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5.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根据我公司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施工中发生的不合格项应查明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做好信息反馈工作;针对本工程中涉及到易发生的工程质量问题采取通病预防措施:一、土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挖方边坡塌方现象:在建筑物基坑挖方进程中或挖方后,边坡局部或大面积塌方,使地基土受到扰动,承载力降低,严重的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治理】对建筑物基槽塌方,应清除塌方后作临时性支护措施,对永久性边坡局部塌方,应清除塌方后用块石填砌或用灰土回填嵌补,与土接触部位作成台阶搭接,防止滑动;或将坡度改缓。预控措施:(1)对永久性挖方的边坡坡度,应按规范要求放坡。(2)做好地
2、面排水措施,避免积水。各工程均采取深井降排水措施。(3)在坡顶上行车时,土质干燥密实时,其距离不得少于3m,土质松软时,不得小于5mo4 4)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依次进行,随时作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泄水,避免先挖坡脚,造成坡体失稳。5 .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现象:建筑物基坑回填土经夯实或辗压后,其密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在荷载作用下变形增大,强度和稳定性下降。【治理】(1)不合要求的土料挖出换土,或者掺入石灰、碎石等夯实加固。(2)因含水量过大而达不到密实度的土层,可采用翻松晾晒、风干,或均匀掺入干土等吸水材料,重新夯实。(3)因含水量小可采用增加夯实遍数。预控措施:(1)严格选择好符合
3、填土要求的土料。(2)在回填土时,应严格控制土的含水量,加强施工前的检验。含水量大于最优含水量时,应采用翻松、晾晒、风干方法降低;或采取换土回填,或均匀拌入干土,或采用其他方法来降低。含水量过低,应洒水湿润。(3)施工时还应严格控制每层铺土厚度、压(夯)实遍数、压(夯)实路线。(4)加强对土料、含水量、施工操作和回填土干密度的现场检验按规定取样,严格每道工序的质量控制。6 .基坑泡水现象:建筑物基坑开挖后,地基土被水浸泡。【治理】(1)被水淹泡的基坑,应采取措施,将水引走排净;(2)设置截水沟,防止水刷边坡;(3)已被水浸泡扰动的土,采取排水晾晒后夯实,或抛填碎石、小块石夯实;或换填灰土夯实;
4、或挖出淤泥加深基础;或采用砂石级配回填。(4)若为地下水,应补打井进行降水。预控措施:(1)基坑周围应设排水沟。挖土放坡时,坡顶和坡脚至排水沟均应保持一定距离,一般为0.51.0m。(2)基坑开挖时应逐层开挖,逐层放坡,并加深排水沟和集水井,随时检查边坡坡度,不允许偏陡。边坡上缘临时堆土或堆置材料时,至坡边应保持一定距离,一般在0.8m以上,堆土高度不超过1.5mo(3)开挖基坑时,应在标高最低处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4)分析地下水位、流向、近河影响等因素进行好降水方案编制。7 .边坡超挖现象:边坡界面不平,出现较大凹洼,边坡加大。【治理】与原土坡接触部位应做成台阶接槎。预控措施:(1)机械开
5、挖应预留0.20.3m厚的采用人工修坡。(2)开挖过程中加强复测,严格定位,在坡顶边脚设置标志和边线,并设专人检查。8 .回填土挤动墙体现象:夯实墙体两侧填方或用推土机送土,造成墙体裂缝、破裂,轴线偏移,严重地影响结构受力性能。【治理】会同设计单位,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加固措施。预控措施:墙体分层回填夯实。墙体施工完毕,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回填施工。同时避免行走重型机械设备。二、模板缺陷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9 .基础模板缺陷现象:(1)侧模下口陷入混凝土内,拆模后产生“烂脖子”。(2)侧向胀模、松动、脱落。【治理】(1)基础支模时,通长拉线并挂线找准,以保证模板上口垂直。上口定位,以控制模板轴线。
