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相知 友善与共公开课.docx
《心心相知 友善与共公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心相知 友善与共公开课.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心心相知友善与共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的主题班会课324000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刘强13600509879qzyz1iuqiang【导入】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二十四字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中,对我们个体要求最后一个关键词就是“友善”。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友善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那么如何才能成为友善之人呢?今天我们上一节心心相知友善与共的班会课,一起走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拥有一颗友善的心,成为一个友善的人。【教学过程】老师今天准备了三个智慧
2、锦囊,倾情相送,助大家成为友善之人。锦囊一:心之互换1、情景体验。小A同学走路,因为路滑不小心踩到小B同学。B:A:B:A:拌了几句嘴,两个人不欢而散。请根据情境,揣摩两人心情,编写两组对话,进行模拟表演。2、小组分享。请几组同学到舞台中间进行表演展示。学生表演如下:B:你怎么回事啊,没长眼睛啊?(气呼呼地)A:你怎么说话呢?(也不服气)B:你踩人还有理啦,什么素质啊,切!A:懒得理你。3、采访演员。采访的过程,其实是回顾情感体验并理性分析的过程,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情绪走向的引导。以采访其中一组为例:师:小B同学,请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被小A踩到的那一刻的内心感受。小B:气愤。师:小A同学,
3、也请用一个词来形容,你不小心踩到小B那一刻的内心感受。小A:愧疚。师:小A,既然我们内心怀有愧疚之情,为什么会和小B吵起来,最后不欢而散呢?小A:刚开始我是很愧疚,想道歉的,但她得理不饶人的气焰,让我更气愤。师:气愤之余,还有什么情绪?小A:有点委屈,我又不是故意的。师:好,同学们,让我们都记住这份情感体验,不小心被别人踩时的气愤,和不小心踩别人时起初的愧疚、冲突时的愤怒、过后的委屈。4、角色反转。只有上一环节情绪方向引导的到位得体,这一环节的角色反转,才会发挥出他应有的作用。带着第一次的情感体验,让小A与小B身份互换,同样情境下再次感受对话所带来的变化。施教过程如下:师:我迫不及待地想采访下
4、小B,你从被踩者变成行为施动的踩人者,你的感受是?小B:不小心踩到别人带来的愧疚,但还有一些忐忑。师:忐忑?为什么呢?小B:因为我知道被踩的那种气愤,我害怕别人也这么对我。师:多么“痛”的领悟。因为记得这份体验,因为理解这种情绪,所以你小B:所以我就赶紧道歉了。师:我再来采访下角色互换的小A有什么感受?小A:刚开始,第一反应还是有些条件反射的烦躁情绪。师:那后来呢?小A:因为我知道不小心踩人时的那种愧疚,如果我言语很气愤,就很容易像刚才,所以我就说没关系。师:这两位同学身份互换后,我们发现他们的变化,根本原因在于生:相互理解,换位思考。5、锦囊倾授。心理学上,称其为“同理心”:指站在对方立场设
5、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即与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老师倾囊相授的第一个智慧锦囊就是:学会理解。锦囊二:心之打开1、故事造情。“千里来书皆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尚在,不见当年秦始白”-O请同学讲讲有关这首诗的故事?故事衔接:在江北第一水城聊城,有一条经历三百多年风雨的“六尺胡同”,还在向世人述说着清朝状元傅以渐的宽容忍让佳话。在傅以渐权重朝野期间,一日忽有乡人造访,带来家书一封。信中诉说家人与邻居为一墙之宽的宅基地争执不下,对簿公堂,来信希望他能帮助家人打赢官司。读后提笔写了一封回信。家人接到书信,欣喜万分,拆开一
6、看是一首诗。家人思虑再三,作为官宦人家,本应宽容大度,谦恭忍让,邻里之间更当以和为贵。于是立即撤了诉状,主动将宅基地界限退让三尺。邻居得知,感动不已。立即做出积极反应,同样退让三尺。师:同学们,是两家邻居的什么品质铸就了“仁义胡同”的佳话?生:大度,宽容。师:是啊,如今走进六尺巷,回味那久远的故事,不由的想起了荀子一句话“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性情,然后能修。“当我们秉承一颗宽容忍让之心,克制私欲,便可走向公允,当我们秉承一颗宽容忍让之心隐忍性情,便可更好修缮品德。每每说到这,我都觉得“六尺胡同”似凡非凡、虽窄犹宽。而六尺胡同承载的这份宽容和大度,必将成为传承中华美德的千古佳话。2、情境续演。
7、即时感性的情感体验是短暂的,为了让这份情感体验更能深入孩子的内心,我设计了这个环节,趁热打铁,让这份情感体验在此情境下继续升温。当有了宽容之心后,小A与小B对话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组内自由交流体验。3、情感共享。情境的营造和铺设,我们是让孩子在情感体验中引起他们的共鸣。可归根结底,这份情感体验还只是停留在“入形”的层面上。所以,接下来设计的问题,目的是“唤醒”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旨在“入心”。问题设计如下:在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类似情况?你有宽容他人的时候吗?你有不被宽容的经历吗?你有不宽容他人的经历吗?思考几分钟后,请同学开始交流。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做到心知肚明,此举不仅是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心相知 友善与共公开课 心心 相知 友善 与共 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