作家的介绍(研究方法:可以访谈他人或者查询工具
3、资料)。备注:1 .本次阅读活动后将颁发“思读勋章”。2 .小组合作将颁发:最善合作组、最具思考组、最具阅读力组、最佳创意组。这份长阅读单并非刻意去考查学生的读书知识点,也不是像一般的作业题一样需要学生完成作业。而是通过“读书探究”和“读书实践”两个目标指向,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细细阅读。更重要的是,“同伴共读”的前提是学生个体的独立阅读,只有深入细致的独立阅读之后,才能是走向真正具有实质意义的“同伴共读二故此,在读书单中明确指出“希望爱书的你在一周时间内细细阅读夏洛的网“,这样指向性非常明确的独立阅读规则。同时这份特殊的“学习单”也给本次读书活动提供了读书方法和读书目标,教师可以采用读
4、书海报的方式展现学生的阅读成果和阅读过程中应该关注的几个方向等。小小的读书单像是一盏灯塔一样,引领学生走进书的海洋。【策略总结】1师生共约:为了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能动性,阅读规则可以让学生参与制定,教师用简练的语言帮助学生提炼,然后写在黑板(或卡片)上,以便学生时时自省。在共读一类书或者共读创编书的时候,教师都需注意在阅读之前引导学生做好阅读的约定,有了约定学生读书就有了目标和方向。2 .约定有章:“同伴共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读书素养,教学生读书方法,比如阅读的时间和节奏、共读的同伴和要求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读书素养培养的渗透。每个同伴阅读组合人员是相对固定的,不宜中途增减人员,否则会打乱已有的
5、阅读节奏,改变阅读氛围,甚至会降低阅读认知,使同伴阅读的效率大打折扣。3 .自主选择:“同伴共读”如果要较为顺畅地展开,就要力求使同伴间的关系融洽,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伙伴,自主选择汇报方式,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能动性。每个“同伴共读”小组应根据自己小组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阅读规则,如同质式“同伴共读”的规则就不能和异质式“同伴共读”的规则相同,因为不同的“同伴共读”形式决定了他们的阅读要求不同,达成的目标不同,遵守的阅读规则也就不会相同。二、相见相闻让共读加深体验儿童心理研究告诉我们,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生与同伴争辩随心而发,这恰恰是学生发展的动力。同伴间的相互交往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但他们的
6、知识结构有差异,而这样处于同等地位的不同个体就会想方设法通过对话和讨论,使认知结构发生改变,以达到一种新的水平。【案例展示】在对夏洛的网一书的阅读中,教师先安排了学生独立阅读,再安排学生合作阅读。在一周时间内,学生每天睡前阅读30分钟。每天阅读之后,将阅读照片分享在班级微信群内。有的学生会朗诵一段读得特别有感触的文字,有的同学和爸爸妈妈共读一本书。在班级群内,不为别的,只为大家默默地读好自己的书,大小伙伴们默默地在“你”“我”“他”的影响下静静地读好整本书。有了学生个体的“独立阅读”体验作为基础之后,则可以引导学生寻找“志同道合”的阅读伙伴了。小学生阅读,不同于成人的静思默想,如果能够在阅读之
7、时或者阅读之后和同伴一起交流分享一下阅读体验,则能更加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再次感受到读书的魅力,感受读书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策略总结】“同伴共读”是一种学习者在同伴支持和帮助下,获得更丰富的阅读知识和阅读技能的读书形式。它不同于传统的课外阅读。在同伴共读中,学生是阅读主体,知识水平差距较小,这样更能激发学生“无障碍”的阅读体验。1 .人人参与:在“同伴共读”的过程中,同伴之间会有交流、讨论,这对于那些平时不喜阅读的学生来说,增加了和伙伴之间的交流,通过这样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使全体学生都能走进“同伴共读”的氛围中去。2 .取长补短:通过“同伴共读”过程中的情感共鸣和交流,可以
8、帮助学生体会不同的阅读体验,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提高阅读的互补性。3 .蝴蝶效应:学生阅读需要群体效应,群体氛围中学生的读书兴趣会更浓,也会更投入。在读书的时候,可以利用班级群,发布学生读书照片,让学生互相看一看、听一听;也可以在课前2分钟,轮流请学生诵读书中一段有趣的文字;还可以打破班级界限去分享阅读收获。亲眼目睹、亲耳聆听,这对于每一个参与同伴阅读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份鼓励和鞭策一一感受真实的阅读过程才是最真切的读书教育。三、相视相显让共读成果外显阅读是一种内在思维过程,但是对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来说,需要随时能与他人共享这样的思维过程,而海报、导图、诵读、表演等都是不错的思维展现法。本文就重点阐述运
9、用海报、导图设计等方式来展现思维。这种形式不仅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而且构架新颖、多重色彩,使单一的读书笔记成为多元性的、综合性的学习模式,更加鲜明地体现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做海报、导图的过程中,学生提高了探究新事物的能力,增加了读书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使学生的阅读思维越来越清醒,越来越具有读书的理性价值。【案例展示】在夏洛的网的共读过程中,学生在同伴帮助下,设计出了海报。学生分工合作,将读书的思考和读书笔记记录在册。在这样的读书过程中,学生的读书体验岂止是一个人的阅读所能比拟的。共同制作好读书海报后,笔者还组织了学生分别在班级内和年级组内向其他同学介绍读书成果,和其他同学分享读书收获。每一
