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教师版).docx
《《论语》十二章(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十二章(教师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论语十二章复习(答案)一、课文重点实词挖空训练子曰:“君子食(名作动,吃饭)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状语后置句),就(靠近)有道而正(使动,使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子曰:“人而(如果)不仁,如礼何(如何,固定短语,把怎么样/对怎么办)?人而不仁,如乐何?”(八借)子曰:“朝闻(听闻)道,夕死可矣J(里仁)子曰:“君子喻(明白)于义,小人喻于利J(里仁)子曰:“见贤(形作名,贤人)思齐(形作动,看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反省)也(宾语后置句)J(里仁)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文质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然后君子J(雍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志向远大
2、,意志坚强),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停止),不亦远乎?”(泰伯)子曰:“譬如为山(堆积土山),未成一簧(盛土的竹筐),止,吾止也(判断句)。譬如平地(填平洼地),虽覆(倒)一簧,进,吾往也J(子罕)子曰:“知(通“智”,智慧)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J(子罕)颜渊问仁。子曰:“克(约束)己复礼为仁。一日(一旦)克己复礼,天下归(称赞)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细则)?”子曰:“非礼(名作动,符合礼制)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同虽不敏(聪明),请事(实践/付诸行动)斯语矣J(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字)而可以终身行(奉行)
3、之者乎?”子曰:“其(大概)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J(卫灵公)子曰:“小子何莫(不)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怨(讽刺时政)。迩(近)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J(阳货)二、基础训练1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D.土不可以不弘毅1、答案Do解析A项,“说”同“悦-B项,“知”同“智:C项,“有”同“又12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胜质则史史:虚饰,浮夸。B.可以群,可以怨怨:讽刺时政。C.您之事父迩:近。D.君子睡于义喻:比喻。2、答案D。解析D项
4、,喻:知晓,明白。3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顶不仁而:连词,表转折,去限B.文胜质则史则:连词,表承接,就,那么。C,仁肯不忧,勇者不惧者:代词,的人。D.若“恕”乎其:副词,大概,也许。3、答案A。解析A项,而:连词,表假设,如果。4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可谓好学也已B.有一言而可以孥9行之者乎C.仁以为己任D.多识于鸟兽早虫之名4、答案C。解析C项,以为:古义,在句中指“把作为”;今义,认为。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咽闻道,夕死可矣B.吾得年事之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D.可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十二 教师版