6、(2)基础支模前,应复查垫层标高及中心线位置,按图弹出模板控制线并进行复核,用水平仪测定标高,依线支设模板。模板缝隙间必须加设海绵条。(3)侧模中部应设置斜撑,下部应用台楞固定。支承在土坑边上的支撑应垫木板,扩大接触面。浇注混凝土前须复查模板和支撑,浇注混凝土时,应沿模板四周均衡浇捣。混凝土呈塑性状态时,忌用操作工具在模板外侧拍打,以免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10 模板缺陷现象:(1)底部不平整。(2)侧向模板松动、胀模。【治理】(1)底板模拼装要平整,支撑应牢靠。(2)侧向拼缝应严密,支撑应增设剪刀撑。(3)模板、支撑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浇注混凝土。(4)斜撑与上口横档钉牢,并拉通长直线,保持梁
7、上口平直。11 轴线位移(1)表现形式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墙体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设计要求的轴线位置有偏移。(2)产生原因1)轴线放样产生误差。2)支模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3)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发现纠正,造成误差。4)模板刚度差,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5)混凝土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过大挤偏模板。6)对拉螺栓、顶撑、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3)防治措施D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2)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3)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
8、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4)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5)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6)对于下料高差大于2米的,采用串筒或溜槽。4.结构变形(1)表现形式拆模后发现混凝土墙体出现鼓凸等现象。(2)产生原因1)支撑及围楝间距过大,模板刚度差。2)竖向承重支撑在地基土上未夯实,未垫平板或未采取地基处理措施,也无排水措施,造成支承部分地基下沉。3)浇筑混凝土速度过快,一次浇筑高度过高,振捣过度。4)采用木模板或胶合板模板施工,经验收合格后未及时浇筑混凝土,长期日晒雨淋而变
9、形。(3)防治措施D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其本身自重、施工荷载及混凝土的自重及浇捣时产生的侧向压力,最大侧压力段设置双螺母乃至三螺母,以保证模板及支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2)模板底支撑间距应能够保证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支撑底部若为泥土地基,应先认真夯实,设排水沟,并铺放通长垫木,以确保支撑不沉陷。3)浇捣混凝土时,要均匀对称下料,严格控制浇筑高度,既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4)采用木模板施工时,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防止木模板长期暴晒雨淋发生变形。5.接缝不严(1)表现形式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
10、,可能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2)产生原因D模板拼装时接缝过大。2)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木模干燥造成裂缝。3)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未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4)墩墙与顶板交角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3)防治措施D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2)木模制作后要遮阳防雨,避免变形。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3)墩墙与顶板交角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要严密(必要时缝间加双面胶纸),发生错位要校正好。三、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 .钢筋错位墙体主筋位置及保护层偏差超标。【治理】(1)钢筋绑扎或焊接必须牢固,固定钢筋措施可