10、组分享者都兴奋地向他人介绍小组的收获:有的小组用表演的方式介绍这本书中特别感人的故事情节,有的是用一问一答的方式介绍故事中各个角色的性格特点,有的是用图表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作者和这本书的亲密关系,还有的是特别介绍了怀特这位作家的创作特色等等。说者眉飞色舞,听者惊喜憧憬。在分享的过程中,说者又重温了经典的魅力,听者感受到了经典的影响。笔者感受到了这样的读书氛围是学生们非常喜欢又及其乐于享受的读书过程。【策略总结】读书导图可以比较明晰地看出学生的读书深度,也可以让创作者能够一目了然地共享到同伴阅读的成果。1 .因需设置:读书海报可以将小组读书的成果外显给其他同学,但是海报设计可以根据需要有不同的设计
11、,也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这样就能够充分激发阅读的主体性,同时也能照顾到不同学生的能力层次差异性。2 .充分展现:学生的学习需要他人的不断认可和鼓励,也需要不断激发和磨练。教师应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在一次次展示的过程中,学生的读书体会和语文素养不断提升。3 .正面评估:共读型的整本书阅读方式,学生的水平肯定良莠不齐,但是共读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学习。故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学生积极参与,只要学生愿意将读书成果分享,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对于特别内敛的学生,教师更要给予不断鼓励和机会。四、相思相议让共读走向思辨无论何种学习都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更需要思辨的能力,读一本书亦然
12、,在“读书”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也成为“同伴共读”的重要目标。余琴老师曾提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理想境界是阅读、理解和运用的共生与融合,而在思辨的过程中读书恰是可以通向此种境界的一座坚实的桥梁。以思促读,让书本生发出更大的阅读价值,也使读者获得更深层的阅读体验。【案例展示】在夏洛的网阅读中,有一个规则:每个小组提出一个最想和大家讨论的话题。笔者发觉有的学生的阅读思考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故事情节的有趣生动上,而是深入到故事的主题、人物的性格、作家的表达方式等深层次的话题。我们来看下面的讨论板块:师:在同学们的六张话题小纸条中,四张纸条是关于这本书中的人物关系、人物性格特征的。关于这些问题,我
13、们仔细读读“303”小组的读书海报就会明白。另一个小组提出“关于这本书的写法”的问题,刚才“玉兔”小组已经帮我们解答了。有一个小组提出的问题很不一样,“啮嗡”组提出了本书讲了一段“深刻的友谊二那么这里的友谊是指谁和谁的友谊呢?生:威尔伯和夏洛。(教师板书:威尔伯夏洛)师:你们同意这种看法吗?同学们为什么认为他们的友谊是深刻的呢?大家讨论一下。生1:夏洛可以为了威尔伯牺牲自己。生2:威尔伯胆小怕事。生3:夏洛其实嗜血成性。师:这些问题都好像是我们平常难以理解的问题,但是他们却成了好朋友了,为什么?生1:他们互相取长补短。生2:互相包容。生3:朋友间相互信任。师:原来好朋友之间也各有缺点,因此我们
14、需要互相包容、互相帮助、互相信任。师:你们想知道怀特先生自己是怎么看待这些问题的呢?答案就隐藏在书里。请同学们静静地阅读,你从文字中读懂了什么?生齐读:每个人都是一个生命;每个人活着都是需要一点有意义的事情再比如学生阅读了希腊神话后,有学生提出了思考:普罗米修斯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他是真正的英雄吗?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后,有学生提出“汤姆这样的熊孩子老师你会喜欢他吗?”在阅读王淑芬的我是白痴时,有同学提出“假如我们班里有彭铁男这样的同学,我们会怎么对待他?”再如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中只认七个银元的苏大夫,你会找他看病吗?这样的读书,不仅仅是读书,还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成长体验。【策略总结】苏格拉底说:未
15、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读书亦然,未经审视的读书几乎没有意义。因而,有的书只需要粗略地读一读就可以,而有的书需要深度思考,如此读书才有价值。1 .开放话题:对整本书阅读的提问,要基于学生的有层次思考的基础,避免提一些封闭型的话题。在阅读讨论环节中,注意话题的开放性、诠释性、批判性,甚至是一些创意性的话题。2 .生成话题:话题从学生中来,在学生中解决。学生的话题是在同伴商议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样的话题对学生而言更具有冲击力和成长力。3 .引导有度:学生的思辨引导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拔苗助长。教师比较适合用“聊天”式的教学策略。究其实质而言,“同伴共读”就是一种分享阅读。分享阅读方法是一种需要对学生进行具体细致、有步骤指导的读书法,如果仅仅使用分享阅读的书籍,而不采纳和使用分享阅读策略,那么分享阅读就会变成徒有虚名而已。就具体操作而言,首先要防止“被阅读”。“同伴共读”的前提是人人愿读。最好的阅读书目来自于学生“共享”的书单;或者是当时当情中学生想要了解的话题,教师再相机推荐学生书目而读,这样会较受欢迎。其次要杜绝“被分组”。教师应选择巧妙有策略有智慧地引导学生根据阅读需要组成阅读同伴。最后,还要避免“疏分享”,即忽视分享现象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