11、靠有效。为使保护层厚度准确,垫块要沿主筋方向摆放,位置、数量准确。(2)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尽量不碰撞钢筋,严禁砸压、踩踏钢筋和直接顶撬钢筋。浇捣过程中要有专人随时检查钢筋位置,及时校正。2 .表面锈蚀(1)表现形式D浮锈。钢筋表面轻微锈蚀,附有较均匀的细粉末,呈黄色或淡红色。3 )陈锈。锈迹粉末较粗,用手捻略有微粒感,颜色转红,有的呈红褐色。3)老锈。锈斑明显,有麻坑,出现起层的片状分离现象,锈斑几乎遍及整根钢筋表面;颜色变暗,深褐色,严重的接近黑色。(2)产生原因保管不良,受到雨、雪侵蚀;存放期过长;仓库环境潮湿,通风不良。(3)防治措施钢筋不得堆放在地面上,必须用混凝土墩、豉或垫
12、木垫起,使离地面200mm以上;库存期限不得过长,原则上先进库的先使用。工地临时保管钢筋原料时,应选择地势较高、地面干燥的露天场地;根据天气情况,必要时加盖苫布;场地四周要有排水措施;堆放期尽量缩短。(4)治理办法D浮锈。浮锈处于铁锈形成的初期,在混凝土中不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因此除了焊接操作时在焊点附近需擦干净之外,一般可不作处理。但是,有时为了防止锈迹污染,也可用麻袋布擦拭。4 )陈锈。可采用钢丝刷或麻袋布擦等手工方法。盘条细钢筋可通过冷拉或调直过程除锈;粗钢筋采用专用除锈机除锈,如自制圆盘钢丝刷除锈机(在电动机转动轴上安装两个圆盘钢丝刷刷锈)。5 )老锈。对于有起层锈片的钢筋,应先用小
13、锤敲击,使锈片剥落干净,再用除锈机除锈;因麻坑、斑点以及锈皮去层会使钢筋截面损伤,所以使用前应鉴定检测是否降级使用或另作其他处置。3 .已成型好的钢筋变形(1)表现形式钢筋成型后外形准确,但在堆放或搬运过程中发现弯曲、歪斜、角度偏差。(2)产生原因成型后往地面摔得过重,或因地面不平,或与别的物体或钢筋碰撞成伤;堆放过高或支垫不当被压弯;搬运频繁,野蛮装卸。(3)防治措施搬运、堆放要轻抬轻放,放置地点平整,支垫合理;尽量按施工需要运去现场并按使用先后堆放,以避免不必要的翻垛。(4)治理办法将变形的钢筋抬放成型案上矫正;如变形过大,检查弯折处是否有碰伤或局部出现裂纹,并根据具体情况处理。4 .箍筋
14、弯钩形式不对(1)表现形式箍筋末端未按规范规定不同的使用条件制成相应的弯钩形式。(2)产生原因不熟悉箍筋使用条件;忽视规范规定的弯钩形式应用范围;配料任务多,各种弯钩形式取样混乱。(3)防治措施熟悉半圆弯钩、直弯钩、斜弯钩的应用范围和相关规定,特别是对于斜弯钩,是用于有抗震要求和受扭的结构,在钢筋加工的配料过程要注意图纸上标注和说明。因为并不是抗震设防地区的所有构件中箍筋都取斜弯钩,而只有某结构部位才用斜弯钩;至于哪些结构所用构件属于受扭,配料人员也不掌握。如果图纸上表述不清或有疑问,应了解确切后再配料。(4)治理办法对于已加工成型而发现弯钩形式不正确的箍筋(包括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符合要求)
15、,做以下处理:斜弯钩可代替半圆弯钩或直弯钩;半圆弯钩或直弯钩不能代替斜弯钩(斜弯钩误加工成半圆弯钩或直弯钩的作为废品处理)。5 .钢筋间距不准(1)表现形式钢筋间距偏差太大,间距尺寸没有达到规范要求。(2)产生原因D绑扎时,未按要求在纵横钢筋上画上尺寸间距的刻度记号。2)纵横钢筋上的扎丝稀少或未扎牢,有漏扎跳扎现象。3)钢筋在振捣过程中移动了位置,改变了钢筋间距的尺寸。4)固定措施不到位。(3)防治措施D绑扎前,按图纸要求,用石笔在纵横钢筋上画出尺寸间距的刻度记号,再把钢筋按尺寸记号线等距离绑扎,或者用寺门的间距限位尺辅助扎筋。2)检查绑扎过程中的扎丝是否牢固,宜采用交叉八字扣将纵横钢筋固定,扎丝缠绕不少于二转半,边角部位应加固绑扎,不可跳扎漏扎。3)钢筋绑扎完成后,对预埋的钢筋要进行点焊,防止钢筋在振捣过程中移位走动,下沉倾斜,并要使用架立钢筋把外露的构造钢筋牵引固定,待浇筑完成后再拆除架立钢筋。四、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 .混凝土坍落度差混凝土坍落度太小,不能满足泵送、振捣成形等施工要求。【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